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植被丰富,为保护湿地生物资源,采用样方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方法,开展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有维管束野生植物153科,336属,807种;主要森林类型可分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草果群系、古树及珍贵树木;其中温带成分最多,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性质为主,热带成分也有较高的比例,区系成分出现较强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城市群园林绿化程度很高,但一些城市仍缺少乡土树种特色,危及生态系统稳定。长三角地跨北、中两个亚热带,有三类林木群落组成,即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长三角范围乡土树种丰富,城市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冰雪灾害后的粤北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冰雪灾害后粤北地区的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和生态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将研究区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3个功能类群,其中腐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占比例最大,而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占优势,捕食性动物两者所占比例较小.土壤动物生物量最大的类群以寡毛纲蚯蚓为主,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DG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均匀度指数(E)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C)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采样深度对大型土壤动物生态指数和功能类群的影响均为显著(P<0.01).凋落物现存量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分布着地球几乎所有的森林景观。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中国山系耸峙,在较低的纬度地区还分布着一些亚高山针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甚至还有主要见于北极圈一带的苔原景观。  相似文献   

5.
我区康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天然次生漆林,野生漆树散生于松、青(木冈)和桦木林中。陕西平利县漆树科研所是我国研究漆树,进行品种繁育的重点科研基地,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漆树集中分布地区。我们从1981年开始引进平利漆树所的优良漆树品种在陇南进行试种,在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6.
湖北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干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木林子自然保护区的1种主要植被类型。在各种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协同作用下,形成了木林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特有的干扰体系。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保护和经营中,要利用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合理择伐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增益性人工干扰,坚决阻止过渡的森林采伐和毁林开荒等破坏性人工干扰。应参照以自然林窗干扰,采用择伐方式经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南岭山地中,西段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性、主要植被类型。所包含的热带区系成分及植被的垂直分布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对这一植被区中,西段在湖南境内的北部界限作了论述和讨论的同时,分析和比较了南岭东、中、西段的特点和差异。认为南岭各段常绿阔叶林的类型基本相同。因而应是一个自然的植被区,东段和西段的主要区别在于:西段受云贵高原和华中植物区系的影响较大,在植被的种类组成上差异明显;西段中山落叶阔叶树种类和温带植物区系成分比较丰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范围较广。而越向东移,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范围愈广,华南区系成分愈多。  相似文献   

8.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自然植被类型和天然林类型,也是鄂西南武陵山区中山地带最典型、最重要的天然林类型.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利用,退化严重.采取全面禁伐的强制性保护措施,恢复进程缓慢,一些严重退化群落甚至难以恢复.遵循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规律,借助自然力,通过以积极的人为干预措施,可以快速恢复与重建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演替动态和恢复的可能性,分析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恢复的3种方式即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人工重建,以及封禁保护、抚育间伐、补植(播)、封山育林、林分改造和人工重建等恢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云南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云南南部及中南部,为南部热带季节性雨林,中南部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砖红壤和赤红壤。林分内树种繁多,林地阴暗潮湿,林木枝叶密集交错。树冠庞大。杂灌木丛生。看不清树木梢端,难以测定立木高度。因此拟利用测定枝下高来推算树高。现将团香果、刺栲、桢楠、木莲、金平石栎、大叶茶等六种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树枝下高与树高之间相关关系及编制相关表方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该区植被属于华中植物区系,地带性植被在森林分区上为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属三峡武陵山雪峰山林区。主要类型有:低山针叶林、中山针叶林、中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和草句。在分类系统上采用植被型组(Vegetation type group)一植被型(Vegetation type)一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type)一植物群系(plant formation)一植物群丛(Plant association)为分类等级,共分为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包括50个主要群系。  相似文献   

11.
广州流溪河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广州流溪河上游流域,分布有少量的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主要见于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由于分布面积狭小,因此其植物区系并不丰富。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表明,该植被型的区系具有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同时具有一定的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泛热带分布和旧世界热带分布对该森林的区系性质影响很大。常绿阔叶林植被及其区系都是在中生代末起源于华夏古陆,其中少量的落叶成分也是干旱促成、华夏起源的。  相似文献   

12.
常绿和落叶阔叶树叶中N和P的变化及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立  罗山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166-170
从叶完全展开到生长季结束对常绿阔叶树种铁冬青、红楠和海桐及落叶阔叶树种日本朴、银杏和木叶的N和P浓度进行了定期测定。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树种新叶的N和P浓度从5—7月急剧下降,然后小幅波动,而老叶的N和P浓度变化缓慢。落叶阔叶树种的N和P浓度随着季节的推移而明显下降。大多数树种的P转移率大于N转移率。常绿阔叶树种的N和P的转移率大于落叶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3.
天然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天然林资源状况1.1 天然林资源分布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 ,森林类型包括南海诸岛的热带珊瑚岛森林、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3 370万hm2 ,森林资源总蓄积为 117.85亿m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峰丛中部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特征、群落内种子植物的区系特点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峰丛中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由乔、灌、草及层间藤本植物组成,种类组成丰富,样地(1 800 m2)共有植物146种,分属55个科,其中种属比较多的科有樟科、壳斗科、山茱萸科、胡桃科、榛科等,群落无明显优势树种;群落以常绿树种、革质叶、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的植物区系与泛热带植物区系和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关系最为密切,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65.31%,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较高,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相似文献   

15.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8种典型森林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矮林)进行样地调查并计算了各个森林类型乔木层林分密度、物种种类、优势树种、生物量.结果表明,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落叶矮林;在海拔1 000 m以下的5种森林类型,生物量变化不大;而在海拔1000m以上的3种森林类型,随海拔升高生物量下降,物种则增加.  相似文献   

16.
浅谈江苏园林绿化中常绿、落叶树种的配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常绿、落叶树种的生态习性及江苏省常绿树种的自然分布特点,探讨了落叶、常绿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利用。认为徐淮地区、里下河、滨海盐土区不适宜常绿树种的生长,树种配植应为落叶阔叶树,而盱眙、六合丘陵、宁镇山脉及茅山山脉和长江三角洲丘陵地区可栽植少量耐寒性较强的常绿树种,但应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而在太湖沿岸及宜兴、溧阳较为适宜常绿阔叶树种的生长,可考虑增加常绿阔叶树种的种类及栽培规模。并认为,不必刻意追求单一的景观效果,常绿、阔叶树树种均具园林价值。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北方城市植物群落主要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相对单一,引入一些优良的常绿乔灌木进行驯化试验很有必要。通过实施常绿阔叶树种引种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摸索出了一些的经验和技术方法,并进行示范推广,以增加城市植物多样性,丰富北方城市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哄豹自然保护区位于桂西北山原的隆林县丫叉镇忠义村境内,北临南盘江与贵州省交界,面积5km~2,主要保护对象为西部南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的亚热带森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类型最为丰富的亚热带森林。亚热带地区是中国森林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植被类型,但由于纬度和海拔的变化,又交错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等森林类型,生态系统多样性极高,物种多样性也极高。  相似文献   

20.
薛立  罗山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166-170
从叶完全展开到生长季结束对常绿阔叶树种铁冬青、红楠和海桐及落叶阔叶树种日本朴,银杏和Lai木叶的N和P浓度进行了定期测定。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树种新叶的N和P浓度从5-7月急剧下降,然后小幅波动,而老叶的N和P浓度变化缓慢。落叶阔叶树种的N和P浓度随着季节的推移而明显下降。大多数树种的P转移率大N转移率。常绿阔叶树种的N和P的转移率大于落叶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