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我国湿地松分布区内222个气象站点的10a气候资料的平均值,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湿地松栽培区划分为4个立地气候区,即:Ⅰ.南亚热带、热带沿海立地气候区;Ⅱ.中亚热带丘陵立地气候区;Ⅲ.暖温带、北亚热带丘陵、平原、岗地立地气候区;Ⅳ.湘、鄂、川接壤山地,四川盆地,黔东南立地气候区.再在各气候区内实测有代表性的8~10a的湿地松标准地171块,分别采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证实各气候区内湿地松生长差异.这4个立地气候区可作为湿地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等经营数表编表单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调查四川省湿地松、火炬松现有林分的生长情况,研究在不同气候、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栽植蜜度、不同营林措施的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主要生物学特性,为划分湿地松、火炬松纸浆材与建筑材产区及立地类型,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林分生长与结构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立地因子与湿地松生长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立地因子与湿地松优势高进行数量化I和数量化Ⅲ分析,得出在湖南省内立地因子影响湿地松生长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母岩>海拔>坡度>坡形>坡向>土层>坡位,从而确定母岩,海拔,坡度为湿地松的主要立地因子,其它为次要因子,确定立地因子各等级与湿地松生长有的相关性,揭示了立地因子与湿地松生长的规律,为作业设计做到适地适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京九线井冈山段岗地湿地松林分生产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京九”线井冈山段的岗地人工湿地松林中,选择3种不同的立地类型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对3种立地10a生的湿地松林的生长及生产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立地的湿地松林分生产力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对湿地松不同器官生物量进行模拟,得到湿地松各器官生物量的相对生长式,从而推算林分的生物总量。10、12、14等3种立地指数10a生湿地松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kg·hm-2)分别为19960.78、44548.03和54038.18。  相似文献   

5.
于泰格林纸集团公司在岳阳地区营造的不同立地指数的湿地松纸浆林设置样地,对不同立地指数林分的生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指数为15、13、11的14年生湿地松纸浆林平均树高分别为10.0、7.9、6.0 m,平均胸径分别为14.5、12.6、10.9 cm,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为145.4、92.0、55.7 m~3/hm~2。不同立地指数湿地松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差别极大,立地指数为11的林分蓄积量仅为立地指数为15林分的38.3%,立地指数为13的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也仅为立地指数为15林分的63.3%。因此,在岳阳地区营造湿地松速生丰产纸浆林,应尽可能选择立地指数为15的林地。  相似文献   

6.
通过 5年的调查研究 ,收集大量不同立地、不同年龄、不同经营类型的实测资料 ,总结了国内外经营湿地松的各种经验 ;从立地分类与评价、良种培育、森林生长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了几种重要湿地松经营模式的系统经营技术 ,并以经营数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且对湿地松的综合利用、松香的深加工进行了专门研究 .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湿地松作为富源县三道箐林场新的造林树种,选择不同的立地类型进行造林实验,并对湿地松与其他本地树种在造林时的成活率、生长量及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5个林地植被类型的湿地松幼林抚育试验,对不同立地植被类型,不同抚育次数与湿地松幼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湿地松较典型的幼林地植被类型,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幼林抚育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东得克萨斯州二百万英亩松阔混交林采伐后,种上了火炬松和湿地松。这些非荒地立地上的造林,不一定都采用集约整地法。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到2000年东得克萨斯州将有四百万英亩在非荒地上营造起来的人工松林。估计这些非荒地立地上生长的火炬松和湿地松人工林的生产力,是预测未来木材收获量的关键。有人已在西墨西哥湾(West Gulf)的主伐立地或无问题立地建立了地位指数预估方程,这些方程可能适合于东得克萨斯州的湿地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湿地松标准地调查材料及标准木材性分析资料,分析了不同立地指数湿地松生长效应和纤维变异规律,提出了营造湿地松纤维材林是适宜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林分中调查标准地342块,进行解析木、土壤及材性分析;在不同立地和气候区设置种苗、整地、密度、施肥、抚育及间伐试验,示范林120hm ̄2,并进行长期观测。在对大量的调查、观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后,提出了由良种苗木的选择应用技术(遗传控制系统),立地、气候等主要生境应用技术(环境控制系统),以及栽培技术措施研究应用(技术控制系统)等三大要素组成的湿地松、火炬松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湿地松,火炬松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现有林分中调查标准地342块,进行解析木、土壤及材性分析;在不同立地和气候区设置种苗、整地、密度、施肥、抚育及间伐试验,示范林120hm^2,并进行长期观测。在对大量的调查、观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后,提出了由良种苗木的选择应用技术(遗传控制系统),立地、气候等主要生境应用技术(环境控制系统),以及栽培技术措施研究应用(技术控制系统)等三大要素组成的湿地松、火炬松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北亚热带丘岗地区营造湿地松工业用材林或湿地松材、脂兼用林,造林密度以1667株/hm2为宜,部分较优立地或高规格整地的地区可考虑1333株/hm2,部分较差立地可考虑2000株/hm2。植穴配置宜采用适当宽行窄株配置,株行距以15m~18m为宜,首次间伐宜在10~12a进行。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最适立地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森林经营模式首先要研究立地类型。利用树干解析材料,采用模糊聚类进行分析,按照立地等级划分建模单元,分别建模单元利用Richards生长函数模拟现实林分树高生长,结合江西省林业用地实际情况,编制了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的最适立地类型表。  相似文献   

15.
从生长在东得克萨斯州星毛栎地带的火炬松和湿地松人工林中选取优势木和亚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将这些数据用于拟合立地指数曲线。以查普曼--理查德函数为基础建立树高生长曲线,依据人工林年龄预测林分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湿地松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湿地松引种区划和栽培区划的基础上,综合各主要引种栽培省(区)的立地类型划分成果,根据湿地松在各主要栽培省(区)的生长表现及其对环境因子适应程度的差异情况,运用数量化综合-主导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影响湿地松生长的4个主导因子──海拔、母岩、坡位、土层厚度,再用各主导因子的不同等级的组合划分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以地貌、母岩、坡位、土层厚度和土类做为划分维都林场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共划分11个立地类型。采用0~1评分法进行单因子等级的评价和立地类型因子权重的确定,并以二者的打分值对立地类型因子进行综合评价,为该林场的主要树种(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尾叶桉、柑果、玉桂)各选译出了4个最为适宜的立地类型,实现了对林场的立地类型进行树种适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研究表明:在立地指数为14条件下15年生湿地松短轮伐期纸浆材的最佳经营密度为1800~1650株/hm2;建筑材最佳经营密度为1350~1200株/hm2,15年生后,应立即进行第二次间伐。  相似文献   

19.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南攸县设置了反映湿地松人工林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7年定期、定位观测及统计分析表明:在湿地松人工造林的各项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良种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幼林抚育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而整地方式与规格对幼林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在湖南通过引种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栽培面积逾100万亩。栽培范围内,林分立地条件千差万别。湿地松是一强阳性树种,林分优势高能准确地反映林分立地质量。我们试图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湿地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利用林分优势高来评定立地质量,预测林分的生长。地位指数表要求树种年龄分布为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而从调查的215块标准地来看,年龄在12—17年的有145块,占总数的69%,树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