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怎样防治苹果吸果夜蛾苹果吸果夜蛾种类多,食性杂,山区果园发生重于平原果园,它主要在果实近成熟期(果实有芳香味时)为害,一般9─10月份为害比较严重。吸果夜蛾用虹吸式口器刺吸果实汁液,使受害果面造成许多小孔,5─7天后,刺孔附近果肉干缩或呈海绵状,...  相似文献   

2.
崂山县是全国重点果区之一,自从山区发展果树以来,吸果夜蛾的危害越来越重,严重的影响果品生产与发展。北宅山区果园,果实被害率达70%,有的果实被迫早采。沙子口公社梨园曾因改换。良种,受吸果夜蛾严重危害,不愿再改换良种。 1965年至1967年,我们在崂山县北宅公社等山区果园进行了吸果夜蛾的种类与防治试验的调查,获得以下结果。 一、吸果夜蛾的危害情况 吸果夜蛾为害李、杏、桃、梨、葡萄、苹果等多种果树的果实(表1),被害果实重者多达30多个虫眼,造成腐烂不堪食用,轻者口味苦涩,不耐贮藏,降低经济收入。同时看出:早熟果早为害,晚熟果晚为…  相似文献   

3.
吸果夜蛾是三华李、芙蓉李成熟期的主要害虫 ,以吸取成熟果实汁液的方式为害 ,导致果实腐烂脱落 ,严重影响了产量 ,造成很大损失。据多年来笔者调查统计 ,贺州市三华李、芙蓉李由于吸果夜蛾为害损失一般达到 2 0 %~ 30 % ,严重者可达 70 %以上。在贺州为害三华李、芙蓉李果实的吸果夜蛾主要是鸟嘴壶夜蛾 ,为害期从 6月中旬开始一直到 7月下旬。该虫夜出为害 ,天亮前飞离果园 ,潜伏在果园附近杂草中 ,夜间再飞到果园为害。为害果实症状为 ,果实受该虫刺吸后伤口如针头大小 ,附近呈水渍状腐烂 ,二天之后果实脱落。现介绍几种防治的方法。1 清…  相似文献   

4.
山区果园,吸果夜蛾类害虫特别多,每当果实成熟,就有大量的吸果夜蛾类虫为害,严重时产量损失2/3.吸果夜蛾类虫一般都在晚上为害果实,而且果实成熟时不宜化学防治,所以防治难度大.吸果夜蛾类虫已经成了山区农民栽培果树最担心的-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果农的经济收入.为摸索在梨园中有效防治吸果夜蛾类虫的技术方法,2003年引进了频振式杀虫灯,对其诱杀害虫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吸果夜蛾近几年在我区发生比较严重,特别是山脚、山地及近山的果园,危害尤其严重。笔者对其发生进行了多年观察,并在果园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把笔者的多年观察情况及其防治叙述如下。吸果夜蛾主要以成虫为害果实。成虫白天隐藏在荫蔽地方,夜晚在果园活动,用细长尖锐的口器刺入果内吸食果汁。果实被害后,伤口逐渐软腐成水渍状,终至脱落和腐烂。吸果夜蛾在我区1年发生4代,以幼虫或蛹在汉防己、木防己等野生植物上越冬,世代不整齐。5~6月成虫为害枇杷和桃;7~8月转向为害柰李、李、梨,7月中旬~7月底为为害盛期;8…  相似文献   

6.
引言吸果夜蛾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前期为害造成落果,后期为害造成落果和贮运期果实的腐烂,早熟品种受害尤甚。吸果夜蛾种类多,发生规律、取食为害及生活习性各异,幼虫分散在果园内外杂草上,成虫飞翔力强,活动范围广。在防治上,目前多采用果实套纸袋;发展迟熟品种;在果园附近铲除木防已、汉防已等中间寄主;在害虫盛发期采取夜晚人工捕杀;用香茅油或设置黄色荧光灯对害虫进行拒避;等等。这些防治方法花工大,成本高,效果不很理想。迄今  相似文献   

7.
吸果夜娥是山地芦柑,温州蜜柑甜橙及类等早、中熟品种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其成虫在夜间飞出为害果实,造成采前严重落果和贮藏早期的腐烂,对生产威胁甚大。根据我县近几年来山地果园的凋查,果实受害落果严重的达5(?)%左右,一般的也在1(?)%以上。我县龙山公社宝斗大队柑桔场,前年生产柑桔28担,受吸果夜蛾为害3担,占总产量的10.7%。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点灯诱蛾、果实套袋和人工捕捉,防治成本高,花工大。因此,防治柑桔吸果  相似文献   

8.
山区或近山区柑桔(特别是早熟品种),被吸果夜蛾为害,已成为柑桔生产中的一大问题。吸果夜蛾成虫8—11月于傍晚和前半夜飞入果园吸食果实果汁,果实受害后腐烂脱落(有的地方称为“蜂柑”),其中9—10月为危害盛期。而吸果夜蛾的幼虫又是以木防己、汉防己等植物为食物,因此铲除其中间寄主——木防己、汉防己,就可有效地控制其幼虫数量,从而减少为害。1984年我县在湖北省果茶所的指导下,于6月20日至7月10日在六个  相似文献   

9.
吸果夜蛾可为害柑桔、梨、桃、李等果实,以前赣南地区尚未作过系统调查。随着赣南山区果树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温州蜜柑上山栽培成功后,柑桔面积扩展迅速,吸果夜蛾为害也日益加剧,现已上升为柑桔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1987年以来,我们对赣南地区柑桔吸果夜蛾的种类及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苹果幼果期蛀果害虫——单梦尼夜蛾(Monima gracilis Schiffermuller),主要在我省鞍山、海城、营口、盖县、金县等地苹果产区发生为害,近年来有日益严重的趋势。1981年我们在所内三场果园调查,15年生苹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烟台苹果产区在无袋栽培果园里很少有康氏粉蚧为害苹果果实,不需要针对性防治。但是,在套袋栽培的果园里,康氏粉蚧在短短的2~3年内却发展成为为害果实的主要害虫。据1994年烟台市各县市反映,凡是套袋年限早的、面积大的果园均发现有康氏粉蚧为害果实。严重的园片套袋果被害比例高达30%以上。因此,套袋栽培果园,必须认真搞好康氏粉蚧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苹果轮纹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果实和枝条的重要病害,为害果实造成烂果,为害枝条严重削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死枝死树。苹果轮纹病在高温多雨地区发病严重。2001年,烟台地区苹果轮纹病大发生,一般果园烂果率在30%~50%,部分果园甚至绝收。1999年陕西岐山县‘红富士’苹果轮纹病烂果率一般在20%~30%,管理粗放的果园达50%~60%。本文综述了有关轮纹病的研究结果.为轮纹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康氏粉蚧在苹果树上时有发生,经1997~1999年调查发现在招远市无袋栽培果园很少发生,而套袋果园发生量较高,严重园片受害率可达20%~30%以上。果树受害后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果实品质下降。因此,苹果套袋果园,必须防治好康氏粉蚧。1 为害症状及习性康氏粉蚧成、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枝干、幼芽、嫩枝、叶片、果实和根部汁液。嫩枝被害后常肿胀,树皮纵裂而枯死。前期为害果实呈畸形,后期主要为害萼洼部位,被害处常发生许多褐色圆形斑点,果肉逐渐木栓化,不腐烂,并被有白色蜡粉。为害严重时,8月上中旬从果袋外观察,果袋呈油渍状湿润,…  相似文献   

14.
我家有5年生早熟温州蜜柑3.5亩,种植在四周都是高山的河谷地,吸果夜蛾危害极为严重。8月上旬夜蛾开始为害果实,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害最盛,10月上旬虫口开始减少。常年被害果实占到总产量的1/3。曾采用果实套袋,不但花工量大,还影响果  相似文献   

15.
龙眼吸果夜蛾调查及其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吸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种类多 ,为害枇杷、桃、李、芒果、番石榴、荔枝、龙眼、柑桔等多种果树的果实。迄今未见有关龙眼吸果夜蛾系统调查的报道。本文通过对龙眼中、晚熟品种的调查 ,观察到为害龙眼果实的 18种吸果夜蛾 ,现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时期 :8月上旬~ 10月上旬。1 2 调查材料 :中熟品种为乌龙岭、花本、东壁。晚熟品种为友谊 10 6、巨龙 10 5、松风本、九月乌、立冬本。1 3 调查地点 :莆田县果树所龙眼园。1 4 调查方法 于晴天夜晚 19~ 2 3时进行观察、拍照、捕捉 ,用捕虫网捕捉为害龙眼果实的夜蛾 ,放在毒…  相似文献   

16.
危害葡萄果实的害虫主要有吸果夜蛾、蜜蜂、金龟甲等成虫。这些害虫均在葡萄即将成熟或已成熟时迁飞到果园为害。  相似文献   

17.
我场地处红壤丘陵,果园周围有许多荒山荒地。1965年定植的温州蜜柑,自1971年开始结果起,就受到吸果夜蛾的严重为害。1972年受害脱落的果实约占当年产量的十分之一。据观察,为害柑桔果实的夜蛾有七种,其中以枯叶夜蛾,嘴壶夜蛾,银纹夜蛾,棉小造桥虫等较多。我们虽用人工持手电筒捕杀了一些,但九、十月间落果仍十分严重,不少于当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18.
吸果夜蛾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以成虫夜间出击为害成熟期和近成熟期果实 ,受害果实被害处果皮显针眼吸孔 ,手压具松软感 ,内呈海绵状 ,几天后沿针眼周围变褐腐烂 ,果实脱落。该类害虫种群多 ,数量大 ,为害严重 ,一般果实被害率为 10 %~2 0 %。为此 ,笔者进行了本研究。1 观察方法  在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 ,于柑桔、桃、梨果实采收前 2 0天进行 ,每晚 18∶30或 19∶0 0开始 ,每周两次 ,每次3小时 ,俟夜蛾入园后静伏在果面时 ,先观察其觅食和为害特点 ,然后用捕虫网或氢化钾毒饼 (自制 )捕捉 ,将吸食好果与坏果的夜蛾分装 ,带回室内鉴…  相似文献   

19.
油奈吸果夜蛾药剂防治试验古田县农业局林水兰,苏云中,张秋萍一吸果夜蛾是危害油奈果实的最大害虫,山地果园吸果夜蛾数量大,又多为夜间活动,其危害猖獗,每年造成油奈产量损失率20—40%,严重的满园无好果。为此,我们于1996年7月采用百树得、樟脑丸等四种...  相似文献   

20.
<正> 苹果小夹蝶在我县部分果园发生,为害比较严重,主要为害苹果幼果,啃食果肉及种子。近几年我们在部分果园对此害虫生活史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一、为害情况:苹果小灰夹蝶以蛹在杂草、山枣和苹果树根下近土层处越冬,以幼虫为害幼果为主,为害期在苹果落花后至果实增大前。初孵化幼虫爬到果面啃食幼果,一般每头幼虫咬食7—8个幼果,多者可达32个。被害果轻微者果面留有伤疤,造成果面缺陷、凹凸不平,甚至变为畸形,被害较重者直达果心,啃食种子,使果实严重偏缺,严重者为害后的果实干枯脱落,造成严重减产。从整个树体以树冠中下部幼果受害严重,凡树冠郁闭枝叶密挤通风不良的植株,极易引起为害。以国光品种受害较重,如幼果豆粒大时幼虫就开始啃食为害,其次是金冠和倭锦,而果皮硬度大或粗糙的品种受害则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