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寿县三觉镇江淮丘陵地区水稻旱直播除草技术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旋耕旱直播田块除草、撒麦棵旱直播田块除草,同时分析了注意事项,以期为江淮丘陵地区水稻旱直播田块除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等地区的旱地、水田、果园、菜地、烟地的深旋耕、浅旋耕、犁耕作业。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旱地旋耕、水田旋耕、抽水、开沟、喷淋、喷药、除草、碎土等作业,还可牵引拖车进行短途运输,是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田园管理机。该机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  相似文献   

3.
翻耕与旋耕作业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些年,由于水稻价格的偏低,为降低生产成本,多数人多年连续使用旋耕法整地,由于耕层较浅(12cm),犁底层上移,除草防病费用增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现将翻耕与旋耕作业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简要分析如下,以便于选择正确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一、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受长期机械旋耕的影响,一般在整地时,最好进行深松一次,打破犁地层,再旋耕。做到平、松、整。2、播前灌溉。视墒情好坏,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地表湿润,利于种子发芽。3、播前封闭除草。在播前采用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一般在播前亩施浓度48%的氟乐灵135克加水15升。  相似文献   

5.
正一、防治难的原因(一)传播途径广,短期内迅速扩展根结线虫长期定居于土壤中,随灌溉、机械耕作、除草或人为走动、田间作业等进行传播,往往蔬菜防治后,又通过某些传播途径再次感染,为防治带来难度。(二)旋耕深度不够部分菜农采用旋耕结合土壤撒药的方式防治根结线虫,但旋耕时深度不够,往往达不到防治效果。(三)耐药性逐年增强由于根结线虫危害逐年加重,农户连年大量使用同种类相关药剂进行防治,导致根结线虫产生耐药性,为今后的防治带  相似文献   

6.
微型耕作机又称田园管理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机动耕作机械。其主要特点是旋耕和除草作业时,工作部件与行走装置合二为一。这种机具体积小,操作简单,机动灵活,广泛用于大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深入以及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已普遍用于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这项技术的实施也极大地减轻了种植业的劳动力投入,把农村劳动力从种植劳作中解脱出来,在培肥地力、疏松土壤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历年来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农民种植模式的粗放,使农民过分依赖旋耕技术和化学除草技术,产生了诸多问题,对冬小麦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结合鲁山县实际情况以及深入农田调查后发现的问题对此  相似文献   

8.
为配套小型拖拉机需要,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甘蔗施肥机的基础上,研制可与其相配套的3ZSP-2型中型多功能甘蔗施肥培土机.该机具按照功能联合、结构组合、性能综合的技术思路进行设计、研制,既可用于宿根甘蔗除草、破垄、施肥和培土,也可用于新种植甘蔗苗期除草、开沟、施肥和培土,旋耕质量稳定,施肥位置较合理,培土质量好,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52-1255
针对深松后地表留下浅沟,播种时容易使播种沟同深松沟重合,不能保证播种深度,及少耕作业易使杂草生长严重等问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研究小组在深松机上加上振动平刀,发明了深松平刀除草整地机,将深松与振动平刀除草整地相组合,实现了深松、覆盖、除草、整地一体化耕作。通过3种耕作试验,结果表明,深松覆盖除草整地一体化耕作除草全面彻底,对土壤结构破坏小,保墒效果好,降低了保护性耕作生产成本;与深松覆盖+旋耕除草整地耕作相比,每公顷可节约成本448元,增产1.8%;与传统方式耕作相比,每公顷节约成本1 045元,增产30.5%,其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测土配方施肥、筛选优良品种、选择最佳适播期、机械化半精量扩行播种、旋耕镇压、分期施肥氮肥后移、科学化学除草、化控防倒、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新型除草机,提高除草效率,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除草机的关键部件除草轮进行了设计,并对除草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确定了除草轮主要技术参数:相邻两齿的夹角α为22.5°、齿根宽L为60 mm、齿根过渡圆角r1为10°、刀齿前刀面圆弧r为400 mm和后刀面圆弧R为480 mm、入土角β为83°~88°、滚切刀中心离地间隙H为450 mm、刀齿后刀面圆弧中心离地间隙h为198 mm和刀齿前刀面圆弧中心离地间隙K为56 mm、刀齿的垂直长度M为80 mm、滚切刀的厚度δ为4mm。试验结果得出土壤含水率与相邻2除草轮之间的间距相互制约的关系。[结论]该滚切式除草机在土壤含水率为16.6%,滚切式除草机相邻2个除草轮之间的间距为60~80 mm时,除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桑园管理的内容很多,每一项技术措施都与桑树生长、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从桑树的剪伐、肥水管理、除草、杀虫保芽等方面介绍了桑园春季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油锯的选用与自然、资源、油锯本身特性之间相适应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XQ-7型驱动式中耕除草复式作业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所设计的驱动式中耕除草复式作业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经试验测试,该机结构简单,通用性好,作业适应性强,各项作业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田株间除草装置伤苗率高、除草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摆动型水田株间除草装置。阐述该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偏心轮机构和除草弹齿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结合弹齿往复开合运动与水稻种植农艺,分析除草弹齿运动过程与避苗系统工作机理。运用ADAMS软件,以机具前进速度和偏心轮转速为试验因素、覆盖率和入侵率为评价指标,采用2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虚拟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与偏心轮转速对覆盖率和入侵率有极显著(P<0.01)影响,机具前进速度为除草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66.12 mm·s-1、偏心轮转速为3.97 r·s-1时,除草装置作业性能最优,覆盖率为85.70%,入侵率为5.6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70 mm·s-1、偏心轮转速为4 r·s-1时,除草装置的除草率为82.5%,伤苗率为5.1%,与仿真试验结果大体一致,所设计的除草装置能够满足水田株间除草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取各项技术措施,如整枝、整地、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保护等试验,从而促进白桦树木的生长,提高单株采种量,提高种子千粒重,提高种子发芽率。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后,可以使单株采种量提高10%左右,种子千粒重提高10%以上,种子发芽率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加工番茄制品原料中杂草(主要包括果秧、枝叶和田间杂草等)剔除问题,利用加工番茄制品原料的水力输送工艺,提出一种基于杂草与加工番茄在外形特征和摩擦特性方面的差异来剔除杂草的方法,采用计算分析和样机试验研究的手段,设计了一种加工番茄分选线上的水力除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水力输送系统、栅条分离系统和栅条滚筒分离系统等组成。通过对加工番茄水力除草装置吩性能测试和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生产效率在30t/h左右,除草栅条角度为37°、距网带间距为200mm时,除草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械除草技术装备研究现状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杂草是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施用化学除草剂会带来作物药害、杂草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问题,机械除草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除草方式,可以有效地替代化学除草,缓解施用除草剂带来的危害。本文针对水稻株间机械除草的技术难点,从苗草根系差异特点的角度对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归纳了水稻机械除草新技术的类型和特点,总结了几种新型水稻机械除草装备的特色和优点。提出具有高精度杂草定位功能的智能除草技术将是未来水田机械除草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武夷牌小型喷气式单板干燥机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设备的主要特点、效益分析等。该机经鉴定:性能达到国内小型网带式单板干燥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目前农用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运行不经济的原因,农用配变怎样才算经济运行和如佃实现经济运行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农用配变经济运行水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