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对低扬程混流泵的需求,江苏工学院排灌机械研究所研制成500比转数低扬程涡壳式混流泵模型。最近先后在无锡水泵厂、浙江省机科所进行复试,性能达到规定要求。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效低扬程混流泵问世一种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效350HW低扬程混流泵,经过江苏省水利厅排灌总站、苏州市水利局农机排灌站和江苏工学院流体机械研究所连续8年的共同研制,已获得成功,1993年7月14日通过了由江苏省组织的水利科技鉴定。350HW低扬程混流泵设...  相似文献   

3.
一种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效350ⅡW低扬程混流泵,经过江苏省水利厅排灌总站、苏州市水利局农机排灌站和江苏工学院流体机械研究所连续8年的共同研制,已获得成功,日前(7月11日)通过了由江苏省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4.
蜗壳式混流泵空化工况扬程下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的空化模型和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SST),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比转数n s为449的蜗壳式混流泵设计工况下的流场进行空化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获取了该泵的空化特性曲线,对开始发生空化、临界空化和空化严重3种工况下叶轮内的空化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到混流泵空化断裂和扬程下降的原因.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误差在5%以内.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流道内的空泡增多到一定程度后会使液体发生边界层分离,产生旋涡,通过叶轮流道内空泡体积分数和叶片背面流线分布图可以看出,旋涡是导致该混流泵空化断裂工况下扬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初步揭示了混流泵内空化流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高扬程导叶式混流泵的扬程和效率,选择叶轮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包角和叶轮外径等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4个水平,利用正交设计软件SPSS进行正交试验方案的设计,应用CFD软件ANSYS CFX对设计的16副叶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利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到各因素对扬程和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到最优组合方案,最后对比分析原始模型与优化模型的内部流动情况,验证优选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叶轮叶片出口安放角对扬程影响程度最大,叶片包角对效率影响程度最大.在设计流量下,兼顾扬程和效率所选出的最优方案扬程和效率均有所提高,泵段内水流流态较好,压力分布均匀,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因此,基于正交试验的高扬程混流泵优化可行,优化方案的参数搭配能够有效地减小高扬程混流泵的水力损失,提高其水力性能,并改善其内部流动.  相似文献   

6.
开敞式低扬程轴流泵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小型低扬程轴流泵站大都采用的弯管式和苏排系列泵型具有很多优点,但随着机电排灌事业的发展,它们的缺点也逐渐暴露,为此,通过与开敞式低扬程轴流泵的全面比较,认为在低扬程地区尤其是超低扬程地区,开敞式轴流泵的性能优越,应用效果很好,应当重点进行系列开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开敞式与弯管式低扬程轴流泵的全面比较,得出在低扬程尤其是超低扬程地区,开敞式轴流泵的性能优越,应用效果很好,应当重点进行系列开发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9.
堵金元 《排灌机械》1998,16(2):29-34
归纳和分析了上海市郊区泵站耗能高的原因,研究和解决了低扬程泵站节能技术改造的技术难点,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低比转速混流泵叶轮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瑞宣  徐鸿 《排灌机械》2010,28(2):98-102
针对传统的低比转速混流泵设计中对叶型径向参数变化规律研究不足的情况,提出了借鉴汽轮机轴流式叶片设计经验的方法.首先依据内流损失理论,分析了叶轮流道过流断面二次流形成的原因,再应用先进控制流理论,找到了削弱二次流的方法,然后在对叶片参数化建模的基础上,利用商用CFD软件NUMECA实现了叶型径向参数的优化设计,使泵效率有较大提高.实例计算表明,先进控制流理论是将内流分析与优化设计结合起来的有效方法,能够实现叶轮的快速高效设计.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抽样测试资料,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低扬程轴流泵站装置效率偏低,一般在20%~40%之间,有的甚至低于15%,平均效率约30%左右。这与我国部颁最低标准55%的要求差距较大。影响低扬程轴流泵站装置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注意到有些泵站机泵选配合理,进出水建筑物设计也得当,但装置效率却无法提高到规定的指标。经过计算复核,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设计中忽视了管路的配套设计,致使管路运行效率普遍较低,直接影响整个泵站装置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论述低扬  相似文献   

12.
低扬程泵站箱涵式出水流道水力特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泵站箱涵式出水流道5种不同出水喇叭口悬空高度、4种不同后壁距及矩形、半圆形和对称蜗壳形3种后壁型线以及导叶后无扩散喇叭管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得了喇叭口不同悬空高度时流道的水力损失,分析得出了不同佛汝德数下流道水力损失随喇叭口悬空高度变化的规律。对4种不同后壁距及不同后壁型线时流道的水力损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比较并观测了流道内流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和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SST),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比转速ns=449的蜗壳式混流泵设计工况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获取了该泵的空化特性曲线,捕捉到混流泵内空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开始发生空化、临界空化和空化严重3种工况下叶轮内的空化现象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泵空化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混流泵叶轮内的空化现象最初发生在叶轮流道内,随着净正吸头的降低,叶片背面靠近轮缘处开始出现空泡,该空化区域从轮缘向轮毂方向延伸.在空化严重时会造成叶轮流道的严重堵塞,导致混流泵扬程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小流量工况下混流泵内部流动状态及涡结构的演化规律,采用大涡模拟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先进的Omega涡识别方法,对某混流泵小流量工况下的涡结构进行识别,获得了叶轮内部典型涡结构的特征和演化规律,并与叶片表面的涡量生成和流动分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mega方法克服了第二代涡识别方法需要人为调节阈值的缺陷,可以较好地识别小流量工况下混流泵内部的精细涡结构;在小流量工况下,混流泵内的叶片斜向涡带、叶尖涡和叶尖分离涡、通道涡以及尾缘脱离涡是叶轮流道内生成的典型涡结构,它们有各自独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又相互作用,使叶轮内流场更加紊乱.本研究揭示了小流量工况下混流泵内部特有的涡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可为包括混流泵在内的叶轮机械流场分析和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我国低扬程泵发展过程中的各重要时期内,泵段水力模型和装置水力模型的研究情况及其规格性能,从比较中看发展。文章列举出有关部门研制的一些中、小型低扬程轴流泵的规格性能。最后,文章以外国作比较,指出了我国在水力模型和产品上存在的差距,并指出“八五”期间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型低扬程轴流泵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解决中山市低扬程排泄涝问题,并为类似泵站设计提供参考,对适用低扬程工况的水力模型、装置形式、水泵结构形式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低扬程泵站是平原地区灌溉、调水和补源的重要水利设施,量大面广。由于建站时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较普遍的存在着耗高、效率低的问题。就低扬程泵站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管路、水泵和机泵配套方面的技术改造措施批在典型泵站的改造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大型低扬程泵站直管式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低扬程泵站直管式出水流道内较为严重的脱流问题,提出了直管式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回收水流动能和减少流道水力损失为目标,通过建立直管式出水流道几何数学模型以及借助CFD三维湍流数值模拟,逐步优化直管式出水流道的型体。通过专门设计的流道模型试验,测试了直管式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结合某大型泵站的应用实例,验证了直管式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县长旺乡长旺村改建一座20时轴流泵排水站,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和测试,证明效果比较理想。当净扬程1.856米,水泵转速730转/分,输入功率20.34千瓦,流量0.590米~3/秒装置效率52.76%,达到了水电部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