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津县2万亩郑旱1号小麦高产示范总结李新社赵占军刘宏章(孟津县科委,孟津471100)白彦亭牛惠民(孟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孟津县位于豫西邙山丘陵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42万亩,其中旱地小麦28万亩。气候特点为“十年九旱”,年均降水量仅有564mm,且...  相似文献   

2.
我市常年种植小麦170万亩,其中旱地小麦132万亩,占麦播面积的78%。旱地小麦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夏粮生产。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缺水。因此,实现旱地小麦高产,必须围绕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这个中心环节,落实以下四项关键措施。一、深耕改土,以土蓄水深耕能加厚耕作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深耕条件下,根系主要分布在0~50厘米土层内,其中0~20厘米土层内的根量  相似文献   

3.
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浅山区,全县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12.9万户,总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2万。全县总土地面积174万亩,其中耕地45万亩(人均耕地1.15亩,旱地面积40万亩,水浇地面积不足5万亩).林地面积43.4万亩,牧业用地9.8万亩,水域面积8万亩,自然地貌有七岭二山一分川之称。其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百分之九十的农田收成靠天,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为了改善新安县基础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新安县农村能源站全体人员,  相似文献   

4.
推广沟播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技术河南省洛阳市农业局(471009)乔效克孙承都河南省孟津县农技站白彦亭潘建设我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长期以来,干旱一直是我市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典型的豫西旱作业生产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354万亩,旱地小麦达200万亩...  相似文献   

5.
<正>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全市耕地面积52万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旱地小麦10万亩左右,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28.6%,主要分布在邵原、王屋、下冶、大峪四个山区镇及轵城、坡头部分丘陵区。1旱地小麦生产情况1.1面积及产量。济源市旱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单产徘徊在200 kg左右,波动幅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是陕西省主要口粮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 600万亩以上,其中旱地小麦面积700万亩左右,干旱是制约旱区小麦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旱地也是提升小麦生产能力的最大潜力区,旱地丰则全年丰是本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特点。该技术规程主要针对本省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集成创新"精选良种、适时播种、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7.
岐山县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岐山县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常年种植小麦43万亩,其中旱地小麦10多万亩。“九五”以来,本县农业科技人员针对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等问题,研究探索旱地小麦综合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2004~2006年,全县旱地小麦连续三年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8.
河南旱地小麦防缠绕机械沟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作为河南第一大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8 000万亩以上,2015年,本省小麦播种面积为8 198.5万亩,平均亩产422.8 kg,总产达到346.6亿kg,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全省1 000多万亩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抗灾能力差,年际之间差别较大,是全省小麦生产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针对本省旱地小麦生产实  相似文献   

9.
<正> 1989年,屯留县小麦生产是建国40年以来最大的丰收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7.53万亩(其中水地2.97万亩),总产40907吨,亩产233公斤,其中10万亩重点小麦田亩产达到275公斤。全县水地小麦亩产450公斤以上的有2957亩;旱地亩产350公斤以上的有233亩,300公斤以上的有1981亩。还有12.7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实现小麦高产丰收,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长武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实施了产业提升、园区示范等战略,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长武县2017年旱地小麦种植面积为10.5万亩,单产313.9公斤/亩。在传统小麦栽培种植基础上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保证了小麦高产高效性。1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选地整地,合理选择小麦栽培品种适合小麦种植的地块通常具备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等特  相似文献   

11.
晋城市地娃山西省东南部.小麦年播种面积6.3万hm2左右,其中,旱地小麦占95%以上,小麦产量受降雨等自然因素影响很大。针对晋城市小麦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栽培特点.对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即:围绕“水”是旱地小麦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豫审旱地新品种鹤麦801,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14,品种来源为99-6/周麦18,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经过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洛旱27号增长6.8%。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28万~33.9万,穗粒数31.9~38.3粒,千粒重35.8~41.4 g。其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把握最佳时期播种旱地小麦生产受当地土壤墒情限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桂阳县地处湘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日照时数1705.4小时、降水量1385.2 mm。全县87.06万人,耕地面积101.4万亩,其中旱地48.16万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甘薯和烤烟为主。2011年开始实施高产创建,不仅全力推广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和总产,全面完成农业部和湖南省下达的水稻高产创建任务,而且充分利用旱地资源,开展旱地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安徽农垦小麦高产攻关成效显著2007年,安徽农垦通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计划,种植的26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70公斤,较去年增长近两成,产量水平实现新突破。近两年,安徽农垦按照省政府小麦高产攻关领导组的统一部署,结合农垦的实际,制定了小麦高产攻关的具体措施和目标,积极抓好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永寿县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以来,永寿县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认真探索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取得明显成效。2011~2014年小麦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相继创陕西旱地小麦高产纪录。全县小麦平均亩产量由2009年的241.3kg提高到2014年的313.21kg,实现了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旱作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北方优质春小麦生产基地,耕地面积188.19万 hm2,以旱地为主,旱地面积186.7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99.2%,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呼伦贝尔小麦年播种面积在14.5万hm2,是呼伦贝尔市主栽作物之一,主产区位于大兴安岭及大兴安岭以西的高寒地区,种植生产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经营,采用优质良种和相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产量达到3000~5250kg/hm2,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现将呼伦贝尔市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讨小麦、玉米生产节本增效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宝鸡市陈仓区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试验、示范活动。2016年落实小麦、玉米绿色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各5万亩,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田12个,项目区较大田平均亩增产粮食201.5公斤,增产率达14.6%,亩增产值423.3元。本文通过对粮食生产效益的调查,研究节本增效生产模式,分析节本增效的潜力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应用粮食节本增效技术攻关模式、推广模式,达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临渭区是陕西省小麦主产县(区)之一,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小麦产业优势明显,历年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粮贡献率位居全省前列。临渭区小麦高产创建于2007年开始实施,几年来已集成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创建出一批高产典型,带动了全区粮食生产。截至2016年,临渭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已扩展到全区8个镇,年实施规模增至15.9万亩,辐射带动面积60余万亩。  相似文献   

19.
新安县从1999年开始发展朝天椒生产,由于朝天椒耐旱、耐瘠,单位面积收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在,新安县的朝天椒年种植面积已达到2.3万亩。根据几年来的种植试验研究,我们从中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1无公害朝天椒生产的环境条件无公害朝天椒生产基地应选择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邹城市在小麦生产上注重由产量型向高产优质并重发展,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面包专用型小麦新品种PH85~16,初步建成了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999年平均单产达到440.8公斤,其中有2.0万亩优质小麦单产达到了510.1公斤,优质小麦总产达到4.4万吨,在不增加投资的基础上,可增收704万元,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高产稳产PH85~16为大穗大粒型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高产田一般亩成穗33万~35万,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8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