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卷烟主流烟气中萃取中性香气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2 h,水浴温度为60 ℃的条件下,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提取和分离出主流烟气中多种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在提取得到的中性香气成分中,质谱鉴定出了72种,其中:烃类17种,醛类7种,酮类23种,醇类9种,酯类8种,醌类1种,含氧杂环类2种,含氮化合物5种.所测标样的回收率为70.9%~85.4%.提取的25种含量较高的中性香气成分中,除植醇外,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8个不同产地红茶的香气成分,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了各香气成分含量,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种红茶共检测出18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信阳红茶60种、祁门红茶75种、正山小种59种、凤庆红茶72种、英红九号64种、石门怡红87种、锡兰红茶75种、印度大吉岭红茶96种;红茶香气化合物以醇类、醛类为主,其含量超过了总香气物质的50%;祁门红茶、凤庆红茶和印度大吉岭红茶以醇类的相对含量偏高,信阳红、英红九号、石门怡红和锡兰红茶以醛类的相对含量偏高,而正山小种二者相对含量较接近;祁门红茶和正山小种萜烯指数较低,其香气类型为香叶醇占主导地位的典型中国变种红茶香气;英红九号、石门怡红、锡兰红茶、凤庆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信阳红茶的萜烯指数较高,它们的香气属于芳樟醇占优势的香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中的关键酸性香气成分,为开发具有加拿大烟叶风格特征的烟用香料提供参考。【方法】以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酸性香气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柱层析和中压制备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割,以感官评价为导向,结合GC-MS分析确定特征组分,对其中的重要酸性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相应的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果】(1)加拿大烟叶烟气酸性特征组分主要是小分子羧酸和芳香族羧酸,确定了其中16种重要酸性香气成分,小分子羧酸组分中异戊酸质量浓度最高(1.09 mg/mL),芳香族羧酸组分中苯乙酸质量浓度最高(6.44 mg/mL);(2) 16种酸性香气成分的OAV均大于1,其中异戊酸和苯乙酸的OAV最大。【结论】异戊酸和苯乙酸是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中的关键酸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4.
板栗花是板栗的雄性花序,香味柔和,含有多种芳香性成分,但由于板栗的雌雄花比例悬殊,大部分雄花被废 弃。为了实现对板栗花的深度开发利用,以河北迁西4 个品种(早丰、燕龙、紫珀和燕魁)的板栗雄花为原料,采用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 MS)提取了鲜花以及用盐水保存6 个月的板栗花中的挥发油,并对其香气成 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35 种挥发性成分,盐水保存的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20 种挥 发性成分,但是两者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甲基苯甲醇丙酸酯、壬醛、苯乙酮、芳樟醇,其相对百分含量相差 较小,表明盐水保存对板栗花挥发性香气成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洋  胡军  李海民  范坚强  洪祖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33-16336
综述了近30年来乌龙茶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不同品种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分析,种植、加工过程中乌龙茶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以及乌龙茶香气成分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山东东南沿海绿茶的香气成分,分别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朱芦镇、洙边镇以及日照市的虎山镇、巨峰镇、后村镇5个地区采集绿茶,以南方代表性绿茶大佛龙井为对照,以无水乙醚做萃取溶剂,采用SDE法并结合GC-MS技术,测定了不同产地绿茶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分析了2类绿茶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从5种山东绿茶中共鉴定出52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包括8种醇、9种酯、2种酮、4种醛、6种烯、3种苯、4种烷、3种杂环类化合物、2种胺、1种萘和10种其他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棕榈酸甲酯、己二酸二辛酯、叶绿醇、芳樟醇(其中前3种主要物质为增塑剂和抗氧化剂)。山东绿茶与龙井绿茶的香气显著不同,除含有龙井绿茶中的常见香气成分芳樟醇、顺式橙花叔醇、叶绿醇、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吲哚、苯乙醛、杜松烯等外,还含有其特异性香气成分18种,如香叶醇、苯甲醛等,这些独特的香气成分可能是山东绿茶浓郁粟香的主要物质基础和独特风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秘鲁浸膏中的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分析秘鲁浸膏中的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并利用谱库检索及相关文献对浸膏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秘鲁浸膏中共鉴定出58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含量最高,占总含量的61.58%,主要有苯甲酸苄酯和肉桂酸苄酯;其次是酸类,占总含量的16.86%,主要有肉桂酸和苯甲酸;醇类中含量高的主要是苄醇,占总含量的8.37%,醛类代表有乙基香兰素(4.88%)和香兰素(4.09%)。秘鲁浸膏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为苯甲酸苄酯,可作为香气品种鉴定的主要特征,为秘鲁浸膏香气成分的工艺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秘鲁浸膏中的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分析秘鲁浸膏中的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并利用谱库检索及相关文献对浸膏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秘鲁浸膏中共鉴定出58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含量最高,占总含量的61.58%,主要有苯甲酸苄酯和肉桂酸苄酯;其次是酸类,占总含量的16.86%,主要有肉桂酸和苯甲酸;醇类中含量高的主要是苄醇,占总含量的8.37%,醛类代表有乙基香兰素(4.88%)和香兰素(4.09%)。秘鲁浸膏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为苯甲酸苄酯,可作为香气品种鉴定的主要特征,为秘鲁浸膏香气成分的工艺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曲霉型豆豉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了曲霉型豆豉中的香气物质,通过GC-MS进行分析鉴定,共检出酚类、醛类、脂类、醇类和醚类物质等27种香气成分,并利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SPME-GC/MS联用法,对贵州油茶籽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63种成分,并鉴定了其中54种成分,所鉴定成分峰面积分别占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6.43%,确定其主要成分为醛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固相微萃取法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2种提取方法快速分析定性茶叶香气的可行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各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利用2种提取方法共从茶叶中鉴别出74个化合物,其中固相微萃取法得到了41个化合物,而同时蒸馏萃取法得到了39个化合物,但共有的化合物为8个。结论: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茶叶香气成分有明显差异,其香气特征成分主要集中在固相微萃取法所富集部分;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得到对产品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评价。但采用快速、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的SPME-GC/MS法已能够完成对呈香物质的判断。这为茶叶香气成分类型定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2.
6个沙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6个沙果品种的果实香气,旨在为利用种间杂交选育优良的苹果新品种提供新的亲本。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泰山花红’、‘秋风蜜’、‘一窝蜂’、‘大花红’、‘小花红’、‘莱芜花红’6个沙果品种果实香气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泰山花红’与‘大花红’果实香气物质以醇类为主,分别占总成分含量的67.24%和79.27%;‘秋风蜜’、‘一窝蜂’、‘小花红’和‘莱芜花红’的果实香气成分以酯类为主,其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98.86%、94.62%、81.35%和73.56%,推测沙果果实香型也可能分醇香型和酯香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杏皮渣醋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了解其组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提取杏皮渣醋香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香气成分.[结果]杏皮渣醋含有16种酯类物质,占香气成分的49.84;.7种醇类物质,占香气成分的17.86;.7种酸类物质,占香气成分17.03;.6种醛类物质,占香气成分的3.20;.6种烯烃类物质,占香气成分的0.36;.8种酮类物质,占香气成分的0.89;,其他物质共10种,占香气成分的10.83;.[结论]杏皮渣醋香气成分由酯类、醇类、酸类、醛类、烯烃类、酮类以及其他物质组成;杏皮渣醋香韵由酸香、果香、甜香、青香、木香、花香、焦香组成.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法对卷烟主流烟气中单糖成份进行分析。用超声萃取卷烟烟气总粒相物,超滤后,以高效阴离子色谱法进行分离,采用2.0mmol/LNaOH和0.5mm01/LNaAc的混合水溶液淋洗,在METROSEPCarbl250分离柱(4.6×250mm,5μm)柱上检测单糖成分,检测出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含有果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等6种单糖,其中半乳糖成分的检出在可查的文献未见报道,组分分离较完全,定性灵敏度高。此方法能同时对卷烟烟气中多种单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判断卷烟的感官品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烤烟梗丝与叶丝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为梗丝在卷烟配方设计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国内主产区云南曲靖的烤烟烟梗及其对应片烟,对其制丝后的94种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支卷烟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2种碱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5,除2,6-二甲基吡嗪外,其余21种碱性成分均低于叶丝卷烟;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47种中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释放量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42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5种酸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0,各具体成分的释放量也均低于叶丝卷烟。以单位焦油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碱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约为叶丝卷烟的1/2,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碱性成分有1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与叶丝卷烟基本相当,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3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为叶丝卷烟的1/7,除戊酸外,其余24种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叶丝卷烟。梗丝烟气香味成分与叶丝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但梗丝烟气与叶丝烟气各具体香味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梗丝掺配技术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补香、增香技术来减少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对烤烟梗丝与叶丝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为梗丝在卷烟配方设计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国内主产区云南曲靖的烤烟烟梗及其对应片烟,对其制丝后的94种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支卷烟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2种碱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5,除2,6-二甲基吡嗪外,其余21种碱性成分均低于叶丝卷烟;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47种中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释放量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42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5种酸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0,各具体成分的释放量也均低于叶丝卷烟。以单位焦油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碱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约为叶丝卷烟的1/2,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碱性成分有1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与叶丝卷烟基本相当,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3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为叶丝卷烟的1/7,除戊酸外,其余24种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叶丝卷烟。梗丝烟气香味成分与叶丝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但梗丝烟气与叶丝烟气各具体香味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梗丝掺配技术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补香、增香技术来减少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采用GC/MS法对白肋烟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后主流烟气中性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了加糖前后烟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烟气中中性香气成分的种类变化不大,但是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明显。大部分中性香气成分的含量都随着加糖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加糖浓度为3%或5%时含量达到最大值,植醇和金合欢醇的含量随着加糖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β-金合欢烯和香叶基香叶二烯的含量则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两个品种苹果果皮和果肉中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元帅’和‘长富2号’苹果果皮和果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帅’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2-己烯醛、己醛、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乙酯、乙酸己酯、1-己醇、2-甲基-1-丁醇、(E)-乙酸-2-己烯-1-醇酯、(E,E)-2,4-己二烯醛、乙酸丁酯和1-丁醇;‘长富2号’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2-甲基-1-丁酯、2-己烯醛、己醛、乙酸己酯、2-甲基-1-丁醇、(E,E)-2,4-己二烯醛、1-己醇、2-甲基丁酸己酯和5-乙基-2(5H)-呋喃酮;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元帅’和‘长富2号’划为‘酯香型’苹果中的‘乙酸酯型’;2个品种苹果果皮中的香气成分种类多于果肉中的香气成分种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中甜2号甜瓜中的香气物质,并用气质联用仪(GC MS)对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及鉴定,从中鉴定出61种香气成分,其中以醇类物质(10种)为主,相对含量占45504%,同时含有酯类(25种)、硫化物(4种)、醛类(7种)、酸类(3种)、酮类(4种)及其他种类化合物(8种)。  相似文献   

20.
香米在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稻米加工工艺对香米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SDE法对加工过程中香米香气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磨程度的提高,香米中香气成分的损失越大,由谷糙分离米至成品米,杂环类、酮类、酯类、烃类、醛类及醇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减少,分别减少了71.52%,29.70%,27.64%,27.38%,26.83%,20.00%;而酸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却呈增加的趋势,增加了21.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