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云抗10号、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三个品种的螺旋形红茶、针形红茶以及传统的工夫红茶三个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针形红茶品质最好、螺旋形红茶次之、传统工夫红茶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2.
高香红茶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部分红茶香气品质不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红茶加工技术与香气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为生产高香红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观音红茶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龄盛 《福建茶叶》2011,33(2):27-28
本文系统阐述金观音红茶的品质特征,并结合目前红茶市场现状,提出萎凋偏重、发酵趋轻、烘焙加强的金观音红茶加工工艺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碧香早、金萱、黄金芽三个茶树品种一芽二叶的揉捻叶为原料,进行两两组配或三者组配,其他加工工艺条件相同.结果表明可提高红茶中的水浸出物、茶黄素、酚氨比、黄酮、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而提升红茶品质.其中,以碧香早、金萱、黄金芽三者茶鲜叶组配比例为3:3.5:3.5时效果最佳,与碧香早单一品种茶鲜叶加工的红茶相比,其滋味更醇厚...  相似文献   

5.
福云6号红茶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龄盛 《福建茶叶》2010,32(5):22-23
本文系统阐述福云6号红茶的品质特征特点,并结合目前红茶市场现状,提出萎凋偏重、发酵趋轻、烘焙加强的福云6号红茶加工工艺对策。  相似文献   

6.
萎凋技术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中,萎凋是第一道丁序,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基础工序。茶鲜叶经过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也有化学方面的物质转化。影响萎凋品质的因素主要有萎凋方式、萎凋时间、萎凋温度及萎凋程度等,萎凋效果对红茶最后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通过综述萎凋方式、萎凋时间、萎凋温度及萎凋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期生产企业能在实际生产中对萎凋工序及萎凋各因子对红茶品质的影响有足够的认识,为生产优质红茶和新工艺产品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影响红茶品质的因子谈改进祁红品质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袁自春  黄建琴 《茶叶》2003,29(1):17-19
围绕国内外对包括祁红在内的红茶品质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及茶园生态这三大因子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改进现有祁红品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红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加工中利用酶促氧化作用,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等内含物氧化、聚合、缩合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形成红茶红汤红叶、香气甜香、滋味甜醇的品质特征。近年国内红茶发展迅速,关于红茶品质的研究引起关注。本文就产地环境、茶树的品种、加工工艺和外源酶等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探讨红  相似文献   

9.
安徽金寨产红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50年,六安地区茶叶公司在金寨筹建茶厂。1952年为适应当时红茶苏销,金寨县改做红茶。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的前身——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师生的指导下,当年制作红茶逾200t。此后,随着国际形势和市场的变化,金寨县又恢复生产绿茶和黄茶。  相似文献   

10.
酶对红茶品质影响及酶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红茶加工中有机酸代谢及对茶叶香气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研究表明,红茶香气的形成可能途径主要有:醇类的氧化,氨基酸的降解,醇、酸类的酯化,羟基酸的脱水,类胡萝卜素的降解,芳香物质的异构化作用,脂肪酸的转化,糖及其与氨基酸的热化反应等。但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不仅参与了红茶滋味和色泽的形成,而且对其香气转化与发挥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初步研究不同初制工艺、不同发花工艺(紧压程度、产品形态)对金花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压金花红茶比未经发花的红茶具有更好的品饮性;紧压程度小及单体小(6~8 g)的轻压金花红茶更具品饮性;初制工艺对轻压金花红茶感官品质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金花红茶的加工工艺提升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加工工艺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对影响凤凰单丛茶品质的主要加工工艺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介绍加工工艺对茶品质的影响与工艺改进对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粗老原料加工速红茶可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茶叶资源,然而,其品质普遍存在茶叶香味淡薄、风味不显等缺陷。本文就红茶风味形成的物质基础,加工过程的物质转换,粗老原料的成分状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上述品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思路,涉及风味成分的添加1乌龙茶原料和工艺的引入等。  相似文献   

15.
发酵程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开华  陈贞纯  屠幼英 《茶叶》2012,(3):168-171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红茶健康功能的认识,近五年国内红茶生产和销售增加非常迅速。红茶的发酵程度极大地影响红茶的品质,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特征的主要工序。本文从红茶发酵程度的把控和界定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原料、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发酵时间、发酵通氧量、发酵叶堆积厚度等因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及应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以生产品质优越的红茶。旨在为红茶生产企业以及科研人员提供实际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夏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红茶加工过程中,用微波初干工艺替代传统热风初干工艺,按不同微波强度、微波时间、摊叶厚度设置17组微波初干工艺处理,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成分和香气品质成分3个方面,探究了微波初干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热风初干工艺相比,采用微波强度600 W、微波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以梅占品种加工红茶的工艺,以“重萎凋,偏轻发酵,文焙火”为宜。与黄棪、福云6号、菜茶采制的红茶进行对比,感官审评结果为紧细重实毫显,甜香、花香浓郁,汤色红亮,滋味浓爽带花香、甘香可口,叶底肥壮红亮,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18.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5,27(3):48-48
连续4年从一氮钾肥试验地采摘茶树一芽三叶新梢,加.T=成CTC红茶并分析其茶红素、茶黄素、咖啡碱、香气成分、粗纤维和水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当氮或钾的使用量偏高时,对茶叶品质不利。当m(氮):m(钾)=1:0.83,年施氮量为300kg/hm^2或450kg/hm^2时,茶叶品质较好,特别是香气指数高,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也较高。当氮、钾肥的施用量较少或不施时,茶多酚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远在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我国已采用蒸青方法加工绿茶。唐代绿茶制法,主要为蒸青团茶;到了宋代,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炒青制法,利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香味,从此绿茶品质有了更大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绿茶制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炒制技术,由手工方式,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产量有了增加,品质有了提高,历史上名贵绿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还创造了不少优质名茶。  相似文献   

20.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5,27(3):49-49
以超微茶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和酶处理对红茶茶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经超细微化和在萃取过程中加酶有助于提高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茶多酚的含量,提高茶汤的澄清度,并缩短萃取时间。通过SAS软件得到了关于茶汤品质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68和0.67),并得出茶汤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时间20min、pH=5、加酶量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