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液压系统是以液压油作为传递介质,进行动力和能量传递的形式,在工程机械、冶金、农机、汽车、石油和机床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实现了工程机械动力的平稳传动。文章主要介绍了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中应用的特点、原理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锋 《南方农机》2023,(22):73-75+92
为了提高拖拉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满足不同工况和作业要求。笔者介绍了液压驱动技术在拖拉机中的应用,分析了液压驱动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拖拉机行走系统和工作装置中的应用方式和原理,探讨了液压驱动技术在拖拉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指出其在电液一体化、智能化、节能化、多功能化、模块化、标准化、绿色化、低噪音化、低排放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加强应用试验和推广应用、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等发展建议。旨在为拖拉机液压驱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为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大范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灌溉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对体系所包含的主要方面,包括有限水资源时空合理配置、涵养水源,在输、配、灌、耗各个环节减少无益水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供水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措施和实施技术。并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和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信息化领域发展,江西省设施农业已经过了20年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此,论述了设施农业在江西省省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江西省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设施农业在江西省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节水灌溉之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了国内外滴灌技术理论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滴灌技术在节水、改善设施环境、便于田间操作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等多方面的优势,对国内外滴灌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滴灌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滴灌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篇文章意在探讨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在农机专业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概念和核心技术,进而分析了目前世界上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发展。接着介绍了现代农机自动导航系统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详细讨论了农机中的环境感知方法、路径规划方法和自动驾驶的常用算法,重点分析了考虑机器人的动力学约束、环境地形图和目标位置等计算最佳路径的卡尔曼过滤器(EKF)算法和粒子过滤器(PF)算法在具体应用时的相异。它们可以提升农业机械自动驾驶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改进农业生产流程。最后讨论了自动驾驶农业机械在操作效率、资源利用、精准度、安全性、成本和环保方面的优势,总结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等中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6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基本实现机械化前后,由于农户在农机方面的投资能力较弱,各国在财政、投资、信贷、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全面机械化发展阶段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之后,欧美等国家仍然继续实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就具体措施而言,尽管各国在做法上有所不同,但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政策支持农业的一个既定措施和有效途径.为此,具体论述了上述各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分析了其对我国的启示,给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机体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油机机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构建了精确的机体有限元接触模型,根据试算和经验确定了位移和载荷边界条件,对机体在各缸最大爆发压力下进行了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得到了机体在最大爆发压力下的最大变形点和最大应力点,分析了机体、气缸套、挺柱孔、轴瓦各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考查了机体顶面和底面的密封性,并对原机体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深度学习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学术领域和工程应用掀起了研究高潮。鉴于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和重要性,通过对深度学习有关文献的研究,首先详细描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结合典型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其特点、优缺点、变体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重点介绍了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农业场景目标检测、农业图像语义分割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最后分析了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样机和大量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比重去石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特点及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SolidWorks对比重去石机进行了总体改进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维造型及仿真分析,阐述了应用SolidWorks进行三维设计的方法和过程。通过运用三维设计形象、直观、精确和快速的特点,使设计在改进总体外观造型的同时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导航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籍颖  张漫  刘刚  刘兆祥  何蓓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12):160-164
提出了农业机械导航系统多指标评价模型,将导航成本、精度、适应能力、稳定性和计算复杂性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值,具有兼顾主观和客观赋权的优点。建立了神经网络并训练模型形成评价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评价系统使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专家系统的特点及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点;论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专家系统的结构、知识表示与获取、推理机制等;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神经网络学习方法及专家系统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作用日益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最后一公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本次调研全面了解京郊涉农信息服务基础,摸清服务对象需求,对照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出的“有场地、有设备、有网络、有人员、有网页、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准及村级服务站功能设定征求建议,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完善农村基础公益服务体系,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主要支持技术、操作过程、应用实例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指出“精细农业”提供的技术体系和认识思维方式必将对我国的农业技术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农业用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农业用水量进行预测.此组合模型兼有灰色预测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优点,既克服了数据波动性大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也增强了预测的自适应性.为此,以辽河流域某典型区为例进行预测,结果证明了该组合模型的优势,为农业用水量预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要求的农机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农业是一个节约型农业。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节能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农机能耗的现状以及导致高能耗的原因,提出实现农业机械节能的方法和措施,为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精确农业--一种全新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确农业(PrecisionAgriculture)是80年代初期国际农业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使用逐块区别管理耕地的确定最经济,最合理的农业投入以获得各方面最高回报的一种管理策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虽然世界上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用于精确农业的软硬件商品,但此技术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我国对于精确农业的研究尚处于赴阶段,本文着重介绍精确农业的工作原理和涉及的主要技术中草药等的麻  相似文献   

18.
为预测宁夏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一种将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有效结合的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方法。在BP神经网络的数据预处理阶段融入灰色预测理论,建立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并选取1991-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作为样本,利用该模型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18%,明显优于灰色GM(1,1)模型的3.5 0%和标准BP神经网络的0.2 9%。  相似文献   

19.
鉴于BP网络在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优势,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9-5-1结构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1987-200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以2006年的粮价政策、农资投入量和农民收入等数据作为网络的预测输入,对该年的河北省粮食单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粮食单产的相对误差为0.86%,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多元回归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20.
农业遥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大、重访周期短、获取成本相对低等优势,对大面积露天农业生产的调查、评价、监测和管理具有独特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民用资源卫星后,农业成为遥感技术最先投入应用和收益显著的领域。特别是随着高空间、高光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出现,农业遥感技术在长时间序列作物长势动态监测、农作物种类细分、田间精细农业信息获取等关键技术方面得到了突破。但是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等特点,对当前农业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农业遥感发展历程以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再从农作物估产、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灾害监测和精准农业管理4个领域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农业遥感应加强与地面农业观测网技术的结合,推动新一代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的发展,强化多源传感器融合以及农业过程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