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分析了Beta属11种24品系的ctDNA,比较了内切酶酶切图。结果,Beta属叶绿体可分为以下7个类型。(1)甜菜正常细胞质型,(2)甜莱S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型,(3)B.maritma系,SP581103-0型,(4)B.trigyna型,(5)B.lomatogona型,(6)B.Patellaris型及(7)B.Pro-cumbens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离子强度法分离出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油菜叶绿体,裂解制备并纯化叶绿体DNA,限制性酶切分析比较了不同材料的ctDNA限制酶谱。结果表明,利用EcoRI酶切4种胞质叶绿体DNA,产生的DNA限制片断分子量在7.0~3.0kb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甜菜基因组DNA三种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CTAB法、SDS法、蛋白酶K法分别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并对得到的DNA进行含量测定、PCR扩增效果鉴定、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产量最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低,PCR结果和酶切结果均比较好;SDS法提取的DNA产量也较高,PCR结果不如CTAB法效果好;蛋白酶K法提取的DNA产量最低,且含有较多的RNA,PCR扩增无结果。所以,CTAB法是适合于甜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配列的3种探针和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甜菜属近缘野生种和栽培种共12个材料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表明,在甜菜属植物中表现了丰富的RFLP多态性。在21个内切酶与探针组合产生的100余条DNA分子量带型中,只有4条为12个材料所共有,表明了甜菜属植物种间遗传背景的复杂性和部分相似性。根据RFLP多态片断和分类结果绘制成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看出,维比纳甜菜和大果甜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有所差异,可各自划分为一个独立组,维比纳甜菜与普通甜菜组关系最远。同时表明了利用RFLP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准确地鉴定和识别品种或品系间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甜菜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蔗糖磷酸合成酶(Beta vulgaris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BvSPS)是甜菜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根据Genbank上的BvSPS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X X81975),利用RT-PCR方法,从甜菜体内扩增获得了BvSPS基因的cDNA全长,并将其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通过利用PstI、XbaI和EcoRI对重组质粒pMD 18-T-BvSPS进行酶切鉴定,进一步确定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3138bp,编码104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118.18kDa,等电点为6.15,该蛋白被预测定位于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6.
甜菜无融合生殖系AFLP指纹图谱试验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利用单酶切和单接头连接体系,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以连接产物为模板,在选择引物和ExTaq聚合酶作用下进行PCR特异扩增,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检测分析。通过对甜菜叶片基因组DNA的分析,确立了适合于甜菜无融合生殖系的最适宜的AFLP试验体系。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常规甜菜对除草剂表现为高度敏感。为了获得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甜菜材料,通过RT-PCR技术,对草甘膦靶基因AtEPSPs(GenBank No.NM202267.1)的功能域进行克隆。将扩增后的片段连接到测序载体pMD 18-T,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AtEPSPs基因的核苷酸长度为1470 bp,推断编码490个氨基酸,确认获得了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功能片段。  相似文献   

8.
甜菜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糖料作物之一,甜菜生产过程中的配套收获机械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北方中型轮式拖拉机以铁牛—55拖拉机为主,因此研制与50马力左右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的甜菜收获机组是切实可行的。 1982年新疆农垦科学研究院,在研制成功的4TW—2后悬挂甜菜挖掘集条机的基础上,又研制出配套的4TQ—2前悬挂切缨机,形成了铁牛—55拖拉机前后悬挂的中型甜菜收获机组(见图1)。1982年甜菜收获季节配合4TW—2后悬挂挖掘集条机新产品试验鉴定,两台前悬挂切缨机共作业1300亩,基本上满足了当前甜菜收获的农业技术要  相似文献   

9.
前言 为改变目前用畜力起挖甜菜的落后生产方式和解除人工削缨的繁重体力劳动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甜菜丰产丰收,调动广大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我所1974年开始研制甜菜收获机。 在研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一些同类机械,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到78年止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试制过四次甜菜分段收获样机;研制出4TQ—2型甜菜切  相似文献   

10.
甜菜是我国北方主要糖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甜菜生产过程中,收获耗用劳力最多,劳动强度最大。1979年我们根据农垦部下达的科研任务,首先研制收获过程中的挖掘集条机,于1980年研试成功,通过了科研成果鉴定。此型挖掘集条机是按切缨—挖掘集条—拣拾装载三段收获工艺设计的配套机具之一。它用于挖掘收集经切缨机切顶并清理过叶缨的甜菜;对于叶缨萎蔫的甜菜不经切顶也可挖掘集条。该机能适应多种行距(50~70厘米)作业,50厘米行距,每趟挖三行,九行收集成条;55厘米以上行距,每趟挖两行,六行收集成条。单园盘三趟集条原理使  相似文献   

11.
德国KWS甜菜品种在新疆焉耆糖区的产质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推广德国KWS公司的甜菜品种,焉耆糖区甜菜产量上升很快,近几年都稳定在67.5t/hm^2以上.前几年焉耆糖区甜菜主栽品种是KWS5075,近两年又引进推广了KWS9419、KWS0143、KWS2409等高产偏高糖的品种.这些品种表现出非常大的丰产优势,含糖上升到14.5%~16.5%,抗病性和抗逆性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疆各大甜菜种植区栽培情况的走访和详细调查,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和劳力等实际状况,摸索总结一套适应当地甜菜优质高效栽培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甜菜生产区为主,提出无公害甜菜高产栽培技术,确保本地区甜菜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为无公害农产品甜菜生产向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甜菜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992-2003年进行了模拟普施特和豆磺隆土壤残留对后莅作物甜菜的安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普施特低剂量62.5mL/hm^2。即对甜菜有严重药害,甜菜苗鲜重降低90.9%;普施特125mL/hm^2以上各处理,甜菜苗全部死亡。豆磺隆低剂量0.25g/hm^2对甜菜的保苗株数、苗高、苗鲜重影响较小,但产量降低17.9%;高剂量2、4g/hm^5处理药害严重,甜菜死苗率90%以上,产量降低92%以上。广灭灵975-3000mL/hm^2各剂量处理施药后12个月,对甜菜均无明显药害。株鲜重和产量与不施药对照相近。金豆1000、1500mL/hm^2低剂量处理,施药后12个月对甜菜药害轻微,可以种植,24个月后可以安全种植甜菜;金豆2000、3000mL/hm^2高剂量,施药后12个月对甜菜有明显药害,不可以种植;24个月后药害轻微,可以种植甜菜。金普施特低剂量1250mL/hm^2和倍量2500mL/hm^2处理对甜菜均有药害。施药后12个月药害重于24个月和36个月。但36个月后高、低剂量下仍有药害,仍不能安全种植甜菜。阔草清60、120、180g/hm^2各处理,施药后12个月均有较重药害.不能种植;施药后24个月时,60g/hm^2低剂量处理药害虽然较轻,但仍与不施药对照有较大差异,也不能安全种植,高剂量处理药害仍很严重。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黑龙江省富锦市发展甜菜生产的优势,介绍了甜菜机械化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依此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用高稳系数(HSC)法鉴定和筛选甜菜优良单胚二倍体亲本,结果表明:二倍体亲本兰26、兰50产质量好,稳定性强;兰25可作为高糖、高抗病的二倍体亲本材料。用HSC法评判甜菜品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适宜种植甜菜的生态区,通过选择甜菜丸粒化单粒种,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依据不同栽培管理阶段特点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实现甜菜单产97.5~105.0t/hm2、含糖率15%以上的目标,从而构建甜菜丸粒化单粒种高密高产高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2000-2004年在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民乐县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技术规程;建立了高产优质的良繁体系与基地。其制种产量可达到1500-3000kg/hm^2,发芽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2级以上。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河西走廊冷凉山区甜菜种子产量4500~5500kg/hm2,发芽率85%左右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从选地施肥、适时栽植、合理密植、提高覆膜质量、打主薹、适时灌溉、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甜菜繁育技术和丰产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疆甜菜品种(系)基因转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植物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理论筛选到一种不依赖基因型、高频率再生、易重复、简单快速及周期短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基因导入新疆甜菜品种(系),获得转基因植株,建立了新疆主栽甜菜品种(系)基因转化和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