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巴西橡胶树若干品系叶切片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巴西橡胶的若干品系叶片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巴西橡胶不同品系间的叶片解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古农96-28,RRIM600和IAN873叶片维管束鞘细胞含有丰富的叶绿体,基粒片层较发达,且韧皮部薄壁细胞,本质部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也含有叶绿体,但没有典型的“花环型”结构:IAN873叶片维管束鞘细胞里富含两种类型的光合膜,线粒体和发达的内质网等多种细胞器。而天任31-45等的叶片鞘细胞仅含少量叶绿体,其片层不发达,且无基粒。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绿玉树经不同诱变途径获得的材料进行了抗寒性研究,通过观察其形态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及测定膜的透性变化,了解绿玉树形态结构、细胞结构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会使植物在形态及细胞结构上发生相应的变化;经60Co-γ辐射或EMS诱变处理后用HYP筛选出的突变体和经秋水仙碱处理获得的多倍体的抗寒性较强.这对抗寒性育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易霭琴  蒋丽娟 《中国麻业》2005,27(6):294-299
本文对绿玉树经不同诱变途径获得的材料进行了抗寒性研究,通过观察其形态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及测定膜的透性变化,了解绿玉树形态结构、细胞结构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会使植物在形态及细胞结构上发生相应的变化;经^60Co-γ辐射或EMS诱变处理后用HYP筛选出的突变体和经秋水仙碱处理获得的多倍体的抗寒性较强.这对抗寒性育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下分蘖期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及表面糖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和表面糖蛋白与抗寒性的关系,以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为材料,对低温处理后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和表面糖蛋白的变化进行了标记定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蘖期两品种冻害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扬麦16抗寒性弱于徐麦30。-6和-10℃低温胁迫24h后,扬麦16叶片薄壁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现象,徐麦30未发生质壁分离;低温胁迫48和72h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的叶绿体、线粒体以及细胞膜系统被破坏的程度均加重,表现为叶绿体、线粒体肿胀呈圆形,类囊体排列方向不规则,细胞内出现空泡化现象,内含物外泄,部分细胞器消失。低温胁迫后两品种叶片组织细胞表面均出现一层起保护作用的薄糖蛋白层,结构疏松呈丝状,徐麦30细胞表面糖蛋白层的保持时间长于扬麦16。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叶片细胞结构均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壁表面糖蛋白大部分脱落到细胞间隙中或凝集成块状进入细胞内部。说明低温胁迫造成小麦细胞结构以及表面糖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是不同小麦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不同抗寒性小麦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以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对照济麦22为材料,分别在低温驯化期和封冻期用透射电镜观察两个品种分蘖节和叶片的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低温驯化期(11月2日)两个品种分蘖节的细胞超微结构均没有受损。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细胞内有少量质体,且分蘖节的液泡占整个细胞的比例较济麦22小;封冻后10 d,济麦22分蘖节发生严重的质壁分离,线粒体外膜不再清晰,而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内除有的线粒体内外脊不再清晰外,其他细胞器官没有明显变化。封冻后30 d东农冬麦1号发生轻微的质壁分离,细胞核完整,线粒体膜不清晰;济麦22分蘖节细胞内含物基本没有,细胞空泡化。调查期内,济麦22叶片的叶绿体紧贴细胞壁排列,细胞内有较大的中央大液泡,11月2日叶绿体内出现拟脂颗粒,封冻后30 d叶片细胞基本空泡化;东农冬麦1号有一部分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在细胞中部聚集,调查期内未见叶绿体内出现拟脂颗粒,封冻后30 d线粒体出现破损,叶绿体排列不再规则,但细胞核仍然清晰。  相似文献   

6.
吴则东  王华忠 《中国糖料》2012,(4):16-17,21
通过对航天诱变甜菜SP1代变异株及对照在生殖生长期叶片、未开放花蕾、开放花蕾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以及花粉粒萌发孔和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观察,研究卫星搭载对甜菜SP1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搭载的4个品系还原糖的含量和对照相比均有所变化,但只有3个品系在4个取样点变化显著,而且变异的方向存在差异。卫星搭载的四倍体甜菜变异株花粉粒萌发孔的数目和大小与对照相比有较大差异;而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数与对照相比则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对香蕉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烯利喷洒香蕉幼苗叶片1 d后,于6℃低温胁迫1 d,研究乙烯利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乙烯利预处理可以保护低温胁迫后香蕉叶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低温胁迫后叶片的萎蔫程度和相对电导率,提高低温胁迫后叶片的光合速率.表明乙烯利可以提高香蕉幼苗抗寒性,其中浓度为200mg/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早钟6号枇杷试管苗为材料,将其分别保存在MS+5 mg/L PP333培养基上和MS培养基(对照)上,采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对保存的试管苗成熟叶片叶肉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5 mg/L的PP333,保存6个月时,明显推迟了叶绿体的变形、移动、叶绿体和线粒体的镶嵌及叶绿体的解体;保存9个月时,叶肉细胞叶绿体结构完整,少数出现解体,淀粉粒明显增大、增多,线粒体和细胞核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9.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在北移福建南亚热带地区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到冬季低温的伤害.关于零上低温对植物的影响,已在植物形态、物质代谢、生长发育以及酶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则主要集中在膜系统方面.本文着重探讨零上低温对不同抗寒品系胶苗芽、叶的细胞核、质膜、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质膜脆性的影响,以及质膜冷害的化学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短期高温胁迫对茄子主要生理指标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耐热性茄子苗期短期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的差异,以茄子热敏品系05-1和耐热品系05-4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时间(0、6、12、18 h)高温胁迫对叶片细胞膜透性、AsA、GSH、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耐热品系的相对膜透性升高幅度明显低于热敏品系;同时耐热品系较热敏品系AsA和GSH含量高,而且耐热品系GSH开始增加的时间早于热敏品系;耐热品系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而热敏品系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从叶片解剖结构来看,正常生长温度下,耐热品系要较热敏品系茄子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高温胁迫后耐热品系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发生膨大、变形的时间要迟于热敏品系,与此同时,叶绿体淀粉类多糖颗粒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墨兰叶色变异品系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但其叶色变异机理尚不清楚。对墨兰栽培品系‘达摩’正常绿叶及其4个叶色变异(叶艺)品系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叶艺品系叶片黄色区域的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小于绿色区域,且叶绿素含量降低更为显著,造成Caro/Chl升高,叶色黄化。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叶艺品系叶片黄色区域的F_v/F_m、NPQ值也有相应降低,而qp、Y(Ⅱ)值比绿色区域高,可能与其高比例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进一步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叶艺品系叶片绿色区域叶绿体存在不同程度发育缺陷,而黄色区域的叶绿体退化更为严重,没有完整的叶绿体结构。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叶艺品系叶片绿色区域F_v/F_m值的变化趋势与其叶绿体发育完整程度具有一致性,qp、Y(Ⅱ)值与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黄色区域并不呈现出这种相关性,可能与叶绿体发育严重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2.
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是一种热带果树,至今对其突变体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以波罗蜜叶片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叶片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的可能原因。(1)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法测定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及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2)用叶绿素酶Elisa试剂盒测定叶绿素酶活性;(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色所产生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2)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3)对波罗蜜叶片的叶绿素酶活性进行测定时,发现其活性出现显著差异,但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性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4)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超微形态结构时,发现正常绿叶的叶绿体形态完好且数量较多,白化叶和返绿叶的叶绿体内部结构存在缺陷,其原因是叶绿体基粒构建阶段受阻;基于测定波罗蜜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和叶绿素酶活性,并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对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推测是在叶绿素合成阶段,原脱植基叶绿素合成叶绿素时受阻及叶绿体发不良导致波罗蜜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为今后进一步综合研究波罗蜜突变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豆叶片棚栏细胞和海绵细胞中叶绿体数量多、体积大,基质较稠密,叶绿体基粒及片层结构较复杂。维管束鞘细胞和平脉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少、体积小、基质较稀疏,叶绿体基粒及片层结构较简单。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叶绿体数最少、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叶绿体在不同细胞中的分布和结构的复杂程度与各类细胞的功能及在叶片中的解剖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橡胶树品系CATAS7-33-97的芽接苗为材料,研究草甘膦对其叶片形态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草甘膦导致橡胶树叶片脱落后,引起整蓬新生叶片变长、扭曲。该蓬新生叶片稳定后,下一蓬新生叶片形状会部分恢复。叶片畸形与含水量变化无关,但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变化、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13%~40%、可溶性糖含量下降47%~81%和脯氨酸含量上升15%~389%。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低温伤害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人工零上低温下,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叶质膜透性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抗冷品系的上升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呼吸强度和ATP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抗冷品系下降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叶绿体Mg~(++)—ATPase活性也表现出明显抗性差异。可见,低温下叶组织的质膜透性、呼吸强度、ATP含量以及Mg~(++)—ATPase活性的变化与品系抗冷性有关。低温下呼吸强度、ATP含量与质膜透性变化呈负相关,质膜透性的变化与供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热研7-33-97一蓬叶稳定的芽接苗为材料,喷施不同浓度脱落酸(ABA)溶液后,人工气候室4 ℃低温处理,观察橡胶树芽接苗期抗寒性。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25-100 mg·L-1的ABA能提高橡胶芽接苗的抗冷性,有效地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提高叶片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25 mg·L-1ABA预处理抗寒效果和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784—1”进行大豆种子浸种和拌种处理。田间试验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和叶绿体内片层结构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8):42-43
广西茶树新品种品系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特性关系的研究;利用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数预测茶树种质材料的抗寒性;普洱茶氟与粗纤维和主要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巴西橡胶叶片矿质元素缺乏症的叶片的栅栏细胞和海绵细胞的结构详细地进行定量评价和统计分析.研究了六种特性:细胞的宽度,细胞的长度,细胞的大小,100平方微米面积中细胞叶绿体的数量,叶绿体的大小和每个叶绿体微粒的数量.栅栏细胞和海绵细胞似乎受到抑制,但只在缺钾处理海绵细胞才显著变小.而缺磷的叶片,海绵细胞却显著地增大了.许多缺素症都显著地减少了单位面积的叶绿体数量,不过只发生于栅栏细胞里,而海绵细胞只在缺钙时,叶绿体数量才显著减少.缺钾或缺钙,也显著影响了叶绿体的大小.除了镁外,所有主要元素的缺乏,都使栅栏细胞每个叶绿体  相似文献   

20.
茶树倍性与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士炎  叶大鹏 《茶叶科学》1989,9(2):127-132
对15个不同倍性自然茶树品种(品系、单株)叶片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倍数体茶树间的叶保卫细胞其叶绿体数目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二倍体≤16,且接近16;三倍体≤24,且接近24;四倍体≤32,且接近32,表现为2∶3∶4的比例,也即:体细胞增加一个染色体组,叶片保卫细胞大约增加8个叶绿体,因而利用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鉴定茶树多倍体可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