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探讨屋顶绿化的滞尘效应和不同材质的热辐射效应,试验进行了屋顶滞尘试验研究。滞尘测试结果表明:花园式屋顶绿化滞尘量平均为25.1349g/m2,比简单式屋顶绿化滞尘率高约10个百分点。热辐射对比测定得出:裸露屋顶热像值明显高于绿化屋顶,屋顶绿化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手段。屋顶单一植物绿化,其热像值高于多种植物复层结构群落式绿化;佛甲草等景天属植物的热像值高于草坪地被植物,草坪地被植物的热像值高于乔灌木;植物花体部分的热像值高于叶体部分;枯死植物热像值明显高于活体植物;呼吸蒸腾作用弱的植物热像值高于呼吸蒸腾作用旺盛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屋顶绿化是提高城市绿化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重庆市办公楼屋顶绿化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城市不同类型屋顶绿化建筑室内温度的研究,以期为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室内温度花园式屋顶绿化简单式屋顶绿化未绿化屋顶;2种类型绿化屋顶较未绿化屋顶建筑平均每天节约能源分别为7.02%、32.23%。  相似文献   

3.
选择在植物降温作用最为明显的夏季,以重庆市不同屋顶绿化类型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简单式和花园式屋顶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结果表明,简单式屋顶绿化、花园式屋顶绿化对室内温度的平均降温程度分别为1.75℃、4.35℃;与无绿化屋顶相比,简单式、花园式屋顶绿化对屋顶环境的平均降温程度分别为2.55℃、9.81℃,增湿效果分别为5.01%、21.19%,降低地表温度的程度分别为7.93℃、18.14℃。表明屋顶绿化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空间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美化生态景观、改善气候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屋顶绿化是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州区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在全区积极推动屋顶绿化建设。一、屋顶绿化的定义及意义(一)屋顶绿化的定义所谓屋顶绿化,是指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的绿化。屋顶绿化主要包括花园式屋顶绿化和简单式屋顶绿化两种方式。花园式  相似文献   

5.
正屋顶绿化是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主体,其特有的建筑节能、滞尘、截留雨水、净化空气、缓解城市雨洪压力及热岛效应等显著生态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屋顶绿化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为一体的城市绿化的重要补充,是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园林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低碳建设新的增长点和新亮点。朝阳区是北京市城近郊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属于北京市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的CBD,是国际交往的  相似文献   

6.
5种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适合用于屋顶绿化的5种园林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马缨丹(Lantana camara)、蔓花生(Arachisduranensis)、小蚌兰(Rhoeo discolor)和铺地锦(Melastoma dodecandrum)的光合特性、滞尘能力、吸收硫和氯的能力进行测定,并对5种植物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5种植物中,小蚌兰喜阳耐荫,南美蟛蜞菊和铺地锦的净光合速率较大,分别为4.40和3.46μmol·m^-2·s^-1,吸碳放氧能力较强:马缨丹滞尘能力最强,单位绿化面积年滞尘量692.47g·m^-2;蔓花生吸收硫和氯的能力最强,单位绿化面积含硫、含氯量分别为0.5219和0.3724g·m^-2。5种植物的生态效益强弱顺序为南美蟛蜞菊、马缨丹、蔓花生、小蚌兰和铺地锦。  相似文献   

7.
屋顶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亮点,PM2.5是我国北方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子。屋顶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分析PM2.5成因和危害,从屋顶绿化植物阻尘、滞尘和吸附等方面,阐述了发展屋顶绿化对改善中心城区环境质量,降低PM2.5含量,减少雾霾天气将发挥重要作用,以期为发展屋顶绿化解决城市PM2.5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温湿度日变化,选择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地毯式、花园式和棚架式和盆花式4种不同的屋顶绿化类型,观测和统计分析不同绿化形式的屋顶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屋顶绿化对小气候都产生了显著的效应。其中,地毯式绿化类型植被覆盖度最高,降温效果最明显,温度最低;花园式和棚架式相当;盆花式效果较差,温度较高;各个测定位置的湿度数值则与温度相反,与降温效果一致。综合温湿度结果,4种屋顶绿化类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效应,其中地毯式最佳,花园式和棚架式次之,盆花式较差。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绿洲城市主要绿化树种最大滞尘量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绿化树种对一定范围内大气颗粒物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尤其在沙尘危害较严重的干旱区城市,滞尘能力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绿化树种可降低大气颗粒污染物浓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此,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新疆阿克苏市为例,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干旱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阿克苏市常见的绿化树种新疆杨、二球悬铃木、圆冠榆、小叶梣和垂柳为研究对象,叶片人工清洗后每隔4天对其进行采样,累计28天;在室内清洗、过滤后用万分之一天平称留尘质量,用激光叶面积仪测出叶片面积、计算出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用多重比较法对比分析城市4个不同功能区、5种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用经验公式法估算各树种单株滞尘量。【结果】同一个功能区5种园林树种单位叶面积最大滞尘量有显著差异(P <0.05),人工降尘1 h后二球悬铃木单位叶面积最大滞尘量[(13.5±0.90) g·m -2]>新疆杨[(12.1±0.87) g·m -2]>圆冠榆[(9.21±0.77) g·m -2]>小叶梣[(7.11±0.43) g·m -2]> 垂柳[(6.96±0.24) g·m -2]。在不同功能区同一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排序为工业区( IA)>交通枢纽区( TA)> 居民区( RA)> 清洁区( CA)。叶片在树冠中所处的位置也会影响其滞尘量,二球悬铃木3个高度处的叶片滞尘量顺序为1 m >2 m >4 m。从单株树种滞尘量对比得出,28天内二球悬铃木最高,为2.6 kg,垂柳最低,为0.2 kg。【结论】工业区、交通枢纽区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比居民区、清洁区高,其可能的原因是前两个区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比后两区高,说明树种叶面滞尘量受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滞尘量也相应的不同。在同一个功能区树种滞尘量差异由树高、冠幅和叶面特性(黏度、绒毛、粗糙度)等所引起,如树体大、冠幅宽、叶面粗糙并有绒毛的二球悬铃木叶片滞尘量要比树体小、叶面光滑并无毛的垂柳叶片滞尘量大。在树冠1m处的叶片同时受到自然降尘及地面扬尘的影响,因此比4m处叶片滞尘量高。二球悬铃木和新疆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单株滞尘量都较高,起到明显的降尘作用,是沙尘频发的南疆地区城市绿化树种的优先之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屋顶绿化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量,净化空气。截留雨水。在屋顶这一特殊的生长环境中,为营造丰富。亲切,集景观与生态于一体的屋顶植物景观。本着生态学原则.重点选择耐热。耐干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的植物种类.本文重点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总结出适合于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植物材料.提出相应的植物配置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从屋顶绿化的去除污染、削减屋面雨水径流量、储存雨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屋顶绿化对城市雨水回用的作用,同时介绍了小区居住环境屋顶绿化雨水回用系统的设计实例,认为屋顶绿化为城市雨水回用开辟了一条生态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绿化与生活》2009,(3):24-25
屋顶绿化不仅是城市绿化的有益补充,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绿化对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储蓄天然降水,缓解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地数量和可视绿最具有积极意义。目前的屋顶绿化主要形式为花园式、简花园式和简式屋顶草坪。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保定市常见绿化树种的滞尘规律,选择校园和交通干道2个功能区的9种绿化树木进行叶片滞尘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极显著,法桐、构树、大叶黄杨滞尘能力较高,12d的滞尘量分别为10.071 1g/m2、8.820 2g/m2、7.653 5g/m2,碧桃、紫荆、紫丁香滞尘能力居中;楸树、紫叶李、加杨的滞尘能力较低,加杨的滞尘量最小,仅为1.053 4g/m2;不同研究区植物滞尘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南二环树木的滞尘量远高于校园内树木的滞尘量,法桐、大叶黄杨在南二环的滞尘量分别是校园的7.9倍和6.7倍,紫叶李在南二环滞尘量甚至是校园的14.9倍;比较不同树种在4d、7d、12d内的日均滞尘量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滞尘能力越来越小。总之,可以优先考虑选择法桐、构树、大叶黄杨作为保定市的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用于保定市的优良绿化灌木,提高城市植被滞尘效应,选取保定市主干道以及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绿化常用的6种灌木(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连翘、紫叶李和紫荆)为研究对象,对其滞尘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木滞尘能力差异显著,其中,保定市绿化常用灌木中大叶黄杨的滞尘能力最强,在滞尘量最高的南二环单位投影面积滞尘量可高达149.11g/m2,其次是金叶女贞,紫荆的滞尘能力最差,仅为大叶黄杨的6.57%;在农大西校区,大叶黄杨、金叶女贞与紫叶小檗均滞尘量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下部叶片、中部叶片、上部叶片;随时间推移,植物滞尘能力越来越小,3周左右达到饱和。相关分析表明,同一环境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对灌木滞尘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建议保定市园林绿化灌木植物可以首选大叶黄杨与金叶女贞。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屋顶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方法.从屋顶绿化对城市绿化面积和城市景观的改善,城市气温及湿度的改善,建筑屋顶性能及温度的改善,城市雨水径流量的削减,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削减等5个方面探讨了新城实施屋顶绿化对改善城市带来的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屋顶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方法。从屋顶绿化对城市绿化面积和城市詈观的改善,城市气温及湿度的改善。建筑屋顶性能及温度的改善。城市雨水径流量的削减,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削减等5个方面探讨了新城实施屋顶绿化对改善城市带来的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花园式屋顶绿化是一种精细型的屋顶绿化形式,其植物的选择配置与应用是成功营造一个屋顶花园的关键。本文在对花园式屋顶绿化的种植条件、植物选择的要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植物配置造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城市屋顶园林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绿化主要树种滞尘潜力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绿化植物滞尘已成为缓解大气颗粒污染的最有效途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常见公路绿化树种,通过对其叶片滞尘潜力的探讨研究,以期筛选出滞尘能力强的植物,为公路交通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滞尘潜力差异显著,阔叶乔木中二球悬铃木、杨树、国槐叶片的滞尘潜力最大,分别为6.495 9 g/m2,5.736 8 g/m2,4.791 9 g/m2;常绿乔木中,侧柏是较好的滞尘树种,最大滞尘量为7.568 8 g/m2;灌木植物以忍冬叶片的滞尘能力最强,其次为紫丁香及卫矛,最大滞尘量分别为7.084 7 g/m2,6.062 5 g/m2,5.878 9 g/m2.  相似文献   

19.
苏州高速公路绿化滞尘效果初探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苏州高速公路空气中TSP的时间及垂直梯度变化规律,实测了苏州高速公路绿化净化粉尘污染的效果,研究了苏州高速公路绿化常用植物的粉尘净化效果,分析不同植物之间的净化吸收差异,结果表明:单位绿化面积滞尘效果乔木中以广玉兰最好,每周为13.7 g.m-2,是效果较差的深山含笑的2.8倍,灌木中以夹竹桃最强,每周达到11 g.m-2,是滞尘效果较差的紫薇的6.1倍;总体滞尘效果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根据TSP的变化规律与苏州高速公路绿化滞尘现状,提出可以显著提高滞尘效果的绿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屋顶绿化新技术与城市雨水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万静 《技术与市场》2005,35(7):22-25
城市雨水利用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屋顶绿化技术安全可靠,而且由于一系列新技术的采用,蓄水及补给地下水等方面的性能不断提高,为城市雨水利用开辟了一条生态可行的途径.本文从削减屋面雨水径流量、储存雨水、补给地下水三方面分析了屋顶绿化在城市雨水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方面的作用.结合国内外的一些实例对当前国内外屋顶绿化的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屋顶绿化的分类与运用范围,总结了当前屋顶花园建造技术,包括在植物品种和种植基质选择、蓄排水和防水隔根等方面的技术,并分析了相关政策法规在推广屋顶绿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