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危害苜蓿的蓟马生活史及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蓟马是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害虫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永敷  赵秀华 《中国草地》1990,(3):65-66,64
  相似文献   

3.
抗蓟马苜蓿高产草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抗蓟马苜蓿品种的有关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与干草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得知分枝数是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对该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说明了其产草量比对照品种敖汉苜蓿增产32.2%,与草原二号杂种苜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苜蓿对蓟马的抗源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永敷  薇玲 《中国草地》1990,(5):61-63,65
  相似文献   

5.
6.
7.
温雅洁  周生英  方强恩  胡桂馨 《草地学报》2021,29(12):2703-2710
为了揭示蓟马为害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和茎秆细胞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与苜蓿耐害性的关系,本研究选用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R-1和I-1,比较蓟马为害后苜蓿叶片和茎秆的显微结构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表明,受害后,R-1和I-1苜蓿的组织结构有明显改变:叶片上下表皮细胞锯齿边缘消失,细胞显...  相似文献   

8.
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2龄和3龄二茬开花初期,调查了蓟马对来自国内外97个苜蓿品种(品系)的危害。调查结果为:蓟马在各品种上的普遍率为100%,有干枯叶片的枝条比率最大67.1%,最小为0,平均为24.3%;运用欧氏完全连锁聚类分析,供试品种对蓟马抗性可分为5个类群,抗虫性最强的品种14个(中兰1号、QS-2、大郁山、润布勒和公农2号等)、抗虫性较强的品种29个(庆阳、SA32140、YL-21、SM9808和陇中等)、抗虫性中等的品种32个(Sceptre、SA32152、阿尔冈金、金皇后和SM9809等)、抗虫性较弱的品种19个(SA16465、SA16464、SA10125、SA7090和苜蓿女王等)和抗虫性最弱的品种3个(来自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的新疆大叶,Wl320、SA35095),5个类群的品种数分别占品种总数的14.4%,29.9%,33.0%,19.6%和3.1%。  相似文献   

9.
多种药剂防治苜蓿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多种药剂进行防治苜蓿蓟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15%菜盛和生物农药0.1%中农1号对苜蓿蓟马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10 d调查,4.5%高效氯氰菊酯、15%菜盛和0.1%中农1号的防效分别达到92.3%,91.0%和85.4%.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4个苜蓿品种 HA-3、Ta、M8、Ja 无性系在大田蓟马持续为害后茎叶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受蓟马为害后,4个苜蓿无性系品种叶片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消化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升高,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 〈0.05),HA-3和 Ta 苜蓿叶片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M8和 Ja 叶片中的升高。在茎中,4种苜蓿无性系的粗蛋白、粗灰分和可消化蛋白含量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P 〈0.05);粗脂肪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显著低于对照(P 〈0.05)。HA-3苜蓿无性系在多个牧草品质指标中表现最佳,耐害性最佳,而 Ja 苜蓿最差。  相似文献   

11.
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田间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比较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明确苜蓿品种与受害指数、虫口密度,以及苜蓿株高与虫口密度的关系,作者在第2、3茬苜蓿的营养生长期和初花期对单株蓟马虫口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对第3茬苜蓿初花期的受害级别、株高进行了调查,用平均受害指数和模糊聚类法比较了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分析了平均虫口密度与苜蓿株高及受害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苜蓿品种有虫株率均达100%,不同品种单株平均虫口密度范围为3.15~8.55头/株。以受害指数法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性,抗性最高的品种为Brarlfa 53HQ,最感虫的品种为5S43;用模糊聚类法得出抗性最强的品种为Baralfa 421Q,感虫的品种包括5S43;虽然两种比较结果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的趋势趋于一致,模糊聚类法考虑的因素较多,能比较全面地评价苜蓿对蓟马的抗性,其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单株虫口密度与受害指数和株高关系表明,它们均存在明显的曲线关系,虫口密度与受害指数的曲线方程分别为y=(-113.2563+53.6489x)/x,与株高的曲线方程为y=x/(-0.0104+0.0230x),经χ2检验,这两个方程的拟合程度均很好。  相似文献   

12.
4个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和室内条件下,采用大量蚜虫侵染幼苗法评价4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抗性,以筛选出对豌豆蚜高抗的材料。结果表明,甘农5号(HA 3)在大田和室内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50.3%和48.9%,而猎人河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在大田和室内均较低,分别为4.0%和4.3%;4个苜蓿品种在大田的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高抗,甘农3号、金皇后、猎人河均为感虫,室内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抗虫,金皇后、甘农3号低抗,猎人河感虫。  相似文献   

13.
植物源药剂对苜蓿蓟马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钰  袁庆华 《草业科学》2007,24(3):101-103
选取7种植物源药剂与1种化学药剂(2.5%溴氰菊脂)对苜蓿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进行防治比较.结果表明,7种植物源药剂对苜蓿蓟马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0.3%印楝素乳油、2.5%烟碱-楝素乳油、10%柠檬草乳油防效突出,与2.5%溴氰菊脂相比无显著差异,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到76.18%、63.42%和90.59%.此外0.3%印楝素乳油的药效持续时间长而10%柠檬草乳油的起效快.  相似文献   

14.
《草业科学》2012,29(1)
在大田和室内条件下,采用大量蚜虫侵染幼苗法评价4个苜蓿(Medicagosativa)品种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pisum)的抗性,以筛选出对豌豆蚜高抗的材料。结果表明,甘农5号(HA3)在大田和室内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50.3%和48.9%,而猎人河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在大田和室内均较低,分别为4.0%和4.3%;4个苜蓿品种在大田的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高抗,甘农3号、金皇后、猎人河均为感虫,室内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抗虫,金皇后、甘农3号低抗,猎人河感虫。  相似文献   

15.
吴永斌  魏敏  刘长仲 《草业科学》2012,29(8):1313-1321
为了明确蓟马在苜蓿(Medicago sativa)上的空间格局,应用聚集度指标和Iwao的回归法分别检验了蓟马在苜蓿上的分布型。结果表明,蓟马在苜蓿上是以个体群为基本分布成分,个体群间的分布属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随苜蓿刈割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而蓟马的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以及本身习性引起的。此外,本研究还应用Iwao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最适抽样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持续危害下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大田生长特性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单株筛选、扦插扩繁的抗蓟马无性系R-1和感蓟马无性系I-1为材料,以相邻苜蓿田自然发生的牛角花齿蓟马作为虫源,于第2茬苜蓿生长期间测定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健康株和受害株的生长指标及各指标损失率。结果表明:R-1、I-1无性系受蓟马危害后,株丛的自然高度、绝对高度、再生速率、节间长、茎粗、叶面积、叶片干重、茎秆干重...  相似文献   

17.
鉴于苜蓿的重要经济价值,我国和许多国家均已利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改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苜蓿育种工作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并着重在生物技术的几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其应用前景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