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解决上部烟叶钾含量低,可用性差的问题,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烤烟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理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烟叶移栽40d后开始每10d对上部叶喷施0.5%的K2SO4、KH2PO4、KNO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烟叶内转化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烟叶钾含量,色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烟叶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其中以喷施0.5%的KH2PO4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对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产量、品质的影响,改善‘红大’的烤性和可用性,以烟草品种‘红大’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各喷施腐植酸钾1次,并比较成熟期烟叶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产量、产值。结果表明:喷施腐植酸钾后‘红大’处理的相关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烤后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25%、9.22%、6.23%和8.49%;主要化学成分组成较对照更加协调,其中还原糖、总糖含量、氯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0.09%、17.54%、53.8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氮、钾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3.58%、21.09%,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植物碱含量差异在两者间不显著。‘红大’处理评吸质量保持了‘红大’优异的质量风格,两者等级均为较好,‘红大’处理的评分稍高,但不明显。腐植酸钾作为一种环保的绿色有机钾肥,可在烟叶生产中用于改善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烤烟品种云烟87用显微标尺法测量了4种不同采收方式所得上部烟叶初烤烟的厚度,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方式所得初烤烟的烟碱含量与总糖含量,探讨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的厚度、烟碱含量、糖碱比值及可用性的影响。得出结论:(1)顶部6片叶一次性摘采或砍采均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厚度,其倒数第2叶初烤烟的厚度分别比每次采收2片的降低了18.9%和18.0%;(2)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二者的倒数第2叶初烤烟的烟碱含量分别为3.0%与2.9%,而每次采收2片的烟碱含量为3.9%;(3)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值;(4)可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5)与每次采收2片的相比,每次采收3片的亦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含量和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育秧喷施烯效唑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水稻的常规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温室育秧和旱育秧中分别进行了喷施烯效唑试验,结果表明,在湿润育秧的1叶1心期喷施100mg/L烯效唑,在两段育秧,温室育秧的1叶1心期和寄秧田两次喷施100mg/L烯效唑,均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根,增蘖,降低株高,生育后期有效穗增加,与对照比较,上述处理的增产幅度为13.6%~19.6%,旱育秧秧苗期不宜施用烯效唑。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硼措施对云烟87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硼措施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施(P0)或不施硼肥(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对促进烤烟生长,增加烟叶产量,提高烟叶质量有更显著的作用,且叶面整株喷硼(P4)的烟株其产值分别比基施硼肥,喷施上部叶(P1)、喷施中部叶(P2)、喷施下部叶处理(P3)高12.4%、56.1%、37.3%、48.1%。叶面喷硼处理对中部叶糖含量、钾含量以及烟碱含量的调控有积极的作用,整株叶面喷施硼肥处理的烟叶烟碱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3个时期,叶面喷施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和有机钾3种钾肥,分析比较3种叶面钾肥对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和烤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能明显提高株高、茎围、有效叶数等农艺性状。叶面喷施有机钾(T2处理)对于经济性状的影响最为突出,产量达2115 kg/hm 2,产值达45582元/hm 2。叶面喷施硫酸钾能有效提高烟叶中上等烟比例达67.7%。叶面喷施钾肥能提高烟叶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另外,硫酸钾(T1处理)能提高中上部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达优质烤烟所要求的含量范围,且在糖碱比和两糖比方面的表现也优于其他处理。‘红花大金元’更适合在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分次喷施硫酸钾,其对协调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提高烟叶产质量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重庆烤烟品质特征的年际变化及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对12个产区5年的245个烤后烟叶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高;而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低;中上部叶钾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糖碱比仅以上部叶较适宜,而氮碱比则以下部叶较适宜,3个部位的钾氯比均高于适宜范围。3个部位烟叶的感官质量均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下部叶的刺激性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甜度与总氮含量呈负相关;香气量与氯和糖碱比呈负相关,与氮碱比呈正相关。中部叶的刺激性与烟碱含量呈正相关,与钾含量呈负相关。香气质呈现随还原糖和钾的增加而改善、随总糖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柔细度与烟碱呈负相关,与钾、氮碱比和两糖差呈正相关;杂气随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氮碱比呈负相关;甜度随糖碱比增加而增加。上部叶的刺激性随烟碱和糖碱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浏阳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年份浏阳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浏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烟碱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47%,较不稳定;蛋白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6%,比较稳定。(2)浏阳烟叶的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钾、氯、糖碱比和钾氯比的年度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浏阳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年度间较稳定。浏阳烟叶的总氮和氮碱比年度间的差异显著,年度间变化较大。(3)浏阳烟叶钾氯比适宜,总糖含量较高,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因此,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协调糖碱比和氮碱比是今后浏阳烟叶品质改良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C/N优化及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含量及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C/N优化及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吸收及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利用猪厩肥与腐熟花生饼肥混合配制不同碳氮比(m:m)的有机肥,设3个C水平,C1:饼肥420 kg/hm~2,猪厩肥2 250 kg/hm~2;C2:饼肥300 kg/hm~2,猪厩肥3 750 kg/hm~2;C3:180 kg/hm~2,5 250 kg/hm~2;副处理为3个K(K2O)水平,K_低:120 kg/hm~2;K_中:240 kg/hm~2;K_高:480 kg/hm~2。结果表明:C1、C3水平时,随钾用量增加中部叶生物量增加,K_高处理上部叶生物量高于K_低;C3水平时,供钾量对上、中部叶生物量无显著影响;C2水平时,钾量增加提高烟叶生物量;相同碳水平时,随生育进程烟叶钾含量呈降低趋势,随钾量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同钾供应下,C1、C2对烟叶钾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现蕾期、成熟期时,与C1相比,K_中、K_高处理时C2水平增加烟叶钾含量,而C3水平降低烟叶钾含量。不同部位烟叶钾含量为C2C3C1处理;解钾菌在团棵期-旺长期呈增加趋势,现蕾期-成熟期呈降低趋势;K_中、K_高处理解钾菌高于K_低处理;C2水平时,K_中、K_高处理解钾菌随生育期呈增加趋势,且C2水平时K_中、K_高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K_中、K_高时C3与C1处理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K_低处理;各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在C2处理时K_中、K_高处理中部叶总糖含量25.39%~25.27%,还原糖22.75%~25.73%,总氮1.67%~1.72%,氮碱比0.79,糖碱比10.78~11.80,烟碱含量2.11%~2.18%,表明有机肥碳氮比优化下,钾肥用量增加提高了烟叶中总烟碱、蛋白质及总氮量,改善糖碱比及优化氮碱比值,增加烟叶中钾离子含量;所有处理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种类相同(28种),K_低处理其总量低于K_中、K_高处理,且部位间差异显著;上部叶总量低于中部叶;K_中、K_高处理提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C2处理上部叶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见,通过花生饼肥300 kg/hm~2与猪厩肥3 750 kg/hm~2(中碳水平)的碳氮比优化下,施钾量增加对提高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效果最佳,特别对上部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土壤质量,提升烤烟质量,2016年在凤凰县通过大田示范与小区试验,研究烤烟精准施肥对土壤性状及烤烟质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施肥能显著提高B2F烟叶还原糖、烟叶质量与总糖含量,显著降低烟叶总植物碱含量,提高钾含量,降低烟叶总氮与植烟土壤容重,调节糖碱比与氮碱比,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及烟叶的劲头、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与余味等评吸质量。精准浅施肥7 cm+90%肥料能显著提高B2F烟叶钾氯比与烟叶质量,精准深施肥12 cm能提高B2F烟叶钾氯比,能显著提高烟叶质量。精准浅施肥7 cm能提高C3F烟叶还原糖与总糖含量,降低烟叶总植物碱含量,提高烟叶的劲头、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与余味等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1.
揭示不同香型烤烟风格特色形成与美拉德反应物的关系,为研究和开发更具特色的新型卷烟配方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定分析了不同产地生产的不同香型烤烟中与感官评吸指标密切相关的芸香苷、还原糖、烟碱和脯氨酸等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从美拉德反应物的角度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2)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均显著高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3)清香型和中间香型C3F和X2F烟叶的芸香苷含量及B2F烟叶脯氨酸含量均高于浓香型烟叶;(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的还原糖、脯氨酸和芸香苷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柔和度及圆润感;但烟叶烟碱含量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存在两面性,清香型和浓香型烟叶烟碱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感官评吸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湘烟5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栀子花和玉兰花汁液提取物有利于烟叶原料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改善,与对照相比,喷施处理的上部橘黄二级(B2F)和中部橘黄三级(C3F)烟叶还原糖含量分别高15.0%~21.1%和14.3%~17.7%,钾含量分别高5.7%~13.9%和7.4%~14.0%;与对照相比,喷施处理的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类胡萝卜素降解物、降解产物、茄酮、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裂解产物、新植二烯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上部橘黄二级(B2F)烟叶分别高10.0%~20.9%、11.2%~20.9%、9.6%~20.2%、9.8%~21.1%、10.8%~22.5%、11.2%~23.0%、14.9%~24.7%和11.9%~22.1%,中部橘黄三级(C3F)烟叶分别高13.5%~24.1%、11.3%~21.0%、11.4%~20.0%、10.8%~18.7%、13.1%~21.2%、10.1%~19.1%、17.5%~27.0%和18.1%~27.6%;烟叶感官质量评价权重得分高于对照。栀子花和玉兰花汁液提取物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的作用效果以施用量3.5~5.0g/株的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田间光照强度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晒红烟种植密度对烟田群体内光照强度、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大叶黄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加大、种植密度的降低,晒红烟群体内光照强度增加,中、下部烟叶光照强度增加明显,T3处理较对照增幅分别达6.77%~36.22%,23.14%~81.49%;随密度降低,晒红烟叶面积系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T3处理分别较对照降低12.38%,4.44%;个体产量显著升高(21.43%~35.71%),1,2级烟叶比例增加(16.17%~23.57%,16.56%~22.92%);烟叶产值以密度为20 510株/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密度降低,晒红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氮、烟碱以及钾氯比值升高,其中,中、上两部位钾氯比值增加幅度分别为53.20%~132.51%,7.23%~19.68%;中、上部位烟叶香气物质总量增加(13.03%~65.53%,44.41%~54.05%),感官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分析认为,种植密度为16 660株/hm2时,烟叶群体结构矛盾有效缓解,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最优,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对烤烟叶片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项研究用微生物菌株培养液喷洒烤烟采收后上、中部烟叶,烘烤结束后测定烟叶化学成分及内在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各菌株对不同部位的烟碱含量影响显著,中部烟叶1~6号菌株处理以4号菌株效果最好,烟碱降解率达36.9%;上部烟叶1~11号菌株处理以9号菌株效果最好,烟碱降解率达37.25%,其次依次为10号、4号菌株,烟碱降解率分别为22.80%、19.86%;就4号、9号、10号菌株处理的烤烟单体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4#、9#菌株处理综合得分均高于CK,处理后香气量有所提高,香气质有改善,劲头明显下降,刺激性明显减弱,杂气明显减轻,余味好于CK。  相似文献   

15.
烟叶钾含量与烟株农艺性状和烟碱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烟区土壤的普遍缺钾是影响中国烟草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缺钾的土壤特性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较大的改善。利用不同基因型的烟草品种对钾素利用效率的不同选育钾高效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寻找与钾素利用效率相关的农艺性状,从农艺性状的表现选育钾素高利用效率的烟草品种能够大大加快选育的进程。此项研究对7个亲本材料的烟叶运用盐酸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了钾含量。对19个基因型材料调查株高、茎围、节距、单株叶数、最大叶的叶长和叶宽等农艺性状,取各基因型平均值进行与烟叶钾含量性状的相关分析。发现除了最大叶宽与烟叶钾含量呈负相关外,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和最大叶长与烟叶钾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株高、茎围与烟叶钾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最大叶长与烟叶钾含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C731为材料,运用盐酸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含量,发现中、上部叶随着叶龄的增大,烟碱含量逐渐增加,在叶龄的第75 d,烟碱含量达到最大值,随后呈现减少趋势;而烟叶钾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大在不断降低。绝对钾含量由于受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变化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仍然是减少的。对于下部叶,烟碱含量在叶龄的第60 d增加到最大值,随后呈现减小趋势,烟叶钾含量也随着叶龄的增大在不断地减少。上、中、下三个部位的烟碱与烟叶钾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中部叶烟碱与相对钾含量(%)和绝对钾含量(g)显著相关,并且与相对钾含量的相关程度也很高(r=-0.7126)。这说明在烟叶的全生育期内,烟叶钾含量增加时,烟碱含量是减少的。因此,提高烟叶钾含量有助于降低烟碱进而改善烟叶品质,尤其对于中、上部叶来说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在中部叶的尚熟—适熟档次、上部叶的适熟—过熟档次达到最优值;中部尚熟—适熟烟叶的糖含量高,总氮、烟碱含量适宜,各种化学比值协调,而成熟不够或者过熟的烟叶,其内在质量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则以适熟—过熟时内在质量好,化学比值协调;中部叶中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上部叶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过熟阶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高低垄宽窄行栽培对烟叶产质量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垄宽窄行栽培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10%(P=0.1184),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 H,有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趋势,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较小;能提高烤烟叶绿素含量,近似显著地提高烟叶产量5%(P=0.0524),显著地提高烟叶产值10%(P=0.0952),对烟叶均价与上等烟叶比例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B_2F的化学成分;能提高B_2F与C_3F烟叶的劲头、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与余味等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营养调节剂(NR)和纳米硅(N-Si)对降低烤烟重金属铅(Pb)、镉(Cd)和提高钾含量的作用,在2009—2010年对烤烟施用NR提高烟叶钾含量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NR和N-Si配合施用对烤烟重金属Pb、Cd及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R与N-Si配施能显著降低土壤DTPA提取的可吸态Pb、Cd含量,有效减少烤烟对土壤中Pb、Cd的吸收,从而降低烟叶中Pb、Cd的含量;烟叶中Pb、Cd含量均以施NR 46.02 kg/hm2、N-Si 45.00 kg/hm2的处理5含量最低;与不施NR、N-Si的处理1相比,上中下部烟叶Pb含量分别减少了53.4%、30.2%、39.4%;Cd含量分别减少了46.8%、49.7%、54.6%。(2)NR与N-Si配施能显著提高烤烟烟叶钾含量,其中以处理5效果最优,较处理1上中下部叶分别增加了61.4%、42.1%、56.6%,上、中部叶均达到优质烟叶(3%)的含钾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