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金保  李娟 《内陆水产》2006,31(9):13-14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鲈、宝石斑。因鱼体两侧有1个-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而得名,是我国近年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质淡水养殖新品种。为获得本公司工厂化循环水生态养殖所需的较大规格苗种,探索高度集约化中间培育技术,笔者于2006年6月11日-6月26日进行了本试验,并初获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利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开展亚洲龙鱼(金龙鱼)成鱼的集约化试验养殖,对亚洲龙鱼在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的饲养方式、水质调节、疾病防控、日常管理等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今后亚洲龙鱼的工厂化大规模养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评估跑道式池塘循环水养殖宝石鲈(Scortum barcoo)的肌肉营养品质和健康水平,为跑道式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宝石鲈肌肉营养品质的调控以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以推进宝石鲈产业的发展.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对跑道式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宝石鲈的生长指标、肌肉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普通池塘养殖的宝石鲈...  相似文献   

4.
正淞江鲈,又名松江鲈、四鳃鲈。淞江鲈是一种近海暖温带小型底层肉食洄游性鱼类,是我国国家Ⅱ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上海的名贵土著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淞江鲈工厂化养殖模式是在其人工繁育技术的基础上,对淞江鲈成鱼养殖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生态因子进行人工模拟,构建一套适合于其生长发育的模拟自然生境系统,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批量生产出淞江鲈商品鱼。该养殖模式建设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农业农村部将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列入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该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具备建设成本底、占地小、可控性强及组建灵活等优势,可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在工厂化陆基圆池中进行经济养殖品种的探究,是该模式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我国淡水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产量70.21万t,同比增长13.33%。目前,随着国内加州鲈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大,养殖从业者对加州鲈规格苗的需求日益旺盛,工厂化育苗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热点。现于2021年3—5月开展了加州鲈工厂化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集装箱养殖按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与池塘联动的"陆基推水养殖系统"和全循环利用的"一拖二养殖系统"两种模式。国内近年来主要进行了集装箱式养殖模式原理、工艺流程、尾水处理、鱼产品品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开展了"一拖二养殖系统"养殖红罗非鱼、宝石鲈、加州鲈,"陆基推水养殖系统"养殖乌鳢、斑点叉尾等试验研究,但在集装箱养殖虹鳟方面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文就我国青海高原地区首次用集装箱开展三倍体虹鳟养殖试验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发展和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将逐渐被低污染、集约化的工厂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所取代。作者围绕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备、工艺、管理技术等先后多次进行讨论、调研,走访循环水养殖以及废水处理企业与小型试验相结合,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了一套封闭式工厂化养殖系统水处理工艺,通过首次引入微波消毒设备,成功建成一套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微波消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为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中的一个试验专题 ,主要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鱼体生长特性进行观测 ,并提出适宜的投放密度、养殖周期及养殖系统中理化因子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至 7月。经过 60d(天 )工厂化养殖试验 ,罗非鱼产量 78.2kg/m3,淡水白鲳产量 82 .2kg/m3。产生经济效益 ,罗非鱼为 96.77元 /m3,淡水白鲳为 44.84元 /m3。1 材料和方法1 .1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本试验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生物净化等手段迅速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 ,使水体得到净化并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前的淡水石斑鱼人工养殖中,流水养殖模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环保和土地资源管控愈发严格以及养殖病害的逐年增多,淡水石斑鱼养殖业迫切需要转变现有养殖模式和调整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工程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型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环保、高效和产品质量可控等优点。为优化淡水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技术,笔者于2020年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淡水石斑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淡水石斑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白对虾是广东省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省内宝石鲈和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以池塘和山塘为主,主要采用单养、混养和综合经营三种生产模式。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通过在珠海金湾区平沙基地进行养殖试验,开展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形成一套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即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养殖密度对宝石鲈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宝石鲈(50,100,150,220尾/m3)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0尾/m3组宝石鲈的生长较有优势,其特定生长率(1.61%/d)和存活率(89%)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1.70);密度对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影响显著(P<0.05),随养殖密度增加其浓度呈上升趋势,均在220尾/m3密度组上升最多;密度对血清无机离子(钾、钠、氯、镁、磷)也有影响.综合认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150尾/m3养殖密度组宝石鲈生长效果较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滨  刘滨  雷霁霖  翟介明  颜阔秋  梁友 《水产学报》2013,37(11):1750-1760
基于水产福利养殖的理念,结合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环境可控性高的突出特点,倡导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产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此,本综述从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福利影响因子分析、集约化养殖鱼类的福利需求、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水产福利养殖的科学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实施福利养殖的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集成的研究,为今后规范我国水产工业化福利养殖的生产过程管控,建立水产福利养殖保障机制,真正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斑,是澳大利亚一种重要的经济淡水鱼类。澳洲宝石鲈肉美味鲜,无肌间刺,含肉率高,且营养丰富。湖南郴州市于2006年引进宝石鲈苗种,在郴州金海岸渔业公司的工厂化车间的鱼池中进行养殖并获得成功,年生产商品鱼200吨左右。2011年,郴州市在工厂化养殖宝石鲈成功的基础上,采用在土池中试养宝石鲈,同样也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国内开展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池塘工厂化生态养殖,如建立水槽、利用气动循环水装置增氧和推动水循环等,池塘多级生物修复技术,如种养品种搭配、建立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构建技术等,有些技术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相关研究试验及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为开展池塘自净系统设计与养殖试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但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破解的具体问题和深入研究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试验来分析验证其效果,进而总结适宜本地区养殖特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养殖模式下加州鲈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并对两者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其中粗蛋白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的总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除苯丙氨酸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亮氨酸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前三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ASS和CS评分结果,池塘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蛋+半胱氨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EAA的ASS和CS均大于池塘养殖加州鲈,且数值均大于或接近1。结果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较之池塘养殖加州鲈的营养品质更好,更加符合人类膳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根据加州鲈工厂化循环水育苗生产实践,总结加州鲈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要点,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关技术参考。一、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组成及操作要点1.循环水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本循环水育苗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循环系统、养殖池、微滤系统(物理过滤)、蓄水池、生化反应系统、冷热交换系统和增氧系统组成。其中,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的电机、微滤系统、生化反应系统和增氧系统,冷热循环系统单独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课题组利用地缘近的澳洲银鲈与宝石鲈杂交繁殖,产生子一代——"澳洲斑",该鱼体态特征与宝石鲈近似,鱼体较长,体侧没有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体内脂肪含量比宝石鲈明显减小,生长速度和个体规格比双亲好。本试验在同等池塘环境和投饲管理条件下进行养殖对比试验,探讨宝石鲈杂交新品种"澳洲斑"与原种在生长、抗病力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澳洲斑"比宝石鲈生长快,养殖成活率高,饲料系数低,市场售价高,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比了传统养殖模式中高位池养殖与池塘养殖模式,指出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对虾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阻力。  相似文献   

20.
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宝石鲈体形美观,出肉率高,口感爽滑甘美,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18.9%,含有8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且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宜在池塘、网箱、工厂化流水池进行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在我省尽快发展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于2004年开始对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配套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