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编码CP15 / 6 0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 15 / 6 0 ,然后经鼻粘膜免疫怀孕成年山羊 ,观察其免疫应答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后代的保护力。结果为抗CP15 / 6 0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pcDNA3 15 / 6 0经鼻粘膜免疫的怀孕山羊产生的免疫力能传给子代 ,使子代对微小隐孢子虫 (Cryp tosporidiumparvum)感染产生保护。CP15 / 6 0 DNA免疫母羊的后代比非免疫母羊的后代排出卵囊少且排卵时间短。这就表明重组质粒pcDNA3 15 / 6 0可作为隐孢子虫候选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小隐孢子虫CP21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的抗血清对微小隐孢子虫感染HCT-8细胞进行了体外阻断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抗血清对HCT-8细胞感染隐孢子虫感染率的影响.同时应用纯化的重组CP21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检测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对免疫后的小鼠接种微小隐孢子虫,检测重组CP21蛋白对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保...  相似文献   

3.
Cp16基因是从核糖体展示文库中筛选的微小隐孢子黏附相关基因,为了确定Cp16蛋白是否是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或子孢子表面抗原,构建了Pet-28 a-Cp16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至BL21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经纯化获得重组蛋白Cp16。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ILB/c小鼠,ELISA方法测定IgG抗体滴度。利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进行抗原定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隐孢子虫卵囊表面及子孢子表面富含Cp16蛋白。  相似文献   

4.
将编码CPl5/60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5/60,然后经鼻粘膜免疫怀孕成年山羊,观察其免疫应答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后代的保护力。结果为抗CPl5/60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pcDNA3-15/60经鼻粘膜免疫的怀孕山羊产生的免疫力能传给子代,使子代对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感染产生保护。CPl5/60-DNA免疫母羊的后代比非免疫母羊的后代排出卵囊少且排卵时间短。这就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5/60可作为隐孢子虫候选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微小隐孢子虫黏附蛋白相关基因Cp16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p16,并检测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微小隐孢子虫Cp16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VAX1-Cp16,并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Cp16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别用真核表达载体pVAX1-Cp16、pVAX1空载体及PBS肌肉注射免疫BAILB/c小鼠,共免疫3次,检测血清IgG抗体水平及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用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感染免疫小鼠(剂量为1×106个/只),研究真核表达载体pVAX1-Cp16对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pVAX1-Cp16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Cp16基因可以在Hela细胞中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pVAX1-Cp16免疫小鼠(试验组)血清中抗体水平及CD4+与CD8+T细胞数目比值升高,与各对照组(pVAX1和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小鼠经口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后,试验组与各对照组相比,卵囊排出量均减少了63.97%,持续排出卵囊时间缩短了2d。【结论】构建了微小隐孢子虫黏附蛋白相关基因Cp16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p16,其能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微小隐孢子虫不同亚型对小鼠的感染性,分别从河南和宁夏的犊牛体内获得两株微小隐孢子虫,利用分子方法进行基因亚型鉴定后,分别感染提前免疫抑制的3~6周的BALB/c小鼠,对感染前后小鼠粪样进行显微观察和PCR检测。结果显示,2个微小隐孢子虫分离株的亚型分别为ⅡdA19G1和ⅡdA15G2R1;2个亚型均可感染BALB/c小鼠,其中ⅡdA15G2R1感染小鼠后2d和3d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卵囊,而感染ⅡdA19G1的小鼠在任何时间均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卵囊;PCR检测发现2个亚型的小鼠排卵囊周期分别为18d和20d。该研究结果为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索保存在4℃2.5%重铬酸钾(K2Cr2O7)中1~30个月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CPO)的活性和对免疫抑制BALB/c小鼠的传染性.通过体外脱囊技术评价卵囊的活性,以BALB/c小鼠为感染模型,通过检测CPO感染小鼠的潜伏期、排卵囊数量和回肠末端绒毛中的隐孢子虫数量来评价卵囊的传染性.结果表明:保存在K2Cr2O7中1~16个月的卵囊出现脱囊;免疫抑制BALB/c小鼠在感染保存1~16个月的卵囊后3~8天开始排出大量的卵囊,且在末端回肠绒毛中寄生有大量的隐孢子虫;卵囊的保存时间与潜伏期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R2=0.92).因此,CPO在4℃K2CCr2O7中能保持活性和传染性至少16个月,k2Cr2O7是保存CPO的良好介质.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黄疸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机制及丹参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阻塞性黄疸 (阻黄 )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与中性粒细胞 (PMN)的关系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48只分为 4组 :假手术对照组 (SO+NS)、阻黄组 (BDL +NS)、治疗对照组 (SO+SM)及丹参治疗组 (BDL+SM) ,于胆管结扎第 7、1 4天两个时相点分别检测门静脉内毒素、小肠髓过氧化酶 (MPO)和小肠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 ,观察肠粘膜结构变化。结果 :BDL+NS组第 7、1 4天两时相点 ,内毒素逐渐增高 [(1 .0 77± 0 .336) Eu/ m L→ (2 .1 85± 0 .566) Eu/ m L ,P<0 .0 1 ] ,小肠 MPO活性升高 [(2 .850± 1 .2 2 0 ) U/ mg→(4.92 9± 1 .371 ) U/ mg,P<0 .0 1 ] ,小肠 DAO活性逐渐下降 [(1 .70 3± 0 .355) U/ mg→ (1 .2 1 8± 0 .40 7) U/ mg,P<0 .0 5] ,肠粘膜损伤评分升高。 BDL+SM组第 7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降低和 DAO活性升高均很显著 ,基本接近 SO+SM组水平 ,第 1 4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显著降低和 DAO活性显著升高 ,但与 SO+SM组差异仍有显著性 ,而 BDL+SM组的 MPO活性却逐日增高 ,第 7、1 4天时与 BDL +NS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PMN聚集并活化是阻黄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 ;丹参能早期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但不是通过阻止 PMN聚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微小隐孢子虫cDNA文库,以筛选出可替代天然抗原用于诊断的重组抗原。【方法】首先纯化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用Trizol Reagent提取总RNA,构建全长cDNA;分别用蛋白酶K与Sfi消化、酶切处理cDNA,采用Column Spin H-1000分离柱分离cDNA,连接λTriplEx2载体,构建cDNA文库。扩增cDNA文库,用兔抗微小隐孢子虫血清作探针对cDNA文库进行初筛和复筛,将复筛得到的阳性克隆连接PMD18-T载体,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微小隐孢子虫cDNA文库噬菌斑插入片段长度为1.5kb左右,库容大于107。经过筛选共获得了20个微小隐孢子虫阳性克隆,测序后从中选出了4个主要免疫识别抗原蛋白,分别为MUCIN蛋白、乳酸脱氢酶、微管相关蛋白和子孢子抗原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微小隐孢子虫cDNA文库,并筛选出了4个主要免疫识别抗原蛋白,为隐孢子虫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重组抗原。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豆带蓟马卵期、若虫期、前蛹 -蛹以及卵到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1.19± 1.2 3) ℃、(12 .5 7± 1.2 6 ) ℃、(12 .6 2± 1.14 ) ℃、(12 .0 7± 1.19) ℃ ,有效积温分别是 (6 9.0 8± 6 .6 3)日度、(85 .0 1± 11.0 7)日度、(5 6 .6 0± 5 .89)日度、(198.89±2 0 .94 )日度。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拟合 ,相关系数 (r)均较高。豆带蓟马种群在2 5℃下增长倍数 (I=8.4 9)最大 ,平均每雌虫日产卵量为 2 .2 0粒 ,大大高于其它温度下的平均产卵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gC基因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壳聚糖作为DEV gC基因疫苗(pcDNA-DEV-gC)递送载体,采用肌肉注射和口服单次免疫Balb/c小鼠50µg剂量基因疫苗,并以肌注不同剂量裸质粒组、弱毒组和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分别检测不同疫苗免疫后的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水平。【结果】肌注壳聚糖疫苗组诱导小鼠产生较肌注裸质粒50µg组和口服壳聚糖疫苗组高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且产生与弱毒疫苗相似的细胞免疫应答,但弱毒疫苗诱导体液免疫的能力更强,仅口服壳聚糖疫苗组产生粘膜免疫。【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一定的佐剂效应,为获得更有效的DEV gC基因疫苗提供了新策略,但该疫苗的推广应用还有待于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各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慢性应激与圈养林麝球虫感染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四川九药林麝繁育中心采集的粪便样本中的寄生虫卵进行检测,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虫卵进行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粪便皮质醇代谢水平,并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年龄、参配对粪便皮质醇代谢水平的影响,以及年龄、参配及粪便皮质醇代谢水平与球虫感染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年龄和参配的交互作用对粪便皮质醇代谢水平影响显著,3岁龄参配个体粪便皮质醇代谢水平显著低于6岁龄参配个体,其余3组间差异不显著。宿主年龄和参配对球虫感染强度无影响,但粪便皮质醇代谢水平对球虫感染强度影响极显著(GLMs, P < 0.01)。粪便皮质醇代谢水平和球虫感染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 = - 0.502, P < 0.01),3个浓度组之间球虫感染强度差异极显著(P < 0.01)。慢性应激会增加林麝寄生虫易感性,应激强度与寄生虫感染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建议麝场不要选取3岁龄个体作为种麝,并减少人为刺激或扩大每个林麝个体的活动空间来降低林麝的应激反应,加强林麝的健康管护。  相似文献   

13.
扩增了炭疽芽孢杆菌PA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PA,并对其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基因的长度约为2 205 bp,P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 ku;rP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初免后10 d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第3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可达1∶12 800;rPA蛋白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亚型以IgG 1为主;rPA蛋白在体外对小鼠脾脏细胞有促进生长和增殖作用。rPA免疫组小鼠脾脏中CD4+细胞显著增加,免疫应答趋向T h2型反应,说明rPA介导的免疫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rP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4.
用杨凌地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母株分别免疫鸡,对免疫前后鸡体的平均增重、饲料转化率、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抑制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熟株免疫组对球虫再攻击时的卵囊减少率分别为77.3%和67.6%,高于母株免疫组的41.7%和57.1%,且对同种同株球虫攻虫时的保护力优于同种不同株球虫。经2次免疫后,早熟株免疫组的鸡平均增重、饲料转化率均高于母株免疫组和对照组,而盲肠病变记分小于后者;早熟株免疫组经球虫攻击后卵囊的繁殖量明显减少,且卵囊抑制率均在91%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甲壳动物细胞及体液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甲壳动物细胞及全液免疫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赖于血细胞的吞噬,包掩等细胞免疫反应,但目前对于血细胞的分类及各自的功能尚无定论,甲壳动物体液吵具有免疫球蛋白,缺乏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其体液免疫主要是指血淋巴中的一些酶和调节因子,如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落血素,凝集素,溶菌酶,蛋白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6.
蓝藻水华可产生大量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危害最大。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可影响包括虾类在内的多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亦可导致虾类免疫系统受损。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在微囊藻毒素MC-LR作用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液免疫中3种主要的抗菌肽基因(Penaeidin 3、Crustin和ALF)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发现Penaeidin 3和ALF受到MC-LR影响较大,Crustin基因表达量虽有所上调,但变化不大。同时,通过再次注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3种抗菌肽在MC-LR影响下抗菌能力的检测,发现3种抗菌肽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即表达量均在前期下调,4 h后逐渐上调,在MC-LR处理组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的趋势。结果表明MC-LR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对虾3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致使对虾抗病能力减弱;这一结果表明,长期发生铜绿微囊藻水华的虾池对虾存活率下降,可能与微囊藻毒素影响对虾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60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成Ⅰ-Ⅳ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芪多糖0、10.0、30.0、50.0 mg/(kg·d),于D0、D8、D15、D22、D29测定草鱼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与溶菌酶(LSZ)活力等指标,D29时对4组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实验剂量的黄芪多糖可不同程度提高供试草鱼血液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各实验组草鱼血清中T-SOD、CAT、LSZ活性均呈增加趋势,投喂实验剂量的黄芪多糖均可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草鱼的死亡率(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黄芪多糖可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抵抗力,每千克鱼体质量的推荐剂量为10~30 mg/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蒙药组方(简称花艽-6)对正常小鼠和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TX)、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两种药复制了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HClgM,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IgG、IgM),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迟发型变态反应法测定小鼠耳壳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花艽-6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和加强CTX致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含量;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的DTH反应并加强CsA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DTH反应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正常鼠和CsA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CD3+含量,但显著降低CD4+和CD8+及CD4 +/CD8+含量.结论:花艽-6可显著抑制正常鼠和加强CTX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对正常鼠和CsA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寡糖对仔猪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5头7日龄二元杂交仔猪(大约克夏×荣昌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分别在每组基础日粮中添加7.5g/kg的异麦芽寡糖、果寡糖、甘露寡糖和混合寡糖,同时设对照组。试验期为53d。在试验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和腹泻情况,每周称重,并记录采食量。饲喂至30日龄和60日龄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免疫指标。[结果]添加7.5g/kg的异麦芽寡糖或果寡糖能显著提高30日龄仔猪的细胞免疫功能(P〈0.05),前者还能显著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添加7.5g/kg的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60日龄仔猪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P〈0.05),对仔猪生产性能的促进效果最好,且腹泻率最低。[结论]不同种类寡糖对仔猪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环境中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适宜的养殖密度,在伊乐藻覆盖率约为60%的环境中,采用不同养殖密度(10、15、20、25、30尾/m2)养殖初始体质量为(4.35±0.95)g的克氏原螯虾45 d,比较了各密度组的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食源贡献度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0尾/m2密度组的克氏原螯虾的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及增重率最高,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当养殖密度高于15尾/m2时小规格虾(10~15 g)的占比明显增多;伊乐藻对克氏原螯虾的平均食源贡献度范围为12.8%~26.9%,且对大规格虾(20~25 g)的食源贡献度高于小规格虾;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性均无明显差异,仅10尾/m2密度组的克氏原螯虾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说明保障一定的伊乐藻覆盖度能有效降低密度带来的胁迫,并且摄食伊乐藻对克氏原螯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具有积极作用。综上表明,伊乐藻(约60%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