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和乳腺炎关系密切,当奶牛患乳腺炎时,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会显著增加,体细胞数成为奶牛乳腺炎的指示物。为了选育出抗乳腺炎的奶牛品种,首先应该研究体细胞数和乳腺炎之间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度。本文对国外奶牛体细胞数与遗传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对奶牛乳腺炎疫苗进行免疫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所用疫苗对奶牛临床乳腺炎的免疫效果较明显,并使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大幅下降,避免了乳中体细胞数升高对奶牛产量的不良影响。在不考虑奶牛重复感染临床乳腺炎情况下,疫苗对奶牛临床乳腺炎的保护率可达到84.75%。  相似文献   

3.
生鲜牛奶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生鲜奶中体细胞数是判断奶牛乳腺炎,尤其是查出隐性乳腺炎的重要手段。患乳腺炎的牛产奶量下降。在常规情况下,奶中体细胞数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泌乳量的变化。通过对111头奶牛奶中体细胞数与泌乳量的测定分析表明,奶中体细胞数与泌乳量呈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常给牧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检测牛乳中的体细胞数是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依据,因此,如何检测牛乳中的体细胞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体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的牛乳体细胞数为基准,用凝乳试验反应法检测的牛乳体细胞数与其对比,结论为凝乳试验反应法检测牛乳体细胞数的准确性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腺炎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时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奶牛机体也无任何临床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贻误最佳诊断时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对奶牛乳腺炎做出早期诊断已倍受人们关注.目前国内主要通过测定乳中体细胞数(SCC)对奶牛乳腺炎进行诊断,但由于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昂贵的费用等局限性影响了该方法在临床中的推广.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程度乳腺炎乳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的活性变化,探讨奶牛发生乳腺炎时,乳中ALP、ACP的活性变化是否与乳腺炎发病程度存在一定联系,为判定乳腺损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3):129-131
本研究对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牧场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将试验牛乳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成膜性药浴液和常规碘伏药浴液,通过测定药浴剂使用前后的体细胞数变化和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等指标来评价新型药浴剂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腺炎的乳区发病率由药浴前的41.6%下降到17.3%,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成膜性药浴剂乳头保护效果高效持久,并能有效降低乳汁体细胞数目,预防奶牛乳腺炎症的发生,保证原料乳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牛乳品质的关键性指标。文章介绍了牛奶中体细胞数对牛奶成分及乳品质的影响,并总结了通过营养调控的方式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提高牛奶品质的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20万~50万个/mL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值在0.40~0.55mho/m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在0.6mho/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可确定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可准确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或称乳腺炎是因微生物感染或因理化制剂引起一种奶牛乳腺炎症,其特点是乳中体细胞尤其白细胞增多,以及腺细胞发生病理变化,牛乳pH值升高.  相似文献   

10.
<正>牛奶中除了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脂肪、乳糖外,还有一定量的体细胞。每毫升牛奶中所含体细胞的数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奶的卫生和奶牛是否患有隐性乳腺炎。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统计,隐性乳房炎在产乳奶牛的发病率约50%,西欧在25%左右,美国在30~70%左右,中国在72%以上[1]。奶牛如果患有隐性乳房炎,会造成乳蛋白、乳脂肪以及乳钙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到了牛奶的品质。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以促进中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