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而养水必先肥水,所以说“肥水”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养殖初期往往会遇到肥水困难的问题,现将肥水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1.原因清塘时生石灰用量过大,造成池塘水质和底质短时间内pH值偏高,肥料难以发挥肥效,造成肥水困难。解决方案大剂量用生石灰清塘后,  相似文献   

2.
"养鱼先养水",培养优质的养殖水体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肥水是水产养殖中培养优质养殖环境的常用手段.但实际生产中有几种情况肥水往往异常困难,导致相当一部分养殖人员头痛不已.本文着重介绍在池塘养殖中导致肥水困难的常见问题并就相应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养鱼先养水",科学肥水作为水质管理中尤为关键的一环,贯穿于养殖周期的整个过程,合理控制水体肥度直接关系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俗话说"养好一塘鱼,必须先养好一塘水",因此"肥水"成为我国传统养鱼虾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追溯我国的渔用肥历史,从最初的农家肥,到工业化生产的化肥,到碳源类肥水,可以说,水产养殖肥水类产品经历了...  相似文献   

4.
<正>肥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养殖初期往往会遇到肥水困难的问题,现将肥水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一、pH偏高清塘时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过大,造成池塘水质和底质短时间内pH偏高,肥料难以发挥肥效,造成肥水困难。解决方案:用"益水清""解毒应激宝""应  相似文献   

5.
<正>(三)水质管理水质管理十分重要。鱼谚云:三分养鱼,七分养水。调水养水就是对水体施全价生物鱼肥、益生菌等生物制品,达到改善水质、培育鱼的天然饵料、增加鱼产量的目的。1.养殖水质分类可分瘦水、肥水、顶级肥水、劣质肥水4类,详见表7。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养殖先养水,水好鱼虾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放苗前的肥水及养殖过程中的水色调控,也成为确保养殖成功的头等大事。但是,一般的肥水产品因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的限制,都是采用有机粗肥与无机肥配制而成。在肥水的同时也给池塘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在平时与虾农的电话交谈中,发现许多虾农在对虾养殖的肥水(又称培养基础饵料生物)工作中,存在一些错误做法,没有掌握好肥水的黄金时间和关键技术,导致肥水失败。曾有虾农向笔者反映,一亩一般的土池花1000余元、一个多月的时间,反复肥水,水还是肥不起来。笔者在十余年的养虾实践中感到,肥水这项工作是对虾养殖诸多工作中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技术。只要掌握好关键技术,水就可以很快肥起来。为此,谈谈对虾养殖肥水的黄金时间和关键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养虾先养水,水好鱼虾肥",是多年来的经验总结,肥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至关重要,但目前存在一定误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9.
<正>养鱼就是养水,对于水产养殖者是非常熟悉的一句名言。但笔者在实践中却发现,广大养殖者总是掌握不好水体处理的方法和节奏,不仅养殖效益的低下,浪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泛塘的现象,导致养殖失败,亏损累累。笔者就养殖水体的肥水方法及养殖者容易出现的错误做法,谈谈自己多年来在水产养殖生产一线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广大从事水产养殖的朋友有所帮助。1肥水1.1哪些养殖水体需要肥水  相似文献   

10.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可见水质和底质的调控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水质和底质的调控也恰恰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想通过各种手段和使用各种水质调节剂来达到一个满意的养殖水环境,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广东,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往往是一年养两季,因此,年初放苗前的清塘以及肥水等各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今年养殖的成功与否。特别是晒塘和清塘,它们是水质和底质调控的基础,我们应当正确、合理的进行。本文欲从养殖的初期阶段来探讨水质和底质管理的细节,以达到一个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1.
温棚养虾是在水温较低已无法进行养殖的季节、进行温棚全封闭养虾的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关键性措施,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温棚养殖,肥水是关键温棚肥水是一个关键。肥水应用氨基酸活藻素、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养鱼历史悠久,养殖品种多,"养鱼"泛指鱼、虾、蟹、贝、藻等的养殖活动。八字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水"排在养鱼之首。"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决定鱼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就是水,"养水"是前提,这个道理谁都会说,实际做起来却很难。何为"好水",各养殖品种所要求的不一样,有的要清水、有的要肥水,总的来说,在养殖水  相似文献   

13.
正"养虾先养水,水好虾更好",实践证明,肥水养虾成功率更高。放虾苗之前,首先培藻做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养殖过程中维持藻相,控制水质,提高虾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是养虾能否成功的关键。进入7月份后,气温逐日升高,虾塘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成为养殖关注重点。一、水质调控虾塘养殖到中后期,水质调控是重中之重,多种原因可引起水质恶化和水色转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异常水色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重新培育优良水色。举例  相似文献   

14.
李生 《齐鲁渔业》2014,(10):30-31
肥水又叫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养虾的成败。但许多虾农在肥水工作中,没有掌握好肥水的黄金时间和关键技术,导致肥水失败。笔者根据10余年的养虾经验,现将肥水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虾蟹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生单细胞藻类,  相似文献   

17.
一、不同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的肥水方法1.主养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大水面的肥水(1)目的:提供充足的生物饵料,保证养殖品种的正常生长。(2)措施: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多肥搭配、看水施肥。(3)方法:多种肥料搭配使用,4月份投足化肥,其中间隔5~6天投放汉宝淝1500克/亩或多肽氨基酸肥水膏1000克/亩,再间隔8~9天投化肥,同时可配合投入氨基酸酵素肥1500克/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近16万亩。多年来,由于对虾池肥水的利用和处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富营养虾池肥水排入近海海域,使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局部赤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省近岸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2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科委下达的“利用对虾池肥水养殖贝类的研究”项目。我们根据贝类的摄食习性,采用虾贝混养、排水河养贝及低洼荒滩围塘蓄水养贝三级贝类过滤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所谓三级贝类过滤法:贝类在虾贝混养池中滤掉部分浮游生物(称初级过滤);混养池的肥水排入排水河,在排水河内养殖贝类,贝类进一步滤食掉浮游生物(称二级过滤);排水河的水进入围塘养贝池,围塘里养殖的贝类再进一步滤食掉部分浮游生物(称三级过滤)。通过混养池、排水河、围塘养殖的贝类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养殖前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肥水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前期气温低、光照弱。②重金属超标,消毒药残余大。③亚硝酸盐偏高,肥水困难。④铁锈水(水源或池塘铁离子含量偏高)。⑤受过污染的水源。针对这五种情况通常先用有机酸类解毒剂解毒两小时后再肥水,待3天后视情况再进水3~5厘米后再追肥一  相似文献   

20.
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养鱼先要养好水.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实现"以养鱼为中心"向"以养水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和提升,认识水质类型是非常必要的.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瘦水水质、肥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尤其是瘦水水质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好水而忽视管理,造成鱼类处于长期的缺氧状态而影响生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