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林龄(16a、23a、34a、42a)、不同浓度(0.001g/mL、0.005g/mL、0.010g/mL、0.050g/mL、0.100g/mL)等方面研究了叶凋落物对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林龄、不同浓度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水浸液处理均抑制华北落叶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不同浓度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苗高及地径的抑制作用均呈现:42a34a23a16a,随着浓度增加,不同林龄凋落物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林龄落叶松水浸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0.100g/mL的42a落叶松凋落物水浸液抑制作用最强,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64%和68%,胚根和胚芽长分别降低54%和45%,苗高和地径分别降低55%和78%。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2年-2012年间不同净度的长白(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种子室内发芽率试验情况的分析,得出长白(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种子在-14—5℃、含水量10%、净度90%以上时发芽率基本保持不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对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伴随着浓度的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提高,但是当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了种子萌发;在处理种子浓度的选择上,120mg/L吲哚丁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位最佳浓度,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增加播种后出苗数,节约大量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鸢尾科植物对其他植物生长可能具有的影响,以不同浓度鸢尾(Iris tectorum)叶水浸液为处理液(蒸馏水作对照),以娃娃菜为受试对象进行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鸢尾叶水浸液对受试植物娃娃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总体表现为中低浓度(10.0~40.0 g/L)下可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在80.0 g/L浓度时鸢尾叶水浸液对娃娃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P0.05);经进一步分析表明,鸢尾叶水浸液对娃娃菜根生长的影响(促进或抑制)较其对芽生长的影响(促进或抑制)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5.
南亚热带4个珍优阔叶树种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西南桦为受体植物,以西南桦、红椎、米老排和火力楠为供体植物,从供体植物的纯林内收集鲜叶、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叶以及林下表土制备系列水浸液,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揭示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西南桦鲜叶以及米老排、红椎和火力楠未分解枯落叶的1∶10水浸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化感作用,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的系列水浸液大多表现出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②米老排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为明显,西南桦亦表现出显著的自毒作用,火力楠和红椎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弱;③在选择西南桦的混交树种时,红椎是最为理想的伴生树种,其次是火力楠,而米老排则不适合与西南桦混交。  相似文献   

6.
森林枯落物和土壤层具有重要水文功能,对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枯落物现存量、持水特征、有效拦蓄量及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深分别为0.88 mm、1.63 mm,林分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为1.64 mm.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效贮...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长白落叶松和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5、1.0、1.5、2.0 g·L-14种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分别对长白落叶松和侧柏种子浸种处理18、24 h,对照为始温45℃清水浸种24 h、恒温25℃培养21、28 d.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后,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显著提高,以1.0 g·L-1壳聚糖浸种24 h效果最佳;侧柏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以2.0 g·L-1壳聚糖浸种24 h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2种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落叶松防御物质单宁的诱导作用,利用喷雾处理和香草醛比色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2年生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诱导作用,及对其针叶内单宁含量变化的影响。喷施茉莉酮(ZJ)、茉莉酸甲酯(MJA)和茉莉酸(JA)后,2种树体针叶内单宁含量增加或减少波动明显,诱导作用可持续10~20天。茉莉酮对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变化的影响较茉莉酸甲酯和茉莉酸显著;但3种茉莉酸类化合物均明显影响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的变化。0.01mmol·L-1茉莉酮、茉莉酸甲酯和1mmol·L-1茉莉酸诱导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明显变化;0.01mmol·L-1茉莉酸甲酯和1mmol·L-1茉莉酸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变化影响显著。3种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的变化幅度高于长白落叶松。总之,喷施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能够诱导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系统增加或减少,并具持效性;2种落叶松对外源茉莉酸类物质的应激反应不同,兴安落叶松的应激反应强度大于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野生紫苏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油茶水浸液对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05、0.010、0.020 g/mL)的油茶水浸液对紫苏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中等浓度(0.030 g/mL)可显著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0.040 g/mL)则显著抑制紫苏种子萌发.油茶水浸液对紫苏幼苗根生长表现为明显的低促高抑作用,对茎生长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0.030 g/mL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蕲春出产的桔梗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油茶水浸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水浸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桔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油茶水浸液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化感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范围内油茶水浸液对桔梗幼苗根、茎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适于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油茶水浸液浓度为0.010 g/mL.  相似文献   

11.
以浓度为0(对照)、0.25%、1.00%、2.00%、3.00%的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处理慈竹种子,研究其水浸提液对慈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慈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都起到显著影响。在低浓度处理下,浸提液具有低剂量刺激效应,可提高慈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着浓度的升高,慈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显著降低,同时,幼苗的鲜重、根冠比先增加后降低;丙二醛含量、SOD酶活性与浸提液的浓度呈正相关;POD酶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较高浓度的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可显著抑制慈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其入侵林地后对竹林的生产和经营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
4种经济树种叶片浸提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广西产的马尾松、巨尾桉、香樟、油茶4种主要经济树种的鲜叶及凋落叶浸提液作浸泡萝卜、油青菜心及上海青种子处理,进行了其对作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树种凋落叶的浸提液处理中,化感作用最强的为香樟,其次为油茶、巨尾桉,最弱的为马尾松;而在4个树种鲜叶的浸提液处理中,化感作用最强的为巨尾桉,其次为香樟、油茶,最弱的为马尾松。其中萝卜种子的萌发对香樟叶片的浸提液更为敏感,而上海青种子的萌发则对油茶叶片的浸提液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四数九里香种子萌发率,研究了最佳浓硫酸处理种子的时间及不同激素处理对四数九里香种子自然萌发的影响,以完整种子和带胚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IBA、GA3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质量浓度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最佳处理时间为1 min;用200×10-6的IBA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0%;其次是50×10~(-6)和150×10~(-6)的NAA,其萌发率均为45%;外植体在添加2.5 mg/L 6-BA、0.2 mg/L IBA、0.1 mg/L GA3或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较高,活性炭为1.5 g/L时外植体褐化程度最低;四数九里香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2.5 mg/L 6-BA、0.1 mg/L GA3、0.2mg/L NAA和1.5 g/L活性炭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不同浸种处理和低温恒温层积处理的方法,研究不同预处理对美极山龙眼(Protea eximia)、大叶山龙眼(Protea magnifica)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美极山龙眼种子采用4 g.L-1的烟丝水浸种24 h效果最好,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大叶山龙眼种子以低温恒温层积处理效果最佳,10 d后就有种子开始萌发,45 d后种子萌发率能达到92%,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野生欧洲李种子萌发特性,探讨野生欧洲李实生繁殖规律,以新疆野生欧洲李为研究对象,观察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千粒质量、种皮透水性、种子含水量、种子活力,测定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野生欧洲李种子的种皮透水性比较差;种子含水量为30.57%;TTC法检测种子活力为81.67%;4℃低温沙藏层积的野生欧洲李种子,在处理后90 d种子出现萌发,持续层积200 d后总萌发率为47%;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作用不明显,但对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增长,对白菜种子发芽抑制活性越强,其胚根长度越短;随着野生欧洲李层积天数的增加,浸提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胚根长度增加;野生欧洲李种子各部分浸提物对白菜种子发芽抑制活性顺序为:种胚最强,种皮次之,种壳最弱。  相似文献   

16.
外源海藻糖对盐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经济植物海滨锦葵种子为材料,设置浓度为0(CK)、5、10、20、40 g/L NaCl和0(CK)、2、4、8、16 g/L海藻糖为处理液,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海藻糖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单独处理下,随着盐浓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种子的萌发指标和幼苗鲜重,当盐浓度达到40 g/L时,种子无萌发。对盐处理下的种子施以海藻糖后,低浓度的海藻糖(2 g/L)就可以提高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特性,随着海藻糖浓度的增加,并没有明显提高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施加一定的外源海藻糖可以提高盐胁迫下幼苗的鲜重,使幼苗更加适应盐胁迫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provenance variation on cone and seed morphology and germination behaviour under different pre- treatments in Picea smithiana. Three categories of cones were recognized: large (13.18 cm × 3.30 cm 15.42 cm × 4.35 cm), medium (10.85 cm × 3.93 cm 12.18 cm × 3.98 cm) and small (7.69 cm × 3.06 10.98 cm× 3.39 cm).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observed for various cone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Seeds moisture content varied from 44.48% to 56.91%, seed size from 0.64 cm × 0.31 cm (largest seed) to 0.49 cm × 0.10 cm (smallest seed), and the seed weight from 2.45 g per 100 seeds to 1.36 g per 100 seeds on fresh weight basis of P. smithiana. The highest seed germination (72.0±7.53%) at 10°C was observed under chilling treatment in Tapovan provenance, while the minimum (15.0±5.71%) seed germina- tion was recorded at 25°C under control set in Tapovan provenance. Further among all the sources Pandukeshwar consistently had the highest average (38%) percent germination across all treatments. Compared to other temperature regimes and pretreatments, seeds subjected to 10°C and chilling treatment ha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and took the least time for germination irrespective of provenance effects. Altitude (provenance) had little or no relationship with germination following laboratory treat- ments. Seeds from Tapovan provenance subjected at 10°C following chilling treatment may be suggested for further multiplication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浸泡时间、催芽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CaCl2和GA3对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南亚松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5 mg/L的GA3浸种24 h,于30℃恒温箱催芽是促进南亚松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法,CaCl2不适合用于南亚松种子的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19.
高山栲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混交树种高山栲对云南松的化感作用,用高山栲各器官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的发芽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高山栲鲜叶、枝干、树皮、树根,枯落叶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的发芽和芽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所有样品的水提液均表现出在高浓度下对云南松种子发芽和芽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水提液浓度减小,抑制作用减弱、消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的规律;其中枝干和鲜叶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发芽和芽的生长作用强度最大;发芽效果不同指标对高山栲各器官水提液作用的敏感性次序是:鲜重>根长>发芽率>胚轴长。说明在营造云南松和高山栲混交林时,高山栲比例适当减小将有利于云南松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