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文化认同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了解我国海洋文化认同的现状,有意识地强化海洋文化认同度,对海洋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学者的文化认同测量工具,从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化4个维度对我国海洋文化认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别从主要的3个方面提出增强海洋文化认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构建蓝色海洋意识的"海洋文化"教育课堂是以"海洋文化教育"特色为建设大平台,营造海洋文化的教育氛围,建构海洋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将海洋意识培养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教育课堂构建具体分为3个层次圈。第一层次圈为外圈:构建物质性海洋文化氛围,即坚持以"走进海洋"为主线,渗透海洋意识理念教育内容;第二层次圈为中间圈:优化海洋文化体系,拓展海洋相关课程教学体系化建设;第三层次圈为内圈:不断优化海洋文化教学内容,进行海洋文化进课堂的校本活动建设,将海洋文化的特色融入海洋类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之中。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75-177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强调海洋经济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密不可分,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融合的最佳方式。近年来,舟山致力于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成为舟山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海洋旅游业、节庆日会展、休闲渔家乐和文化旅游商品四个方面介绍了舟山的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对舟山的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陆地区海洋文化研究的现状,以题名为"海洋文化"作为检索词对中国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然后分别按照论文发表年度、研究项目的基金资助情况、研究机构等进行分析,从海洋文化研究角度对海洋文化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建设和拓展海洋文化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国民海洋文化意识亟需加强的情况下,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课程对于推广海洋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中小学的课堂里,关于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课程建设存在着"未成系统"和"缺乏模式"等问题。以渔民画教学为例,对沿海农村小学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建立系统的课程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海洋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对文化要素在滨海旅游中的作用进行量化,基于对滨海旅游文化承载力的分析,以舟山地区为例测量出该地区对文化感知度或是接受容纳程度的数值,结果表明:文化因素在滨海旅游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大滨海旅游中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析了生态旅游及海洋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阐释了海洋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文化、海洋生态旅游文化,分析了海洋生态旅游的主体、客体的文化属性,并根据海洋生态文化的价值,提出了海洋生态文化价值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70-172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有利于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产生巨大附加值。通过走访舟山群岛新区10余家企业,发现其企业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因子的运用存在不足,即传统文化地位逐渐提高,但重视程度各异;传统文化建设逐步推进,但认识过于狭隘化;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推广,但认识存在片面化;传统文化体系日益形成,但过于分散化与形式化。从而提出应加大重视及宣传力度,克服片面化、形式化,积极融入海洋特色,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创新企业文化发展模式,提升舟山新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以及不断调整与海洋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成果,也是一种物质成果。不论我们处在哪一个时代,海洋文化都是先进文化的一个代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海洋资源、海洋权益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并且提出了"海洋中国"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海洋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随着不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环境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亟需解决。要想解决海洋环境日益恶化这一问题,海洋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是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交汇的典型地区。这片地区分布着多所高校图书馆。它们应该积极提出建设本地域特色文化的对策,弘扬中华民族的海西文化,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法、逻辑推理法等,对东盟国家(以越南、泰国、新加坡为例)舞狮运动起源、民俗意义、文化特征和价值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东盟舞狮运动根源于中国,是一项民俗意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极高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具有民俗地域性、变异性、娱乐表演性、竞技性等文化特征。东盟舞狮文化通过吸收和融合当地文化形成了具有东盟民族特点的舞狮文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上海海洋文化资源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热点问题,文化所蕴含的经济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被誉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既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发扬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上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所有的海洋文化类型。同时,上海还拥有很多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例如上海的海塘文化、海洋制盐文化、渔村民俗信仰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调查、整理、分析,可以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在充分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避免利用的过程中造成资源的流失,确保文化资源的传承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政府而言,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树立产权意识,扶持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13.
东海岛屿文化是我国海洋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海洋岛屿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文章概括了东海岛屿文化历史坐标,分析了东海岛屿文化的特色之处,并研究了东海岛屿历史对其文化特色形成所起的作用,并对东海岛屿文化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加强东海岛屿文化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有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用‘风景正好’形容中国与东盟的风景和合作都恰如其分。"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中国-东盟中心是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的关键之年。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在即,中国-东盟中心和东博会可以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杨秀萍就此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5.
唐梦雪  谭春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106-6107
通过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城市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如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意识薄弱、缺乏海洋文化品牌、高效协调创新系统尚未形成、海洋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创建海洋文化品牌、营造海洋文化氛围,打造海洋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格局等对策,以期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文化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洋文化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全面把握国内海洋文化研究的现状及热点,以1998—2019年CSSCI、中文核心期刊、国内海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期刊、《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收录的594篇海洋文化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其增长趋势、期刊分布、发文机构、研究内容和主题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文献数量较少,总体上呈平稳发展态势;相关高质量文献主要发表于海洋学、水产学、人文社会学等学术期刊上;主要研究学者来自于国内海洋高校和海洋相关科研院所。当前海洋文化研究主要关注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意识、海洋经济等热点问题,并形成了五大研究主题:(1)培养海洋意识,构建和谐海洋文化;(2)以海洋资源为依托,推动海洋产业发展;(3)综合海洋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4)依据地方特色,建立区域性海洋文化;(5)保护与传承海洋文化遗产,实现海洋文化复兴。今后应加强海洋文化研究,展开多学科互动和交流,拓展研究方法,使海洋文化研究成为海洋强国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船政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学堂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切的时代使命感,润育了独具韵味的船政文化。在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船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蕴,深入探究船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契合,进而探索出船政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共生之路,对于现代化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龙威  张赛飞  寻凯  郭旭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33-136,263
文化礼堂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舟山市文化礼堂的建设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全市文化礼堂建设共有180余家.基于文献资料分析、村民采访等,发现舟山市文化礼堂建设非常具有特色,通过挖掘当地的红色革命军旅文化、蓝色海洋渔俗文化、绿色海岛农耕文化、金色创业创新文化以及传统非遗文化等多彩文化,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结合.就文化礼堂文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意见做好顶层设计,共同谋划文旅融合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深入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内涵,开发文旅融合的乡村文化体验示范地、加大宣传力度,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为全域旅游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建设文化礼堂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吉启轩 《北京农业》2012,(27):114-115
我国拥有300万km2海洋国土面积,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海洋文明亦是灿烂、辉煌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到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再到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洋文化发展由先秦萌芽,秦汉发展,隋唐繁荣并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文化圈,再到清朝衰落,几经沉浮。清代乾隆年间闭关自守政策及封建生产关系是海洋事业发展的桎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海洋文化发展道路曲折。改革开放30年,海洋文化迎来发展的春天。现今,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凝结全民族之力共同奋斗是实现海洋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道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一座"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滨海国际大都市。从海洋文化社会视角分析上海的城市变迁,有助于剖析上海城市变迁的内在动力,把握和理解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探讨上海城市变迁的发展趋势。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从海洋文化视角分析归纳出上海曾历经江南渔村、国内贸易港口、远东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海洋文化社会形态的变迁;发现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受益于海洋文化的滋润和影响,得益于海洋精神这一根本动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上海的城市变迁主要是海洋文化作用于上海城市发展的结果,是海洋精神内在动力外化的直接反映。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成为国际文化中心。由于上海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独特城市精神,因此,上海在建成"四个中心"之后,将会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以海洋文化为主要元素的国际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