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重新认识灯光诱杀农林害虫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害虫在农、林业生产上的为害 ,历来都是农林业稳产、高产的一大障碍。人们为了保护农、林业的生产 ,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同害虫作斗争 ,在这些手段中 ,人们采用的最多的、时间最长的当属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不可否认 ,化学农药对害虫的防治 ,在某一时期 ,对某一种害虫确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收到过良好的效果 ,正因为这样 ,人们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也越来越突出。但也正是由于长期的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 ,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诸如污染环境、农药残留、抗药性的产生、杀灭天敌、破坏生态平衡等 ,已成为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一大隐患。随着…  相似文献   

2.
观光采摘果园不使用化学农药,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害虫防治技术和利用害虫生物学特性诱杀技术控制害虫的危害,从而满足人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时可以采摘到绿色有机果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稻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天敌被大量杀伤,害虫因失去自然控制和抗药性增强而猖獗,并带来环境污染和残毒等问题.因此,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尽量少用以至不用化学农药,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完全不施用农药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害虫大发生和严重危害的情况下,不使用化学农药就难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据估计,在防治稻田害虫中,化学农药所起的作用约占70%~80%,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所起的作用约占20%~30%.能否把化学农药的防治与天敌控制的效果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呢?近年来,我们在水稻害虫的协调用药方面作了大量的试验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中农业害虫的防治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实践表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产生了许多生态问题:①环境和农产品受到污染:②害虫产生抗药性:③主要害虫再猖獗,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这些生态问题的产生与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减少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原始农业生产开始.人们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就开始破坏原始的森林和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5.
冬韭是人们喜欢的蔬菜食品之一。通过对韭菜生产区的调查分析,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疫病,害虫主要有韭蛆,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过程中往往使用了高浓度的化学农药,且不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盲目增加喷药次数。由于韭菜生产周期比较短,这些化学农药在韭菜产品中的残留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一、害虫综合防治概念的提出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机合成化学农药问世,药剂防治成了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出现了种种弊端,因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早在1949年加拿大昆虫学家A.D.Pickett就指出:“现在,我们虽能控制或防治任何一种害虫或害螨,但虫害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比过去更为尖锐。”1962年Carson《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使人们对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效果产生了怀疑,开始认识到农药并非是万能的,害虫防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学问题。于是,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专家讨论会上,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并给综合防治下了定义:“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它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与其相关的环境关系,采用适当的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处于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7.
朝阳市蔬莱生产面积大,害虫种类多,发生为害严重。为了防治蔬菜害虫,菜农频繁使用剧毒化学农药,损伤了自然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费用增加,尤其是农药在蔬莱中的残留量,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寻求高效,低毒或无毒,药效期较长的植物农药或生物农药来防治蔬菜害虫,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保护天敌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缓解害虫抗药性产生,已成为蔬莱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从2010年8月至10月在郊区蔬菜  相似文献   

8.
控制化学农药使用,甚至不使用化学农药是生产“放心菜”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甚至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不使用化学农药,即可实现对害虫以非化学农药为丰、化学防治为辅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茶园害虫840种,在四川主要的茶园害虫有茶尺蠖、茶小绿叶蝉等10来种,长期以来,茶园频繁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加上茶园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导致茶园害虫发生加重,防治次数增多,用药量增加,并造成农药残留问题,影响茶叶安全和茶叶的上市、出口。为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食品安全,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药剂来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树害虫,我们进行了苦参碱防治茶尺蠖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已成为近些年控制生物害虫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如何有效避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农业种植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对增益生防大田作物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相关实例进行详细论证,希望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为有效的防治作物害虫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农作物遇到害虫为害时,种植者首先想到的是喷施农药进行防治,尤其是选择化学农药,这也是最传统的防治害虫的方法.正是由于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造成害虫的抗性逐渐增强.就这样为了控制害虫,种植者不得不更频繁地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12.
1蔬菜害虫的防治现状现阶段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化学防治,因连年施用化学农药,造成害虫抗药性剧增,药效下降,并且杀伤大量自然繁衍的害虫天敌,致使害虫越来越猖獗,加剧次要害虫的大发生,使害虫越来越难以防治。导致使用毒性更强、剂量更大的化学农药的恶性循环,严重污染了我市郊区  相似文献   

13.
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立足于对害虫的持续控制,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构建人工隔离屏障,以隔离、切断害虫直接为害,改变了蔬菜生产中长期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方法,克服了化学农药防治的诸多弊端,促进和维持菜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在同一个地区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治某种害虫而引起害虫对药剂抵抗力提高,就出现了害虫的抗药性。产生这种抗药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有效预防抗性害虫侵袭。文章从抗性害虫的形成及其形成原因入手,提出病虫监测、物化结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控制使用化学农药、正确选择用药时间等预防抗性害虫侵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冬韭是人们喜欢的蔬菜食品之一.通过对韭菜生产区的调查分析,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疫病,害虫主要有韭蛆,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过程中往往使用了高浓度的化学农药,且不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盲目增加喷药次数.由于韭菜生产周期比较短,这些化学农药在韭菜产品中的残留量较高,食用后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针对上述状况,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对韭菜整个生长期进行无公害管理,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天敌的控害能力明显减弱,造成虫害频繁发生,使防治工作陷入了困境。为了解决化学农药引起的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近年来,我们在蔬菜上研究应用了生物防治害虫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有害生物的无害化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同一个地区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治某种害虫而引起害虫对药剂抵抗力提高,就出 现了害虫的搞药性。产生这种抗药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有效预防抗性害虫侵袭。文章从抗性害虫的形 成及其形成原因入手,提出病虫监测、物化结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控制使用化学农药、正确选择用药时 间等预防抗性害虫侵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捕食螨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果树作物中居第三位。但是,大面积连片种植柑桔,使得以害螨为主的柑桔病虫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控制害螨、减轻危害,农民往往过于依赖化学农药,据我们调查,一般果园,仅防治害螨,每年使用化学农药就达15~20次。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对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引发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害虫再猖獗、发生越来越严重。针对柑桔害虫控制难的问题,从2002年起我们开展了捕食螨的引进试验,利用胡瓜钝绥螨防治柑桔害螨,当年取得成功,2003年扩大应用面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肇庆、清远、韶关等地的沙糖桔、贡柑等名优柑桔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是人类在与害虫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套最科学的害虫管理技术。特别是在过去的30余年中,人们应用IPM指导害虫防治,取得了效果好、成本低、使用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的显著效益,保护了农业生态系统,显示了其坚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二化螟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螟虫是本县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本县水稻二化螟发生分布范围广泛、发生历史悠久、为害严重。多年来都是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造成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防治难度加大,导致了高毒农药的大剂量、高频次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为了实施无公害水稻生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200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水稻害虫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