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传统的鱼片如狭鳕、青鱼、鲽鱼等供应不足,而罗非鱼以其无肌间刺、易于繁养殖、适宜加工等特点成为首选替代产品,为国际市场上最活跃的水产品贸易对象。尼罗罗非鱼从1978年引进我国,在很多地方开展了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试验,其生长迅速,个体肥大,肉质完全可与海水鲷媲美,产量也较高,但时至今日海水养殖罗非鱼尚不成规模。为了促进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的发展,笔者将我所曾进行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成情况做一工作小结,向大家汇报。一、养成设施1.池塘每个面积3亩,水深1.0m~3.0m,多为闲置的、用于海水育苗的海边蓄水池塘,形状不…  相似文献   

3.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我国自1978年从国外引入后,进行海、淡水养殖己取得良好效果。我院海水养殖教研室与国营金州盐场水产科,为进一步利用广大盐滩内荒置闲散水体的天然生产力,进行了在盐田贮水池中海水养殖尼罗罗非鱼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0年我县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进尼岁罗非鱼鱼苗。当年就开始了海水繁殖尼罗罗非鱼鱼苗的试验工作,初步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数量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1982和1983二年海水养殖的尼罗罗非鱼鱼苗主要还是从淡水中繁殖培育的。由于运输和没有进行完善的海水驯化工作,加上鱼苗个体小,鱼塘面积大,敌害多等原因,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正> 沧州沿海地区淡水资源较少,半咸水、海水养殖水面较多,发展家鱼养殖受到限制。为了扩大养殖面积,提高产量,根据尼罗罗非鱼具有广盐性的特点,1983年我们进行了海水驯化罗非鱼试验,并取得成功。1984年投入生产性试验,共驯化出罗非鱼苗350余万尾,成活率达90%以上。一、初试简况: 1983年6月22日我们取尼罗罗非鱼苗11尾,其中:4cm的3尾;2.5cm和1.5cm的各4尾,由盐度7.8‰的水中直接移到盐度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水大面积养殖尼罗罗非鱼已获得了较高的产量,有不少单位取得了高产经验。钦州市龙门海水养殖场养殖43亩,平均亩产获388斤。其中,一个面积10亩的塘,平均亩产达到1,110斤;合浦县白沙公社平田大队养虾场养殖的10亩尼罗罗非鱼,收获63担,平均亩产630斤;该县山口公社单刀海水养殖场的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尼罗罗非鱼(以下简称尼罗鱼)商品规格和养殖尼罗鱼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一冬龄尼罗鱼和养殖尼罗鱼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一冬龄尼罗鱼与家鱼混养的试验,现将1983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有关海水养殖尼罗罗非鱼病虫害的资料,在国外报道较少,1983年8月份我区合浦县、北海市等几个海水养殖场,尼罗罗非鱼出现了流行广,发病率高的一种疾病。为了摸清病因,病原体以及鱼病流行规律,我们在北海市白壕壳养殖场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做了室内外的试验,得到初步的结果,证明这种病是一种细菌性病,暂定为B菌病,现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的遗传渐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5,19(2):105-111
用LKB平板电泳仪,4.4%聚丙烯酰胺凝胶对南京罗非鱼良种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肌,肝,脑,心,眼中的10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未见的多态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是超“纯”的养殖群体,尼罗罗非鱼群体中有20%的尼奥杂交鱼,其体形酷似尼罗,难以肉眼鉴别,由此可见,我国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中已存在遗传渐渗问题,须注意防杂和提纯。在剔除了杂交鱼后,该场尼罗罗非鱼群体的  相似文献   

10.
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套养试验。2005年5月19日放养8cm-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并搭配放养鲢鱼3600尾、鳙鱼900尾和加州鲈1360尾,获得了亩产1439kg商品鱼、亩盈利4938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尼罗罗非鱼营养需要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雍文岳 《淡水渔业》1994,24(5):22-24
尼罗罗非鱼营养需要量雍文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尼罗罗非鱼在我国许多地区已成为主要养殖对象,且成为我国集约化养殖加网箱、流水和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品种。国家从“六五”科技攻关开始,一直将尼罗罗非鱼营养和饲料研究列入饲料开发研究之中。作者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尼罗罗非鱼是我国引进不久的淡水养殖对象。在平原地区的池塘中饲养,生长快,产量高,收益多。1982年我们在浙江中部山区——新昌县西郊公社的山塘中进行了尼罗罗非鱼的试养,目的是探讨山区山塘饲养尼罗罗非鱼的可能性及其养殖效益,以便扩大尼罗罗非鱼的饲养范围和促进山区淡水养鱼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二)泰国罗非鱼产业1.泰国罗非鱼的养殖生产泰国在尼罗罗非鱼养殖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除去南部和中部对虾养殖地区外,泰国各地均可养殖。面对国内外市场商机,泰国改进尼罗罗非鱼的品种、养殖方式和鱼饲料效率,养殖出无化学残留物且体型更大的尼罗罗非鱼。罗非鱼是泰国养殖规模最大的鱼种,占泰国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35%。目前泰国的尼罗罗非鱼年产量为20万吨。2.泰国计划促进尼罗罗非鱼的国内消费由于罗非鱼的味道和肌肉品质较好、价格较低等因素,其在泰国消费者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泰式和西式餐厅仍有值得开拓罗非鱼市场的商机,因此  相似文献   

14.
红罗非鱼是罗非鱼属内基因突变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体色鲜艳、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盐性强等优点。红罗非鱼不仅能在淡水中生存,而且能在自然海水和半咸水中更好地生长,但是关于其在海水中的具体生长参数报道较少。我们于2001年引进以色列红罗非鱼以后,分别对其后代体色分化情况、耐盐性指标等进行了研究,现就其在海、淡水中的生长情况与北方地区养殖较多的尼罗罗非鱼进行比较,为其在海水及盐碱滩涂进行罗非鱼养殖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试验鱼为2001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引进的以色列红罗非鱼原种所产的子一代(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品种主要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红罗非鱼等,本主要针对在海丰县养殖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取海水池塘(盐度28)和淡水池塘养殖及水库天然增殖的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体质量为200~500g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材料,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3种生态环境尼罗罗非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和蛋白质量浓度。结果显示,3种生态环境中罗非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罗非鱼血清中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及血清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酶活力和蛋白质量浓度依次为:水库海水池塘淡水池塘。试验结果表明,水库天然增殖的尼罗罗非鱼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一份尚未公开发表的报告——《尼罗罗非鱼海水驯化养殖试验》记述:(1)1982年9月,广西北海市横路山虾场受台风袭击决堤,堤内海水驯养的20万尾尼罗罗非鱼被冲入大海.25天之后,北海市渔民在附近浅海围网捕获100多斤.(2)同一次台风,北海市白蚝壳虾场一口海边大塘决口,虾儿逃之夭夭.35天之后,人们发现与虾混养的一小群尼罗罗非鱼,从缺口回到原虾塘定点投喂处觅食,并在塘边打窝作巢,准备产卵.  相似文献   

18.
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肉丰味美等优点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火光农场养殖成功,于1987年12  相似文献   

19.
雄性化奥尼罗非鱼海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一代奥尼雄性化罗非鱼除具有食性广泛、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罗非鱼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殊性状,是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拓宽其养殖渠道,我们承担了日照科委下达的“罗非鱼雄性化海水育苗与养殖”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为本场对虾养殖池塘,长方形,长12Om、宽72m,面积13亩,其地底为硬泥,池底四周有一条宽3m深40cm的环水沟。池塘平均水深1.3m,过排水方便,有提水设备。2.鱼苗取自本场用海水繁殖的尼罗罗非鱼雌性内奥利亚罗非鱼(雄性)杂交的子一代奥尼罗非鱼苗,雄性率为90%…  相似文献   

20.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乃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养殖的一种鱼类,移殖地域十分广阔。我所于1979年引进后,1980年的工作,主要是培育大规格的种鱼,向省内各地区提供尼罗罗非鱼的亲本,在保证种鱼质量的前提下,以便迅速在全省普遍推广。一年来,分别向省内五个地区六个点输送尼罗罗非鱼的种鱼1500尾,个体规格多数为每尾250克左右。与此同时,我们对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