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概述黑木耳栽培中的菌种生产、菌包制备和催芽出耳等环节的工厂化发展进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出耳效果为最终评价指标制定相关液体菌种及菌包质量标准。为进一步完善提高棚室出耳工厂化管控水平,提出了建立液体菌种质量标准及检测评价方法、完善菌包质量标准、选育工厂化出耳专用品种及创新配套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葡萄避雨栽培就是在葡萄植株上搭设避雨棚,力求避雨、遮阳,达到防病、降温、提高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和扩大栽培区域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行避雨栽培后,我国葡萄种植区域已经由北方区域扩大到江南地区、从露地栽培向避雨栽培迅速转化、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品种转变,葡萄种植业迅猛发展。从葡萄避雨栽培的主要作用、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和避雨栽培应注意事项等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将有助于指导江南地区科技工作者和果农更进一步开展葡萄避雨栽培研究和生产。  相似文献   

3.
作者根据山葡萄自然分布区域及不同引种区域各品种的产量、果实品质及酿酒特性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认为山葡萄的主要分布区域南起辽宁省朝阳市,北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为东北地区山葡萄的主要栽培区域。吉林省柳河县、集安市为山葡萄的优质产区,四平市和松原市属于山葡萄一般产区。并对各个栽培区域的引种栽培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欢迎订阅     
《中国瓜菜》2012,(3):4+11+16+25+36+39+48+56+64
<正>由浙江大学蒋有条教授编著的《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丛书——西瓜无公害高效栽培》,由金盾出版社出版,介绍了西瓜无公害生产的概念和意义,无公害西瓜质量标准与质量认证,生产的环境质量要求,生物学特征特性,品种选择,多种方式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嫁接防病栽培,病虫草害防治和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大樱桃栽培效益一直很好,但由于大樱桃抗寒能力较差,露地栽培受到区域限制。利用保护地栽培大樱桃既能扩大栽培区域,又能使大樱桃提前上市,给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结合浙江省区域的环境条件,从草莓立体栽培方式、栽培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栽培基质、施肥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浙江省区域草莓无土基质栽培现状,介绍了草莓无土基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1果树无公害栽培概念果树无公害栽培,就是指果树栽培所处地域中的大气条件和土壤条件、以及所用的肥料和灌概用水等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应符合无公害质量标准,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果品。生产无公害产品涉入的范围很广,它是环境、营养、卫生、生态和栽培等多领域学科技术的综合利用。在栽培上,果树无公害栽培又涉及土壤、肥料、植保和品种等具体学科知识的应用,其最终目的是保证所生产的水果安全性和优良品质。2果树无公害栽培的环境果树无公害栽培的环境条件是果树优质丰产的基础。影响…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08,(1):43-44
一看种植区域和经济条件 每个品种都有它的区域适应性.要做到品种的区域化适地栽培。经济条件好的可选择抗病性较弱、大粒、优质高档的欧亚种,但必须采用设施栽培(避雨或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9.
针对豫西黄土高原区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发展趋势,在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间的基础上,依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技术规范》,从砧穗组合、苗木选择、栽植密度、架材选择安装、整形修剪及配套栽培措施等6个方面制定了豫西黄土高原区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本规程适用于河南郑州地区无公害辣椒的设施生产。1产地环境条件符合《蔬菜生产环境的质量标准》(NY 5010-2002),要求辣椒的产地环境必须具备良好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条件,生产基地要求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2栽培技术措施2.1设施栽培方式郑州市设施栽培主要方式为塑料棚(大、中、小)春提前栽培、塑料棚(大、中)秋延后栽培,日  相似文献   

11.
甜樱桃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冻害、裂果、鸟害等自然灾害或异常气候成为限制甜樱桃栽培区域及生产的严重障碍.甜樱桃大棚栽培有效防御了低温的危害、果实遇雨裂果及鸟害等,有效地扩大了甜樱桃的栽培区域,使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食用菌无公害生产具有露地作物和保护地蔬菜生产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首先是食用菌生长环境很容易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其次是食用菌栽培的全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过程。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相似文献   

13.
平菇是我国第三大食用菌,近年来栽培规模扩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存在液体菌种制作技术不完善、菌袋生产条件参差不齐、缺乏栽培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等问题,导致菌种质量差、菌袋污染率高、产量不稳定和品质不高。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平菇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两种模式的集约化制袋、标准化出菇技术,介绍各环节要点,包括菌袋集约化生产流水线布局,出菇场地选择,品种选择,固体、液体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栽培常用配方及培养料处理,培养料装袋、灭菌与接种,菌袋发菌管理与挑杂,出菇管理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奶葡萄适宜栽培区域、苗木、建园、栽培管理及果实分级采收。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适宜牛奶葡萄栽培区域。2 基础条件 年平均气温7℃,≥10℃的有效积温3 100~3 200℃,年平均日温差12℃以上,年平均降雨量为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杏鲍菇废料种植双孢蘑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栽培双孢蘑菇虽已有30多年,但变化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对原料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制定质量标准;二是对于后发酵缺乏标准程序,没有对发酵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近年来,由于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栽培双孢蘑菇已成定局。1杏鲍菇废料可以种植双孢蘑菇杏鲍菇栽培周期仅有55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培养基质未得到充分的降解。杏鲍菇企业都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富硒香菇的市场需求,促进富硒香菇的产业发展,研究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规模生产的富硒香菇栽培技术,包括场地与菌株选择、菇棚建设、栽培季节、生产配方、科学增硒、菌棒发菌、栽培模式、生产管理、采收标准、抽样送检等方面,大量试验及实践经验表明,栽培的鲜菇含硒量在56~100μg/kg,符合国家富硒香菇的质量标准,生物学效率较高,产品品质上佳。  相似文献   

17.
一看种植区域和经济条件。每个品种都有它的区域适应性,耍做到品种的适地栽培。在长江流域,露地栽培最好:选择抗病性强的欧美杂种;经济条件好的可选择抗病性较弱、大粒、优质高档的欧亚种,但必须采用设施栽培(避雨或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葡萄生产是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它要求葡萄生产在安全、控制污染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栽培管理,逐步实现绿色食品生产、有机食品生产,在食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葡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腐生真菌,传统的栽培是以稻草为原料。由于受材料和气候条件所限,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栽培区域仅限于南方诸省。近年来,在培养料选用和栽培技术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利用废棉和棉籽皮栽培草菇成功,对今后草菇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草菇栽培区域已逐渐向北方发展。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栽培区域的扩大,对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解决。一、室外挖坑做畦技术北方栽培草菇,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地面露天培植,对保温保湿以及遮阳有一定困难。除室内及盛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韩国软枣猕猴桃品种选育和栽培概况,目前韩国已自主育成8个品种,栽培面积约15 hm2,主要栽培区域为江原道境内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