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发病情况 南京市某鸵鸟养殖场,1996年由津巴布韦引进种鸵鸟32只,青年鸵鸟22只。到1997年5月已孵化出近200只雏鸟,其中3月龄以上的雏鸟42只。1日龄和 8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Ⅳ系苗进行首免和二免,用量为正常剂量两倍,采用滴鼻方法。在第2次免疫之后1个半月,部分鸵鸟开始发病且均为3月龄以上的雏鸟,场内种鸵鸟、青年鸵鸟和3月龄以下的雏鸟均未发病。3月龄以上的雏鸟中先后出现病鸟10只,死亡 8只,发病率24%,病死率80%。期间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未见效果,整个病程3~7d。2临床症状 病…  相似文献   

2.
鸵鸟的育雏技术吴世林(广东鸵鸟产业研究开发中心510650)雏鸵鸟是指3月龄以前的小鸵鸟,雏鸟期是鸵鸟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时间。雏鸵鸟饲养管理则是鸵鸟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困难、技术性和经验性最强的一环。成功的雏鸟培育是鸵鸟养殖企业获得最大产出(以每...  相似文献   

3.
<正>从出壳至3个月龄的鸵鸟称为雏鸟。育雏是养殖鸵鸟成败的关键,雏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鸵鸟的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到鸵鸟的生产性能,雏鸟的培育是鸵鸟养殖中难度最大的一环。所以,必须全面了解和依据其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决定其具体的管理方法,为雏鸟创造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环境,关键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鸵鸟养殖(三)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崔保维第五节鸵鸟的培育一、维鸟的培育雏鸟的培育是鸵鸟养殖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鸵鸟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刚刚孵出的雏鸟其颜色为黄褐色或灰褐色。全身覆盖着绒毛状的穗状羽毛,就像小刺猖的刺一样。雏鸟出壳后,由于其机体幼小、...  相似文献   

5.
1999年元旦以来,河南省郑州市郊区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雏鸟和育成乌呼吸困难、斜颈、流诞。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经对发病情况调查,临论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鸵鸟曲霉菌病继发细菌感染。经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后,此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发病增况该鸵鸟场自1998年春从非洲引进60套种鸟,至发病前共有雏鸟及育成鸟4000多只。目引进以来,生长发育一直良好,未发生任何传染病,而于1999年元旦一场寒流过后,雏鸟突然大批发病。死亡。发病多为3月龄以下的雏鸟,2月龄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中先后使用新城疫疫苗接种,以及使用…  相似文献   

6.
鸵鸟啄癖,也叫鸵鸟异食癖,是鸵鸟饲养中常见的病症。鸵鸟不分年龄均有啄食嗜好,雏鸟尤其明显。大鸟站立时,总是用喙不停地啄食围网、栏杆或墙壁上的污点。群养育雏时雏鸟相互啄脚、腿,尤其是眼和耳,严重时啄伤出血。  相似文献   

7.
鸵鸟育雏技术钟树庆(广东省佛山泛亚鸵鸟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三水市528137)1.雏鸟的选择。由于鸵鸟的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如是自繁自育的鸵鸟场,一般都将出壳鸟全部纳入育雏范围;但若是从外场购雏鸟的就必须经过细筛后才购进。合格鸟的眼睛明亮而无分泌物,脐...  相似文献   

8.
非洲鸵鸟雏鸟腿部畸形影响鸵鸟育成率。雏鸵鸟体重增加过快是造成腿部畸形的原因之一,因此控制雏鸵鸟(0-3月龄)合理的体增重,是提高雏鸟育成率的有效途径。非洲鸵鸟属单胃草食禽类,喜食青绿饲料,人们通常是通过调整雏鸵鸟采食青绿饲料与精饲料的摄入比例来控制其摄入营养浓度,最终调节其体重增长速度,保证腿部健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不同青精料比对非洲鸵鸟雏鸟增重及腿部健康状况的影响,筛选获得适宜增重的青精料比例。  相似文献   

9.
随着鸵鸟养殖业在我国的兴起,鸵鸟养殖数量不断增加,非洲鸵鸟育雏期间各种疾病亦在逐渐增多,笔者就鸵鸟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雏鸟腹水症(笔者自定名)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同批育推的26只鸵鸟在15日龄后逐渐发病,先后发病20余只,1月龄左右死亡4只,其余患病雏鸟由于及时采取措施而痊愈。二、病因分析1.饲料稍有霉变但不至引起急性大批中毒,而生长发育良好,增重速度快、采食量多者首先发病,来食量较少者发病较轻且迟,这可能与前者采食较多霉变饲料有关。2.饲养密度大,通风换气不良,至使育雏箱内氨气过浓,氧气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鸵鸟繁育开发中心是一个集鸵鸟繁育、生产、开发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心始建于1997年1月,隶属吉林省公主岭新生厂。 中心现在固定资产550万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鸟舍21栋。饲养的鸵鸟有非洲黑颈鸵鸟和美国鸵鸟两个品种共计312只,其中可产蛋鸵鸟14只,接近成龄152只,雏鸟146只,年孵化出雏300只左右。 中心下设种鸟饲养场、孵化场、幼雏培养场、综合开发部、物资供应部、销售部、工艺美术厂等部门,并在公主岭温州城二区设有工艺美术销售摊位。同时拥有一大批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畜牧兽医…  相似文献   

11.
鸵鸟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鸵鸟大肠杆菌病是非洲鸵鸟的一种常见病,各种龄期的鸵鸟均可发生,尤其是幼龄小鸟,往往出现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鸵鸟生产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本文简述某鸵鸟场综合防治鸵鸟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供同行参考。一、发病情况1997年3~4月间,由于连续的低温阴雨,初见刚出壳不久的雏鸟出现蛋黄吸收不良,食欲减退,进而有的瘦弱而死。接着,在15~60天龄的小鸟出现腹泻,有的还表现咳嗽。发病小鸟食欲不振,有的以死亡告终。在此期间,部分产蛋母鸟出现产蛋明显下降,甚至停产,有的产出畸形蛋。据统计,发病鸟数86只,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目前世界各国对鸵鸟基础生物学有关知识,仍甚缺乏,即使鸵鸟的发源地——南非,其有关鸵鸟的研究仍远比其他畜牧产业贫乏。在南非采用人工孵化的鸵鸟种蛋,其孵化率平均为50%,而其中40%的雏鸟能育成至屠宰年龄。由此可知,种蛋的人工孵化及雏鸟的育成技术,往往成为鸵鸟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因子。 鸵鸟系卵生动物,其胚蛋的发育,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母体以外完成;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大量优质的雏鸟,各国普遍采用人工孵化,即给予鸵鸟种蛋适当的孵化温度、湿度、通风及翻蛋等条件,提供胚良好的发育环境,使受精卵能够完全发育成为幼雏。目前鸵鸟饲养业者因不甚了解鸵鸟的生殖生理,且人工孵化历  相似文献   

13.
雏鸵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雏鸵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1998年5-7月湖南某鸵鸟场连续发生雏鸟死亡,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鸵鸟IBD并分离到一株IBDV,经血清中和试验鉴定为血清Ⅱ型,对鸟不具有致病性,但可致鸡胚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14.
鸵鸟隶属于鸵形目,鸵形科,原产非洲沙漠和草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类。近年来,鸵鸟养殖以其高经济效益、高生产性能、低饲养成本、广泛的适应能力、顽强的抗病性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得到蓬勃发展。雏鸵鸟的培育是鸵鸟养殖成败关键的一环,雏鸟成活率的高低决...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不同形态及不同粗纤维水平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鸵鸟雏鸟的全价颗粒饲粮配制提供试验论证及合理的粗纤维水平数据。选取1日龄健康的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3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颗粒饲料(其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的雏鸟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各处理(P0.05),并且没有雏鸟死亡;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的颗粒料的采食量和体增重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5%的颗粒饲料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但该组的死亡率最高,为15.0%。以精料+苜蓿青草形态的日粮饲喂1~50日龄鸵鸟的效果好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效果;全价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过低会引起鸵鸟雏鸟的粪干便秘并造成死亡,本试验表明,1~50日龄鸵鸟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不宜低于6%。  相似文献   

16.
雏鸵鸟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同时,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寒冷应激的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不强,因此,加强鸵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尤为必要。1采食雏鸟出壳后,由于体内贮存有营养丰富的卵黄,3~5d内不会采食饲料,必须人工诱导采食。将切碎的白菜叶、苜蓿叶、胡萝卜丝等青绿饲料放入盆内,用手指轻轻敲打料盆,诱导雏鸟采食、饮水,每天进行数次,1~2d内可学会采食。最好的诱导方法是用一只较大的会采食的小鸟带动雏鸟采食。对于卵黄吸收不好的雏鸟应推迟开食时间。由于雏鸟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雏鸵鸟是指3月龄以内的鸵鸟。育雏是养殖鸵鸟成败的关键,雏鸵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鸵鸟场的生产效率,决定鸵鸟产业的经济效益。雏鸵鸟的培育是鸵鸟养殖中最困难的一环,也是对技术和经验要求最高的一环。近两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饲养技术水平,使雏鸟的成活率不断提高,现在大部分鸵鸟场雏鸟成活率低的问题己基本解决。但对于一些缺乏生产经验或缺乏技术力量的鸵鸟场,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育雏成活率仍然很低,应引起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本人就将近两年在育雏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简述如下。1影响鸵鸟育雏成活率低的原因1.1饲养密度一般1…  相似文献   

18.
1999年6月以来某鸵鸟养殖场暴发以咳嗽、呼吸困难、气管音、流涎、便秘、运步共济失调为主的疾病,发病率为9.44%(27/286),死亡率为25.92%(7/27),淘汰率为22%(6/27)。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血清学检验,确诊为鸵鸟新城疫。1发病情况1999年5月,我省西北地区连降30多天小雨,某鸵鸟场由于饲养运动场所不足,饲养密度过大,运动场污泥淤积,饲养场周围农户鸡群先后大规模暴发新城疫,1999年6月该场1~2周龄雏鸟暴发本病,并向种鸵鸟群蔓延,发病率为9.44%,死亡率25.92%,产蛋率下降23%。发病鸟群无品种和日龄…  相似文献   

19.
鸵鸟养殖这一新兴的畜牧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但是由于我国人工饲养鸵鸟开始于1988年,真正规模饲养从1992年开始,时间短、资料少,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所以大多数鸵鸟场的育雏成为一大难题,特别是在1996年6月份以来,较多的鸵鸟场的雏鸟发生不同程度的下痢,严重影响雏鸟的成活率。同时也对鸵鸟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影响。为此,如何控制雏鸵鸟发生下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鸵鸟养殖数量的增加,鸵鸟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疫病逐渐暴露出来。其中鸵鸟出血性肠炎是目前鸵鸟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多数的无腹泻而呈急性死亡,剖检见十二指肠和空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用抗菌药治疗无效。各周龄的鸵鸟均可发病,但以13周龄内的雏鸟发病率最高。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