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花生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的改变,由于栽培管理不当,黄曲霉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收获前大田生长期,由于干旱、虫害、病害、机械损伤等因素感染了黄曲霉菌:二是收获后没有及时晒干以及在贮存过程中花生含水量过高造成霉捂感染黄曲霉菌.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已知最强的致癌毒素,花生从田间荚果膨大至收获,以及收获后的晾晒、运输、贮藏、脱壳、加工等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很容易侵染黄曲霉菌。分析了花生生长、收获过程中和贮藏期间影响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的因素,针对花生可能感染黄曲霉菌的每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凭借全套防控措施的落实,力求从源头彻底杜绝其污染。  相似文献   

3.
关于辽宁花生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花生生产中选用品种、地膜覆盖、化学调控、控制黄曲霉菌毒素污染、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中低产田花生产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花生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人或动物得肝癌甚至死亡。在花生生长后期,如遭遇干旱天气、土壤缺水,会导致花生荚果含水量降低,自身代谢能力减弱,易感染黄曲霉菌,收获时引起的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导致花生荚果破裂均可增加侵染几率。花生在收获季节遇高温多雨、晾晒不及时或通风不畅,也易被黄曲霉菌侵染。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油兼用作物,黄曲霉及其毒素分布广、危害大,可贯穿田间、储藏、加工、流通多环节,是威胁花生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土壤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是花生感染产毒的主要源头,系统研究花生田间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分布,对开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和绿色防控意义重大。本文重点研究论述了花生田间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种群生物地理分布特征等,提出了当前土壤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侵染花生、玉米等作物后产生的有毒代谢物,目前已知的重要致癌物之一。由于种植者和加工者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危害性重视不够,致使我国出口花生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退货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我国花生生产和出口的重要问题和难题之一。研究表明,黄曲霉毒  相似文献   

7.
宁阳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和鲁中山区交接地带,现有耕地面积87.8万亩,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9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85.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3930台,花生覆膜播种机保有量1326台,花生收获机保有量198台。近年来,借助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宁阳县农机化工作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特别是花生生产机械化进行了重点推进。目前,全县花生机播率达到90%以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而在花生收获环节上,由于花生机收技术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成熟的相对较晚,加上花生机械化收获受土壤状况影响较大,推广难度相对较高,农民接受程度相对较差,机收率较低,且主要处在简单机械挖掘阶段,不能完成收集、摘果的联合作业。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花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是影响经济作物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推广花生机收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农民应用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污染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于1997年夏季在花生收获前,采集了福建省花生主产区的漳浦,同时,晋江,惠安,福清等县的田间花生果荚样品。从这些样品中分离了173个黄曲霉菌株,并测定其产毒性,产毒菌株率为62.4%,其中高毒菌株率为4.6%。各生产市,县的花生籽粒在收获前均受到黄曲霉不同程度的感染,田间平均感染率为6.1%,惠安,晋江两县较重,田间感染率分别为8.6%和8.5%。花生田土壤中的黄曲霉菌量为100-2200个/g。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08,(8)
农家经常做油炸花生米来当下酒菜,或者直接生吃花生,认为这样原汁原味更有营养,其实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在花生生长过程中会感染黄曲霉菌毒素,它是公认的最强的致癌物,会沉积在肝脏中,诱发肝癌。黄曲霉菌毒素水溶性,如果煮吃,基本能把毒素滤掉,既安全又易于消化,营养素的损失也小。而油炸容易把花生本身的营养毁掉,并且无法破坏黄曲霉菌毒素,所以说花生煮着吃最有营养。  相似文献   

10.
鸡黄曲霉素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旭 《中国畜禽种业》2013,9(9):154-154
黄曲霉素中毒是鸡一种常见的饲料中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往往给养鸡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病因黄曲霉素是黄曲霉群真菌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菌在自然界到处都有,玉米、花生、黄豆等最易感染黄曲霉菌。黄曲霉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4~30℃,最适宜繁殖的相对湿度为80%以上。饲喂发霉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  相似文献   

11.
花生黄曲霉素综合防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良 《现代农业》2010,(10):33-33
黄曲霉是强烈致癌物。 黄曲霉菌污染是影响我国花生出口的关键因子。阜新生产的花生虽然污染少或没有,但在生产中如果农艺措施不当也易产生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在田间管理、收获、晾晒、贮藏、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常遭受黄曲霉菌的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其致毒能力比砒霜强60倍,对人畜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科技》2005,(11):44-44
河北省正定县读者李建敏。咨询花生收获机械中适合中小型农户使用的有哪些机械,哪里生产。现回复如下:我国的花生收获机械按其收获方式可分为分段收获、两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三种类型。用于分段收获的有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机;  相似文献   

14.
一、花生生产情况 正阳县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花生生长。正阳花生生产具有5大特点:一是种植历史悠久;二是面积全国第一。正阳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hm^2左右,是全国珍珠豆型花生生产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产区;三是品质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是遵化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20万亩,由于花生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因此,采取人工作业效率非常低。近年来,遵化市农业部门紧紧抓住农机补贴的契机,积极引进中小型花生播种、收获机械,采取农机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并摸索出一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花生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生被黄曲霉菌污染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有很强的致癌作用。从黄曲霉菌对花生的侵染、黄曲霉毒素的危害、花生黄曲霉毒素的去除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对花生黄曲霉毒素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鄱阳湖地区花生生长条件和生产特点,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机具选型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适合鄱阳湖地区丘陵红壤花生播种、收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为红壤丘陵山区花生种植提供机械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阐述无公害花生生产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及花生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并介绍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播种与苗期管理、田间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花生无公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花生常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 400万亩,由于花生生产上应用的地膜厚度多为0.006 mm,甚至为0.004 mm的薄膜,收获后回收困难,花生秧和土壤中残膜较多,对生产效益、土壤地力和生态环境均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还影响花生秧的饲用等。降解地膜能够减少花生秧和土壤中的地膜残留,减少人工捡拾,一定程度上减轻残膜污染,提高花生秧的利用率,增加花生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县花生种植面积达350万亩,年产量可达80万吨左右,是东北花生第一县。所产花生品质优良,无黄曲霉菌感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花生产品已不能满足人民需求,建设花生深加工企业可促进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本文就花生深加工的几项工艺做一介绍和分析,以推动花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