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8个银耳菌株为材料,研究交配型因子A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菌株内及菌株间单孢分离物配对试验结果表明,此8个菌株中只有两个不同的A因子,与前人报道的银耳是限制型双因子交配系统的报道是一致的.研究了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较佳培养基为 蔗糖 20 g/L ,(NH4)2SO4 1.584 g/L(含N 24 mmol/L), MgSO4*7H2O 0.25 g/L , KH2PO4*3H2 O 0.5 g/L , VB1 0.2 mg/L , ZnSO4*7H2O 2 mg/L , CaCl2*2H2O 0.5 g/L,钼酸铵0.02 m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pH 6.5,23 ℃,140 r/min,在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培养4 d发酵液中交配信息素的活性最高,可达到12 U/mL,是在基础培养基中活力的5~6倍.银耳交配信息素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完全丧失,由此推测,银耳交配信息素是一种多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香菇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及其先导核的验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择香菇的野生株 ( Q) 与栽培株苏香两种孢子单核体 ( A1 B1, A2 B2) 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 以拮抗试验辅以液体出菇试验初步鉴定双单杂交后代, 并以 R A P D技术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 D N A 技术) 对杂交后代进行检测。每个杂交组合只得到一个杂交后代, 说明在完全亲和双单杂交供体中存在先导核。运用原生质体单核化与交配型鉴定技术对杂交后代中来自供体的先导核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 受体交配型不同时, 其先导核也不同。在 ( A3 B3+ A4 B4) × A1 B1双单杂交中先导核为 A3 B3 核, 在 ( A3 B3+ A4 B4) × A2 B2 双单杂交中先导核为 A4 B4 核。  相似文献   

3.
银耳交配型A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挂法收集银耳担孢子,稀释分离法纯化银耳担孢子和节孢子,节孢子经核荧光染色后进行核相观察,选取单核节孢子和誓师 孢子用于酱型A因子测定,菌株内及菌株间单孢分离物配对结果表明,在8个来源于不同地区的银耳菌株只有2个不同的A因子。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5种培养基配方,观察比较6株银耳芽孢菌株在这些培养基上的银耳菌丝萌发情况,筛选出能够较好萌发银耳菌丝的培养基.结果表明,2和5号培养基,芽孢生长没能够萌发成菌丝,特别是5号培养基,芽孢形态清淡,流动性强;1、3和4号培养基银耳芽孢形态呈粘稠状,部分银耳菌株芽孢能够萌发成银耳菌丝,较为合用于银耳菌种的扩繁和保藏.3号培养基用作银耳芽孢萌发成菌丝培养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SPSS的杨柳田头菇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杨柳田头菇菌株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型之间的相关性做出分析。结果证明,该菌的单孢生长速度与极性、交配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尤其是极性,存在一个单孢生长极慢的极性。对于交配因子,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因子Ax最相关,其次为Bx、By、Ay,而且可以说明交配因子的亚基X比Y更与单孢生长速度相关,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观察到光肩星天牛Anopol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与黄斑显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Canglbauer成虫可以完成正反两种交配,交配后可以正常产卵(有单雌产卵和配对产卵两种),交配可以正常孵化。  相似文献   

7.
OWE—SOJ技术及核迁移试验在香菇交配型因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由于没胡明确的形态差异,香菇的3种不亲和交配反应即A=B=,A=B≠和A≠B=难以互相区别。本研究将OWE-SOJ技术及核迁移试验用于香菇的交配型分析。结果OWE-SOJ技术,可以观察到3种不同的菌落形态:由A≠B≠配对形成的具锁状联合的绒毛状菌落,A≠B=配对形成的无锁状联合的栅栏型菌落及由A=B=或A=B≠配对形成的无锁状联合的绒毛状菌落。通过一个附加的常规交配试验,A=B=和A=B≠反应易于  相似文献   

8.
以化学农药氯唑灵诱变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野生型菌株Ec-8获得异宗配合变异株,氯唑灵的有效诱变浓度为10~30μg/mL,以20μg/mL处理3~8周效果最好。异宗配合变异株的交配型在单游动孢子或单菌丝片段后代均发生分离,出现了疫霉菌已知的全部5种交配型的个体。各交配型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持续分离:A1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2、A0和A1,A2交配型,A2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2、A1A2和A0交配型,A1,A2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2、A1A2、A0和A1,A2交配型,A0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1A2、A0和A1,A2交配型,而部分回复为A1A2交配型的菌株后代也出现了A1、A2、A1A2、A0和A1,A25种交配型。80%以上的变异株在12°C、黑暗中贮存2个月后仍可保持其原有交配型,部分变异株在菌丝块移植继代培养7代后仍然保持异宗配合特性。对部分A1交配型单孢株激素产生与接受类型的测定结果表明,A1交配型变异株至少包括S1和S2两种性征类型。上述结果提示,疫霉属卵菌性别的产生可能是由同宗配合演化为异宗配合,并可能同时分化产生不  相似文献   

9.
影响荔枝花粉活力的化学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多种矿质元素及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荔枝品种芬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试验及不同化学因子复配对贮藏多年荔枝花粉萌发与生长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Zn、Mo等矿质元素在较高浓度时(≥5mmol/L)均明显抑制了荔枝花粉的萌发和生长,较低浓度B(≤0.2mmol/L)、Zn(≤0.01mmol/L)、Mo(≤0.05mmol/L)则对荔枝花粉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a在低浓度时对花粉活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时则呈抑制作用,但各元素对不同品种花粉的效应又有较大的差异;生长调节剂6-BA、Zeatin、GA3、IAA、NAA对荔枝花粉活力的影响也较明显,但与使用浓度密切上关;贮藏多年的荔枝花粉活力忆显著降低,但经复合配方处理后,活力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交配因子发生重组对食用菌发育的影响,探讨自交能否用于选育无孢/少孢食用菌品种。[方法]选用杨柳田头菇菌株YAASM0711为自交材料,以单核菌株生长速度为指标定向的选择了6种自交组合,对其自交F1代群体的质量性状(颜色、畸形、生长特性)、数量性状(形状、产量、大小、数目)以及交配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交配因子发生重组的单孢菌株自交后,后代群体遗传分化严重,大多数菌株的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与农艺性状降低,从出菇形状上表现型分为正常菇和不正常出菇(形成畸形菇、无孢或少孢、不出菇),其中18%表现为超亲,对于超亲菌株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自交子代群体中的优势菌株加以利用。[结论]控制单孢生长速度快慢的基因与交配因子是连锁的,通过交配型与生长速度相关性筛选出发生交配因子重组的单孢菌株,交配出菇研究得出与孢子缺失或少孢发育相关的基因是隐性的,自交不仅可以得到与食用菌发育缺陷相关的基因材料,还可以选育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无孢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生活史的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双孢蘑菇在形态、生态、生理、遗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大部分野生和栽培的双孢蘑菇菌株和品种具有次级同宗配合的性特征,也有少数野生菌株属于异宗配合的类型。通过对采自英国牛津的野生双孢蘑菇菌株96.4的单孢菌株的形态、生长、交配、结实、RAPD和AFLP遗传标记等方面研究的分析,发现该菌株具有次级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的双重交配方式,成为独立的一群。研究表明野生双孢蘑菇在生活史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菌两个陆稻菌株的致病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报道了94-84c(MAT1-1)和95-23-4a(MAT1-2)两个云南陆稻分离菌的杂交后代菌株的交配型及其在13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的研究结果。42个子囊孢子菌株与两个亲本菌株回交,共有78.6%的后代菌株在回交中产生了有性世代,其中MAT1-1的菌株22个,MAT1-2的菌株11个。致病性分离的结果则初步表明:94-84c菌株对楚粳17号、岫4-10、云粳135和春江06分别持有1个非致病性基因,对福锦、春江11、云粳34和腾糯2号则分别持有2个非致病性基因。95-23-4a菌株对半节芒/大红谷和大白谷分别持有1个非致病性基因。两个亲本菌株对丽江新团黑谷都不持有非致病性基因。  相似文献   

13.
以鲜茶薪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37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7:9:8:3.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经异核体菌株出菇试验,证实茶薪菇的性遗传模式是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的性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8个杨柳田头菇菌株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担孢子单核体的各类交配型比例。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都存在一定的偏分离现象但程度不同,12.5%的菌株担孢子交配型不呈预期的比例;单孢挑取时间过短会导致一些菌株极性的丢失,多数菌株其亲本型孢子多于重组型孢子的趋势,若将生长速度极慢单孢菌株排除在统计之外,发生偏分离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25%,在各菌株4种交配型中,除菌株Y2外,菌株Y1也发生严重的偏分离现象(χ2=47.40),菌株Y1亲本型出现了处理前没有的偏分离现象(χ2=38.19),整个群体亲本型和重组型的担孢子分布偏分离程度加重,而Y1自交后代因挑取的单孢数量相对少(37~75个单孢菌株)并未发生偏分离现象。因此,挑取时间作为一个人为因素会导致生长速度极慢的菌株丢失,而表现出虚假的偏分离现象,所以担子菌的交配型偏分离应该是孢子萌发力或生长速度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孢子比例差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交配型及育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离自泰国大麦稻瘟病菌的2个菌株TH12和TH16,以及中国云南旱稻稻瘟病菌的2个菌株94-64-1b和95-23-4a为A、B两组标准菌株;以采集于2002年度广东省三大稻作区的141个稻瘟病菌株为供试菌株;对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交配型及育性结构,以及两对标准菌株的鉴别能力进行了分析。在育性方面,广东群体的可育性菌株平均频率为85.9%。其中,粤北稻作区的最高,为97.7%,粤南稻作区的次之,为85.5%,粤中稻作区的最低,为74.2%。由此说明,稻作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就生长季节而言,早季的可育性菌株频率为82.8%,晚季的为89.6%,两者的差异不大。在交配型结构方面,广东群体以MAT1-2型菌株占绝对优势,占全部可育性菌株的98.3%。还有,在菌株的性别方面,广东群体的可育性菌株皆为雄性,而没有雌性和两性菌株。另一方面,在广东群体中,A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检出率为86.5%,而B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检出率仅为4.3%。由此说明, A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鉴别能力远比B组标准菌株的强。这些结果提示,在进行交配型测定时,标准菌株的遗传背景和配合能力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997-200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采集马铃薯晚疫病菌并进行了交配型和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为:采自内蒙古的143株菌中有140株是典型A1交配型、3株是可自育的A1交配型;采自甘肃的41株菌中有40株是典型A1交配型、1株为可自育的A1交配型;二省都未发现A2交配型。表明内蒙古和甘肃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以A1交配型占绝对优势。对甲霜灵(metalaxyl)的敏感性测定显示:内蒙古菌株中有50.8%表现高度抗性、42.5%表现中度抗性、只有6.7%表现敏感,说明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普遍对甲霜灵具有了抗性;甘肃的菌株中,26.8%表现高度抗性、29.3%表现中度抗性、43.9%表现敏感;同时发现甲霜灵可刺激某些技性菌株的生长。试验还测定了35株菌对烯酰吗啉(dimethomarph)和腈嘧菌脂(mzoxystrobin)的敏感性:其中对烯酞吗啉表现敏感的占94%、中度敏感的占6%;对腈嘧菌脂敏感的占71.4%,中度敏感的占28.6%;未发现对二种药剂高抗或不敏感菌株,且烯酰吗啉和腈嘧菌脂与甲霜灵均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7.
18.
分别从不能出菇的草菇单孢菌株PYd21(基因组测序菌株)和PYd15(重测序菌株)及由PYd21、PYd15配对杂交获得可正常出菇的异核菌株H15-21中克隆测序了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并对TPI基因的结构及其在3个菌株中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Yd21、PYd15中TPI基因的序列完全相同;转录组读段定位、双末端分析结果显示,TPI基因全长1015 bp,开放阅读框序列全长75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有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RNA加工过程中存在两种可变剪切类型和两个可变剪切位点;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的结果表明,PYd21、PYd15和H15-21中TPI基因的表达量(TPM)分别为30.25、36.49、77.17,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3个菌株中TPI基因的表达情况证实了该结果,表明草菇中TPI基因的表达表现出异核体表达的协同增效作用,预示着异核菌株中两种不同细胞核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采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了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来自吉林省龙井市和黑龙江省5个县市的67个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为了筛选对晚疫病有效的杀菌剂,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杀菌剂的抗药性。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对于瑞毒霉,5个菌株敏感,占8.8%;10个菌株中抗,占17.5%;42个菌株是抗性菌株,占73.7%。对于韩乐威没有菌株能在1.0μg·mL-1的浓度生长,只有1株菌株在0.5μg·mL-1上生长,表明韩乐威的最低抑制浓度是0.2~0.5μg·mL-1。对于烯酰吗啉,大多数菌株能在0.5μg·mL-1的浓度上生长,在1.0μg·mL-1上生长的有2个菌株,表明烯酰吗啉的最低抑制浓度是0.5~1.0μg·mL-1,并且3种杀菌剂没有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