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养殖种类。近几年我国河蟹养殖生产发展迅猛,已从最初的资源放流型养殖发展到目前的集约化高密度精养,从分散型向地域集约化发展。伴随着养殖面积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河蟹病害也日渐增多,如常见的河蟹肠炎病、烂鳃病、肝胰腺坏死病等。尤其2015年、2016年在江苏部分河蟹养殖区大面积发生的以肝胰腺白化以及体内肉少水多为主要表征的俗称河蟹"水瘪子"病给河蟹养殖  相似文献   

2.
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生与应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兴化地区暴发流行河蟹水瘪子病(养殖户俗称),经实地走访调查,现分析介绍如下。一、水瘪子病基本情况河蟹水瘪子病症最初出现在2015年5月份,7月10日左右受灿鸿台风影响后"水瘪子"逐步扩散(此时河蟹刚刚完成第三期蜕壳),直至大范围发病。其主要症状为河蟹附肢长期不坚硬、空瘪;绝大部分病蟹仍然可以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擅抖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水产品 ,在有些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1995年开始 ,皖、江、浙、沪地区发现了不明病因的中华绒螯蟹擅抖病。1998年据不完全统计已蔓延到上海、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市 ,几乎覆盖了我国的河蟹主要养殖区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尽管总体上国外对蟹类病害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得多 ,但河蟹的养殖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国内进行 ,有关中华绒螯蟹的病害研究国外没有涉及。因此由于国内大规模养殖而产生的河蟹病害促进了国内学者对河蟹病害包括“颤抖病”(又称抖抖病、抖脚病等)在内的研…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Crab)又名螃蟹、中华绒螯蟹和毛蟹等,属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弓蟹科,绒螯蟹属,中华绒螯蟹种。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蟹类。江苏是河蟹养殖大省,2018年全国养殖产量800 000 t~([1]),江苏河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是全国河蟹养殖的主要产区。拥有"阳澄湖"、"固城湖"等享誉全国的著名河蟹品牌。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大,单品种、集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6月,昆山某养殖场80%以上的河蟹出现“水瘪子”症状,经诊断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成功地将病蟹挽救过来。现将这一宗病例的发现、诊断、治疗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有效防控河蟹“水瘪子”病提供参考。一、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现与诊断2022年6月24日,一个养殖企业送来9包共计33只病蟹,病蟹体表干净、色泽较正常,部分蟹胃肠道还有少量食物,但壳软、无力。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成蟹养殖自第2次蜕壳以来就有不同程度损蟹,尤其是进入梅雨季节更为严重,给养殖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作者走访了很多养殖户,除了部分是因为蜕壳不遂造成的死亡外,很多是表现为肝胰腺坏死造成的死亡,这就是老百姓俗称河蟹水瘪子。综合前几年发生的"水瘪子"情况,"水瘪子"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最初发现部分河蟹白天有上网、上草头、夜间有上岸等行为,吃食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各地掀起了人工养殖河蟹的热潮,长江水系蟹种因具有其它蟹种无可比拟的生长优势而成为广大养殖户的首选。一些初次养殖河蟹的养殖户,因蟹苗市场真假混杂、鱼目混珠而没有选购到正宗优质蟹种,遭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正确引导河蟹的人工养殖,本文就河蟹种质的外观鉴别方法作一介绍。 河蟹又叫螃蟹、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该属除中华绒螯蟹外,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线螯蟹和狭额绒螯蟹三个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四个种群,即长江水系种群、辽河水系种群、瓯江水系种群和闽江水系种群。适于人工养殖的中华绒螯蟹种是指规格在2g以上一秋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统称。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的"水瘪子"病是一种以肝胰腺发白萎缩为主的多症状疾病,本研究旨在评估"水瘪子"病的主要体征指标,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规范诊断标准提供参考。通过采集江苏兴化和盐城健康或疑似"水瘪子"病的中华绒螯蟹样本,测量评定了11个体征指标并进行了系统聚类、主成分回归以及多重对应分析。通过分析共获得"水瘪子"病的5个体征指标,并评估了"水瘪子"病的5个症状变化,分别为活力差,遇应激时无逃跑、爬动等运动现象;较低壳硬度,剥离头胸甲时头胸甲部分区域破碎;步足肌肉萎缩,可能出现积水;肝胰腺呈淡黄、白或灰白色;肝胰腺指数低(2%~9%)。同时,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降低、鳃和肝胰腺颜色加深等一些症状表现与"水瘪子"病的常规症状无明显相关。研究表明,活力、壳硬度、肌肉饱满度、肝胰腺颜色和肝胰腺指数等指标可能成为"水瘪子"病评估中的主要体征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河蟹"水瘪子"病近年来一直是河蟹养殖户关心的一大问题。"水瘪子"是对体色发暗无光泽、机体松软有弹性、肝胰腺肿大或萎缩、肌肉组织间和胸腔积水、晚期空肠空胃、出水易死亡、无经济价值的河蟹的总称。"水瘪子"病是河蟹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公司业务人员在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发现了一例河蟹"水瘪子"病,养殖户及时给河蟹内服肝腹康,配合用水产VC增强河蟹体质,加上使用保肝护胆宁,连用5~7天。此外,用强效解毒底改片(过硫酸氢  相似文献   

10.
(四)黑龙江省持续发展养蟹,选择优质蟹种、开展生态养蟹(一)日本绒螯蟹养殖在俄罗期境内的绥芬河入海口及朝鲜境内的图们江入海口盛产的大河蟹,即是日本绒螯蟹。该蟹个体大,体重达150~200g,个别体重达300~400g。日本绒螯蟹是未经人工养殖的纯种河蟹,是目前我国唯一未被破坏的河蟹原种  相似文献   

11.
由杨先乐教授带领的河蟹“水瘪子”病研究团队从2016年3月份开始就驻扎在兴化养殖一线,在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和安丰镇水产站的协助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培训讲座、塘口跟踪以及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等方式对2015-2016年兴化市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河蟹“水瘪子”病发生的明显特征是吃食量下降,症状主要表现为:病蟹甲壳颜色发黑,壳薄且脆;病蟹大多空肠、空胃,没有食线或者食线是断开的;病蟹鳃萎缩,附肢发软无力、肌肉萎缩,肝胰腺颜色变成土黄色、淡黄色至白色并呈浆糊化萎缩坏死;严重的病蟹甲壳凸起,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以下简称河蟹),河蟹颤抖病是对其养殖危害最大的重大流行病,自从1994年发现以来,每年都是各地的河蟹养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尽管近年来河蟹颤抖病发生有减缓趋势,但局部地区仍有大面积暴发,死亡率仍可高达50%以上,给河蟹养殖造成巨大损失。经过多年的系列研究,已证实螺原体是引发河蟹颤抖病的主要病原,该病原也是水产新型病原,已经被国际上正式命名为  相似文献   

13.
性早熟河蟹的识别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我国重要经济蟹类之一。近年来受市场的影响,各地广泛开展河蟹养殖。但蟹种培育是河蟹养殖的一个薄弱环节,培育技术尚不完善,尤其性早熟问题严重影响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河蟹性早熟是指蟹种经一年培育之后性腺即已成熟,停止生长,规格一般不足50g,即达不到商品规格,也无养殖价值。给河蟹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徐兴川,1994;柳志会,1992)。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它是我国名特优养殖的经济品种,目前全国各地养殖河蟹方兴未艾。如何保持河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讨论的热门课题。作者对中华绒螯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作扼要的浅析,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弓蟹科、弓腿蟹亚科、绒螯蟹属,其又名河蟹、大闸蟹、毛蟹等,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品种,也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水产品。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一、河蟹的习性河蟹喜欢栖居于石砾和水草丛中,或江河、湖泊滩涂洞穴里,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灵敏。河蟹为杂食性,喜食鱼、虾、螺、蚌、蚯蚓、浮萍、马来眼子菜、苦草等多种动植物性饵料,偏食动物性饵料。河  相似文献   

16.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风格独特,历来受到民众的喜爱,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优质、大规格成蟹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幼蟹培育主要是指将蟹苗培育成规格更大的一龄蟹种[1,2],即"扣蟹",良种幼蟹是"养大蟹"的基础,因此如何提供优质幼蟹就成为推动河蟹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林仕梅 《内陆水产》2003,28(3):16-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河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经济价值较高,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的重要对象。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名贵水产佳品。1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分布河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绒螯蟹属。该属以螯足密生绒毛而得名。河蟹适应性强,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和闽江水系4个种群。除中华绒螯蟹外,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3种。形态结构河蟹的背部一般呈墨绿色,腹面灰白色。腹部在成长过程中,雌蟹渐呈圆形(俗称团脐),雄蟹仍为狭长三…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系的河蟹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属于名贵淡水水产品,是江苏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优质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也较为坚挺。因此,养殖户也在积极转变传统养殖观念,通过自选亲本、委托培育等方式获得大规格亲本的蟹种来进行养殖。本文中的"长江2号"河蟹是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历经十年,成功培育出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水瘪子"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综合症状,养殖河蟹池塘的生态环境受到化学药物的残留、不明成分非药物产品的滥用、投喂油脂氧化饲料等的影响,导致河蟹肝胰脏内的虾青素含量下降,进而会出现河蟹"水瘪子"。笔者根据2015-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水瘪子"的发生情况、溧阳市水产良种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对该病发生的病因、病症的控制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的"白膏症",又叫"肝胰腺白化症",主要症状表现为肝胰脏颜色发白,腹腔积水,附肢不坚硬、空瘪等。病情较轻时还能正常蜕壳,但食用价值下降。病情严重时腹腔积水加重,肝胰脏萎缩、消失,称为"水瘪子"。"水瘪子"没有食用价值,死亡率高。2015年在江苏兴化等地"水瘪子"病情比较严重,蟹农损失惨重。其实早在2002年太湖围网养蟹时就发生过"白膏症",苏州市科技局曾立项支持"白膏症"的研究。课题组经过研究,指出河蟹"白膏症"的发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