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每株结角烽和每角粒数,明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 秸秆覆盖是农业生产中的新农艺,它具有改良土壤、改良环境、增产增收的作用。今重点介绍秸秆覆盖油菜的效益。一、油菜秸秆覆盖增产增收秸秆覆盖油菜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我从1988年开始,在丘陵、平原多处进行秸秆覆盖油菜的不同类型试验,其结果都具有增产效果。667平方米油菜(下同)增产幅度为8.3—25.1%。此外,它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它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有效途径。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直播油菜田杂草危害严重,为了探索本地区油菜杂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和高效农药施用的组合试验,研究其对四川盆地稻-油轮作两熟区直播油菜杂草发生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田冬前杂草有7科10种,黄鹌菜、碎米荠、繁缕、通泉草等4种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类。施农药或秸秆覆盖还田,能有效降低田间杂草鲜重44.82%~86.53%,其中禾本科、菊科、石竹科的杂草均大幅度减少。(2)施用高效农药与农户习惯处理(FP)相比,油菜产量显著提高了5.7%~18.0%;相同施药处理情况下,增加油菜秸秆覆盖还田,产量提高了2.7%~7.1%。秸秆覆盖还田配合高效农药减量25%协同施用时,杂草防效最好,且有助于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外试验,对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盆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条件下,测得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土壤临界含水率为14%(体积含水率为0.2002cm3·cm-3).由室外试验建立秸秆覆盖条件下耕层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经过数值模拟得到田间播种的临界含水率无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14.89%(体积含水率为0.2129 cm3·cm-3),5cm厚麦秸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14.36%(体积含水率为0.2054 cm3·cm-3),8cm厚麦秸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14.57%(体积含水率为0.2083 cm3·cm-3).这说明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比裸地的低,秸秆覆盖有利于干旱地区的抗旱播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行不同栽培密度配置对油菜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种植密度为3.0万穴/hm2(双株)、行株距50.0 cm×66.7 cm的处理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了秸秆覆盖对川中丘陵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1相比,秸秆覆盖可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88%~5.76%,土壤容重降低1.86%~3.73%,并且各生育期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比对照高,并且秸秆覆盖还田对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具有较大作用,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同时秸秆覆盖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培肥地力。试验表明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作物增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峰  赵雨森  戚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43-12845,12856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问题。[方法]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玉米的生长状况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整体高于无覆盖处理,其中10 t/hm2秸秆覆盖量下,土壤0~4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率最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最强;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性状明显优于无覆盖处理,体现出较强的优势;10 t/hm2处理条件下,作物的产量及土壤水利用效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松嫩平原地区秸秆覆盖技术的科学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杂交油菜宁杂1号和宁杂3号为材料,研究一般肥力水平下,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密度、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密度与千粒重呈正相关,密度与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地表覆盖处理下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土壤含水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覆盖处理之间,土壤含水率Ⅰ和土壤含水率Ⅲ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含水率Ⅱ差异不显著.②各覆盖处理下土壤含水率Ⅰ高低顺序为:白薄膜>锯木屑>黑薄膜>对照,且最高值比最低值高26.69%;各覆盖处理下土壤含水率Ⅱ高低顺序为:白薄膜>黑薄膜>锯木屑>对照,且最高值比最低值高20.64%;各覆盖处理下土壤含水率Ⅲ高低顺序为:黑薄膜>白薄膜>锯木屑>对照,且最高值比最低值高26.61%.  相似文献   

10.
秸秆覆盖具有培肥土壤、节水和丰产等多种其他农业措施无法替代的经济和环境优势,是旱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为此,本文作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阐述了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态环境、土层小气候、农田杂草、土壤生物及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指出在今后秸秆覆盖研究中应加强的领域,以期为农业生产中秸秆覆盖方式的合理运用、覆盖效益的充分发挥、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稻—油轮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成都平原定位试验,进行了稻—油轮作条件下2种不同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耕作对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以及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且均以秸秆覆盖免耕效果最好;秸秆覆盖翻耕对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而秸秆覆盖免耕效果较差.作物产量分析表明,稻—油轮作条件下覆盖处理对油菜的增产效果显著,尤以免耕覆盖处理产量最高;翻耕覆盖处理对水稻上却表现为的产量最高,而免耕覆盖处理的产量最低.研究表明,在稻—油轮作条件下,如何合理地采用秸秆覆盖翻耕或秸秆覆盖免耕,是今后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播量对麦后复种油菜生物产量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西北地区播量对麦后复种油菜地耕层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在甘肃省古浪县进行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播量(7.5、11.25、15.0、18.75和22.5kg/hm~2)对油菜生物产量和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提出适宜的播种量。结果表明:油菜生物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播种量15.0kg/hm~2时达最大;麦后复种油菜可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强土壤速效磷的解吸,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类物质可降低土壤pH;麦后复种油菜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应注意补施钾肥。  相似文献   

13.
秸秆分解土壤水分适宜区间及临界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分解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在西北地区仍无量化指标。本研究采用培养试验,对秸秆在土壤进行分解时所需水分进行研究测定。结果表明,秸秆的分解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秸秆分解时的土壤水分适宜区间为15%~22.5%;而秸秆不能分解时的土壤水分临界值为15%。  相似文献   

14.
油菜铺膜打孔移栽,能节省劳力和用种量,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控制杂草生长、充分利用有效养分、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比无膜移栽每公顷可增产787.5kg,增42.8%,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免耕稻草覆盖对土壤肥力及川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川芎的轻简高效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裂区试验设计,田间控制性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以及川芎产量和阿魏酸、总生物碱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草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这些肥力因素随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等量稻草覆盖时,切碎覆盖的显著高于整草覆盖的;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趋势,但可提高块茎膨大期土壤的有效磷含量.②适宜的稻草覆盖还田能显著提高川芎的产量,以切碎覆盖还田的增产幅度最大;免耕与旋耕的川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免耕因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提高川芎生产的经济效益.③稻草覆盖有助于提高川芎的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特别是切碎覆盖处理;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川芎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的趋势.④川芎的产量、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正相关.因此,合理的免耕稻草覆盖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川芎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以免耕374.8 g·m-2稻草切碎覆盖为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玉米连作与轮作制度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定位采样测定,研究比较不同种植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和空间立体分布,揭示土壤含水率与种植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轮作区较连作区土壤含水率在玉米播种-拔节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0~20 cm及0~40 cm分别增加2~4.2 mm和2.6~6.7mm;各处理土壤含水率时间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幅不同,均在拔节前及收获前最低,在土壤结冻前最高。  相似文献   

17.
收割期对油菜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油730、湘杂油7号和中油杂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收割期对油菜种子的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收割期对油菜菜籽产量以及菜籽含油量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在保证菜籽产量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适期的晚收对于提高菜籽含油量具有一定的作用。试验结果指出,长沙地区油菜以5月初收割为宜。  相似文献   

18.
油菜种子水分含量对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80份油莱样品在2种水分(7%~8%和4%~5%)含量条件下.种子中芥酸、硫苷、含油率、蛋白质、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水分含量降低时芥酸、硫苷、含油率、蛋白质、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7个品质性状的含量升高,而棕榈酸和油酸品质性状的含量降低.在两种水分含量条件下,各品质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油率、硬脂酸两性状与种子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硫苷、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7个性状与种子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两种水分含量下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一致.  相似文献   

19.
麦田封闭半封闭麦草覆盖耕作保水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黄土高原丘陵旱地小麦缺水的问题,在晋南万荣、晋中灵石连续两年的旱地条件下进行麦草覆盖与耕作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所有不同生育时期的覆盖与对照相比都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具有调温保墒,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采用伏深耕施肥+全程覆盖的方法是抗旱高产、节能省工的捷径。通过试验形成了一套休闲期麦草覆盖封闭耕作栽培的旱作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如何实现水分高效利用是有效缓解我国旱作区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在敦煌极度干旱自然条件下,以新抗旱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9号”为参试材料,通过设置地膜覆盖、灌溉及种植密度等不同处理,以期制定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相结合的高水效种植模式。【结果】①与覆膜无补灌(F1W0)相比,收获期无膜无补灌(F0W0)处理张杂谷19号土壤水分明显低于大同29号,地膜覆盖减少水分无效散失,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发育,从而中后期吸收更多深层水分。②种植模式对谷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顺序依次为F0W1处理>F1W0处理>F0W0处理,张杂谷19号明显高于大同29号。③补灌可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是,张杂谷19号在覆膜无补灌,9.0万株·hm-2处理下最高,达到18.16 kg·hm-2·mm-1。【结论】在水分限制下保持高水效且获得较高收获产量;如适当增加补灌,不仅保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更可大幅增加产量。研究仅限于降雨量少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如依据水资源条件,制定不同区域配套的谷子高水效种植体系,这将对保证旱作区粮食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