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叶稻瘟发生面大,流行频率高。为了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笔者对本县1981~1990年有关早稻叶稻瘟发生的历史资料(表1)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将叶稻瘟流行程度分为五级,并依轻发生,中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早稻重于晚稻,危害穗瘟重于叶瘟。由山区常发,扩展到平原、丘陵暴发流行,造成了水稻病重于虫的新局面,其原因简析如下:一、自然环境与植病生态:本省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早稻生长期均适于稻瘟病发生和危害。山区多雨、雾大、日照短,稻瘟常发流行。早稻育秧期,寒潮频繁,因而大力推广薄膜保温育秧,以致早稻苗叶瘟早发,菌源多,危害期长。5—6月梅雨季节,雨量集中,雨日多,促进早稻穗瘟流行;6/下—7/上中旬,雨季结束,全省受太平洋副热高压控制,出现高温干旱,晚稻叶瘟轻。二晚抽穗期遇上“寒露风”或秋雨多,穗瘟危害严重。二、土壤与农田生态:据全省土壤普查资料表明:稻田有机质 N.P.K 含量低,约30—  相似文献   

3.
黄沙公社位于上犹东南部,地处犹江两岸,与南康、崇义两县接壤,海拔150米,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290天。种植双季稻为主,稻蔗混栽。常年早稻面积8,300亩左右。历年稻瘟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9年早稻穗颈稻瘟大流行,全社发病面积3,200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37.21%、严重田块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发生程度属中等偏重 ,比 2 0 0 1年 (下文简称上年 )有所加重。各种病虫全年发生面积为 1 5 1 4.0 2万 hm2次 ,防治面积 1 390 .2 2万 hm2次 ,经防治后挽回损失 70 6.5 8万t,实际损失 1 1 9.95万 t。1 主要病虫的发生、为害特点 :1 .1 与常年相比 ,病虫害的发生提早 7~ 1 0 d。1 .2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的发生重于上年 ;桂东北、桂中、桂西南部分稻区的三化螟及桂东南、沿海稻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也较上年有所加重 ;部分稻区早稻叶瘟流行 ,损失较重。桂西北、桂中、桂东南部分地…  相似文献   

5.
宁夏稻区年雨量200—3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水稻于5月底或6月初撒布,9月中下旬收获。稻瘟病流行过程的特点是叶瘟发生得晚,发展也慢,到7月中旬拔节至孕穗期出现急性型病斑,8月上旬抽穗期才普遍发病。这样,叶瘟的上升便一直与穗瘟期连接起来。主要为害是穗瘟。本区稻瘟的流行也是以穗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防治稻瘟病,以稻瘟净、异稻瘟净为主要药剂。由于其残效期短、内吸性差,因而施药次数多,防治费用加大,不够理想。本试验初步证明稻瘟灵对穗颈稻瘟、叶稻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增产显著,优于稻瘟净及异稻瘟净。对已发生穗颈稻瘟的重病田尚能有效的挽回部份损失。  相似文献   

7.
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前哨,它在病虫防治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0年,我们福建省南平地区早稻稻瘟病和稻飞虱大发生;稻叶瘟流行严重,部分地区穗颈瘟也相当重。早稻稻飞虱是继1987年早稻特大发生以来,再次大暴发。但在广大植保工作者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奋战60多天,大打除虫灭病的歼灭战,终把病虫害的损失压低到最低程度,为夺得病虫大灾年早稻大丰收做出了贡献。据初步统计,早稻稻瘟病和稻飞虱累计发生面积100.37万  相似文献   

8.
水稻剑叶叶枕瘟与穗颈瘟发生消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穗颈稻瘟是稻瘟病发展的最终表现,其流行受多因子作用:穗期雨季高峰,氮肥过量和剑叶出现叶枕瘟。剑叶叶枕瘟的出现是穗颈稻瘟流行的一个预兆,但能否发展成穗颈稻瘟病,又受穗期雨日,叶片氮素浓度的影响,据观察早季稻田四优“二号”、“三号”剑叶叶枕瘟在破口抽穗期遇雨5—6天,  相似文献   

9.
1997年早稻期间,笔者在宜春、吉安和罢源进行了秧田施用送嫁药对一代二化螟和叶稻瘟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下:l材料与方法1.l基本情况对一代二化螟的防效试验选在宜春和吉安两地进行,宜春点为抛秧秧田,品种为优1华联2号,4月24日施药,4月28田抛秧移栽;吉安点为湿润育秧秧田,品种为M1460,4月25日施药,4月29日移栽。对叶稻瘟的防效试验选在整源县清华镇双河村方坑源村小组一农户常年稻瘟病发生重的稻田中进行,秧田湿润育秧,品种为汕优48—2,4月23日施药,4月28日移栽。湿润育秧秧田先排去秧畦上的水后施药,周后复水。1.2试验…  相似文献   

10.
韦德明 《广西植保》1998,11(1):33-34
1997年邕宁县早稻稻瘟病发生较轻。晚稻发生较重,发生面积0.5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14.1%,属中偏轻局部偏重发生程度,经防治挽回稻谷44.89万Kg。据普查为害程度达2级以上的稻田仍有0.3万hm2,造成粮食损失43.67万Kg。病害发生这么重,粮食损失这么多。是90年代未有过的。其发生特点、原因及分析分述如下。1 发生情况1.1 大田系统观察  晚稻7月15日~8月5日秧田定点调查观察,均无叶瘟发生,大田8月10日开始定点观察,到9月4日,未见叶瘟发生。9月8日~29日调查,9月8日是叶瘟流行期。9月下旬由于寒露风入侵我县,部分稻田稻叶瘟、叶忱瘟,穗颈瘟…  相似文献   

11.
鹰潭市位于江西东北部,以双季稻为主,早稻种植面积约466667hm2,是早稻常发性主要病害之一,但其发生程度在年度间差异较大,1984~1998年,早稻穗颈瘟发生最重的年份是1985年,发生面积为11440hm2,其中绝收2400hln,损失达30500t;发生较重的年份是1984、1986、1990、1997、1998年,其发生面积为1533.3~6320hm2,其余年份发生较轻,发生面积为8.0~853.3hm2。本文根据早稻穗颈瘟发生的历史资料简要分析重发生原因,提出防治对策。1早稻穗颈瘟重发生原因浅析1.且品种抗病性是决定德颈瘟自发流行的主要因素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是决定是…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普遍率与严重度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的观察和盔栽接种试验,获得92组叶稻瘟和80组穗颈稻瘟普遍率和严重度间对应关系的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分析了叶瘟和穗颈瘟普遍率与严重度之间的关系(I-S)。结果表明:叶瘟I-S关系和穗颈瘟I-S关系均可用直线方程描述,其直线回归方程为:叶瘟:SL=-1.104+0.455IL(SL,IL——叶瘟严重度和普遍率)穗颈瘟:SE=-3.717+0.737IE(SE,IE——穗颈瘟严重度和普遍率)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对稻瘟病 I-S 关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辉 《湖北植保》2007,(4):10-10,46
水稻稻瘟病是武陵山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作物病害之一,重病发生的年份多,损失大,随着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水稻品种的变革,该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浅析如下。1发生特点穗颈稻瘟发生与前期叶瘟发生程度相关不明显,是我县近年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在四川省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仅江津、宜宾等九个专区,早稻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已蔓延至86%的县(市),晚稻苗稻瘟在全省13个专区、成都、重庆两市均普遍为害,1959年早、中、晚稻稻瘟病均普遍发生,个别地区较为严重,如泸县石洞公社早稻南持号在4月17日发病率巳达70%,4月25日上升至88.9%。1960年,由于严重干旱,加以各地加强了稻瘟病的防治,病害发生较少。据观察,糯稻感病最重,在一些地区,成为稻瘟病的发病中心,粳稻、籼稻感病情况,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5.
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菌酯悬浮剂、30%嘧菌环胺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2%春雷霉素水剂和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叶稻瘟的防治效果为75.61%~82.86%,对穗颈稻瘟的防治效果为43.02%~53.91%。  相似文献   

16.
异源免疫alloimmunization是指超过种株界限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异源免疫在动物病害中是广泛存在的。如感染蛔虫卵的小鼠具有抗杜氏血吸虫(S.douthitti)尾蚴攻击的抵抗力。 1981年早稻,钦州地区稻瘟病大发生,当时根据稻瘟病与稻纹枯病发病条件相近似的情况,曾预计稻纹枯病亦将大发生,但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稻纹枯病轻发生的结果。笔者当时曾就此提出过水稻植株感染了稻瘟病之后,是否会增加对稻纹枯病抗性的设想。 根据钦州地区五县(市)1978—1988年共11年的统计,早稻穗颈瘟  相似文献   

17.
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菌酯悬浮剂、30%嘧菌环胺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2%春雷霉素水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分蘖盛期、破口期各施药一次,对叶稻瘟的防治效果为48.56%~80.42%;对穗颈稻瘟的防治效果为50.56%~94.39%。  相似文献   

18.
李国刚  吴敏 《广西植保》2006,19(2):29-30
桂林市有不少稻田是属山区、半山区,历年早稻穗瘟都普遍发生,近3a早稻稻瘟病发生面积都在5·33万hm2左右(其中叶瘟约1·33万hm2,穗瘟约4万hm2),2005年桂林市种植早稻13·13万hm2,穗瘟发生面积3·86万hm2,占早稻面积的29·40%,发生程度3(4)级。面积与往年相似,总体不是很严重,但是部分品种穗瘟严重。2005年全市早稻穗瘟成灾面积上千亩,其中失收面积有数百亩。1 2005年早稻穗瘟发生有几个特点:1·1部分品种穗瘟严重造成失收,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①协优997、协优998。全州种植13·33hm2,穗瘟最轻也有40%,一半以上面积失收。②优Ⅰ402。灵川一个…  相似文献   

19.
营山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流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影响全县粮食生产的丰欠。近年来,稻瘟病在营山县大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2004年大流行,叶瘟发生0.62万hm^2,穗颈瘟发生0.69万hm^2,损失稻谷1.42万t。2005年入夏以来,受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和水稻品种抗性较差等冈素影响,水稻叶瘟发病早、来势猛、病点多、分布广,穗颈瘟呈大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20.
卢隆杰  苏浓  岳森 《植物医生》2003,16(3):31-32
提起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想起杀菌剂与杀虫剂。其实 ,巧用根外追肥新技术 ,也能达到肥到病除和以肥治虫之目的。1 稻瘟病别名稻热病、捏颈瘟、叩头瘟 ,又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等名称。此病在幼苗期 ,能引起成片死苗 ;在分蘖期 ,叶上发生短椭圆形、灰绿色、浸润状病斑 ;出穗后若发生在茎节处 ,则成黑色 ,容易折断。防治方法 :一是喷粉法。在发病初期 ,每 6 6 7m2 用草木灰 4 0kg ,生石灰粉 15kg ,硫磺粉0 .5kg ,充分粉碎、拌匀、过筛 ,于稻株露水未干时 ,用喷粉器喷撒于叶面 ,既追施了肥料 ,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