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教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教育之所以能够影响社会分层,在于它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参与社会地位竞争的资本和动力,但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理性认识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有效引导教育服务的社会需求,以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浅析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及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个人地位的升迁,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教育维持了社会原有的社会阶层,对社会分层具有抑制的作用.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要使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能够往积极的方面进行,就要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合理性.从发展经济、政策和立法等方面都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影响着职业地位的获得,也影响着社会流动的方向。通过调查整理采集到34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之后发现,在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因素中,教育作为获致因素的代表对职业地位的获得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数据显示高等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流动,特别是代际流动,而且也有维持原有社会阶层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现在还比较薄弱,农村儿童辍学现象十分严重。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资本理论应用范围的扩展。家庭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应用于教育的重要体现,它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家庭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现象的影响,以及对此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信息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与社会信息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使社会信息传播具有良好的教育性,必须通过学校思想教育以启发学生的心灵去感知其教育性,分辨出现实社会信息的良莠。该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所接触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途径和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大学生和如可摄取、加工、处理、内化社会信息,提出教育对教育对象应采取的有效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的获得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影响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的诸多因素中,社会资本的作用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最前沿和最热门的问题之一.从家长的社会网络资源和家长、学校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两个角度分别探讨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社会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十大社会阶层”为理论基础,对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粤东地区社区居民经常在社区锻炼的占15.9%,经常在社区锻炼的比例较低;除了产业工人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以外,其他社会阶层对是否经常在社区锻炼的影响都不具有显著性;性别、年龄、余暇时间、体育情感对社区居民是否经常在社区锻炼有显著影响,而体育认知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提出了几点关于社区体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韩会雄 《新农业》2011,(3):54-54
职业教育是对生产劳动者上岗前技能培训,使其具有岗位资格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人才就业、劳动力市场、学生来源等对职业教育发挥重大影响。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方面不能盲目进行,  相似文献   

9.
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问题等都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对于每一个中学生来说,其健康成长不仅有生理原因影响,而且也受客观外界因素影响。社会环境是给中学生健康成长带来最大影响的因素,并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笔者论述的着眼点就是重点分析研究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影响、社会环境与中学生成长的关系、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对提出与之相应、有实践性的策略以及对社会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对中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分层等现象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居民实际情况,构建了6分类阶层框架。通过对中国5省101村农村家庭追踪调查的大样本数据的分析,对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职业阶层结构及代际变化的整体情况、演进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影响中国农村居民代际社会流动的各项因素中,父亲教育程度等因素及户籍制度的作用仍然比较明显;自致因素的影响也很大,个人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阶层上升;社区变量也对代际流动有着一定影响,地方政府可通过相关措施优化居民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中国社会分层现状的基础上,从经济、行为观念、高等教育机会、专业选择、就业5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分层引发的大学生群体差异,并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大学生中的实际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应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步入转型时期,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理念、社会服务内容、社会服务模式也将发生相应的转变,这不仅会助力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带动高校的科研创新,扩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探究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在进行土地流转时确实会受个人的社会网络影响,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社会网络嵌入的局限性对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对此,提出提升土地流转网络平台的影响力,规范土地流转的流程,延长土地流转年限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共精神的培养:大学德育的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利他的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关心公共利益。公共精神的培养是当前大学德育的新视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公共精神的培养需要探寻适切的途径,要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定居意愿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城市梦想,另一方面却因为多种障碍因素,很难在城市社会中真正适应和融入。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心理层面因素对定居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大于经济层面与社会层面因素,其中社会层面因素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171-175
以宇通公司为例,研究了核心企业网络分层问题,发现:核心企业网络存在分层,即生产网络、资源网络与社会网络,并对企业与区域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空间结构。核心企业网络分层演化呈现一定规律,在企业成长初期,网络分层较弱,社会网络的支配力量较强;随着企业的发展,核心企业网络层次性明显,生产网络与资源网络的作用逐渐上升,社会网络的作用逐渐下降,生产网络的作用上升较快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在企业平稳增长阶段,随着企业技术与战略的完善,企业发展逐步成熟,核心企业网络分层更显著,资源网络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基于核心企业分层的研究视角,揭示了层次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也证实分层网络是实现企业扩张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这一分层教学早在春秋时期就由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提出了这一理念,分层教学理念的提出为我们之后的教育做了一定的基础。电子商务最先开始是在北美地区,时间是1990年,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全球得到推广和使用。这种新兴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并且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和社会两大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企业公司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高校的教育也分层式管理学习,教育的改革创新了方式,采用了分层教育的方法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因此课本和方法也要进行创新。本文讲述的是高校电子商务的一个分层教学的实施,针对不同的学生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在有教无类的前提下进行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电子商务学习的目标得到满足,让分层教学落到实处~[1]。  相似文献   

18.
立足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社会机制概念,并通过解析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类社会机制的建设现状,探讨了遵循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社会机制及体系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教育给个人带来的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既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所证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众所认同。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社会对教育的缺乏是比较严重的。本文的着眼点在于以科举制度的功过为导线.分析科举、新学以及高考三种教育制度对农村社会的教育、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现代高考制度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芳 《农业网络信息》2007,(8):134-136,138
电子监控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高层次衍生物,它为许多社会团体带来了便利和商业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对人们的日常活动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电子监控的现状,就电子监控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指出了电子监控给隐私保护以及社会伦理带来了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