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随后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3月20日,农业部、农民日报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座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培育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文章分析了敦煌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与农民培育现状,针对新型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3月20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日报、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在京举办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讲话时强调,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新农村的未来。张桃林指出,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4.
农业稳,天下安.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表示,"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培育百万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近于"陌生",不愿种地或不会种地,很多地方的务农人员只剩下"3861部队"和"99部队"(指妇女、儿童和老人).将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加快湖南省农业农村人才培养,2014年8月18日下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司企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暨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农业部科教司与隆平高科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签署了"司企合作共建备忘录"。会上,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艳表示,司企合作是一次有益的探索,通过司企合作,一定能取得"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推工作"的三赢局面。农业部将按照"科教兴农、  相似文献   

6.
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农广校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科技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主体作用。就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和农广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培训、新品种推广等都需要政府为农民驾起科技的桥梁来保驾护航。切实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做出贡献、但如何起到科技示范和带头作用值得我们深思。今后,我们将立足长远,构建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的产业化、能源化、生态化、新型的培育方式,培养出更多的农村实用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的严峻态势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作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策部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本文主要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发展的要求下,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本文立足于"三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以抓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根本,对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教育培训是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傅莉辉  石研 《现代农业》2015,(2):124-125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高农牧民就是造就新型职业农牧民。一、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农业部、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唐河县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向目标、认定标准、实施办法和扶持政策,为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步伐,着力培养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笔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现介绍如下: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正>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政策研究课题启动会在京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亲自担任课题组长。农业部专门开展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课题研究,主要任务就是要回答"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为了解决"谁来种田"、"谁来服务"等问题,农业部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等农业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具有科技、信息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农村教育科技培训体系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文章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并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入手,探索了高等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1):308-309
农村振兴依靠人才,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一支热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提供人才支持,是实现农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强农的重要环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2014,(21):34
<正>九台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按照《九台市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被确定为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之一,承担120人的生产经营型培育任务。该中心于9月22日,分别召开了班子会和教师大会,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办公室。9月23日,制定了遴选办法,计划用两周的时间,采取走村入户调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农村的小规模分散性农户经营使得农业技术提升难、产业发育难、市场对接难、农民收益增加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务农数量减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户技术采纳不足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文章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促进农民经营理念的转变,提升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带动作用。相关部门应创造条件,深化改革,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收入意愿"和"发展意愿",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计划"和"在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强化法规保障和政策扶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出台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尽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从而保障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国家战略已经得到全面确立和总体部署。农业部积极贯彻中央部署,组织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等工作,初步构建起"三位一体"、"三类协同"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专门机构,正在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下的"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培育体系,打造资源聚合平台,有序高效利用相关资源,合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2014,(17):34
<正>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的安排部署,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全面转型升级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从2014年开始,全国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做好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省阳光办于7月9日~24日先后在延边、白城、长春、吉林、白山、通化等地召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座谈会。省阳光办主任邱玉林、副主任杨晓君以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各座谈会由省阳光办副主任杨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