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南生安赛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建于2012年4月,总投资6500万元。公司是以湖南农业大学为技术平台,依托张家界享誉世界的生态资源,从事生态种养和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等生产运营,集种养循环、良禽繁育、生态养殖、有机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及运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公司于2012年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5月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申报认定,"慈利县天然富硒产业大米"实施单位;在产业化基础建设方面,公司成立了慈利生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生安赛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建于2012年4月,总投资6500万元。公司是以湖南农业大学为技术平台,依托张家界享誉世界的生态资源,从事生态种养和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等生产运营,集种养循环、良禽繁育、生态养殖、有机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及运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生安赛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 0 1 2年4月,总投资6 5 0 0万元。公司是以湖南农业大学为技术平台,依托张家界享誉世界的生态资源,从事生态种养殖和农产品供销一体化等生产运营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公司集种养殖循环、良禽繁育、生态养殖、有机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及运营和废弃  相似文献   

4.
<正>本报讯3月,辉隆股份全椒生态公司在滁州市、全椒县各有关部门考核把关、筛选申报、实地考核、集中评审的基础上,经滁州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会议审定,被认定为"2012年滁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椒生态公司于2010年10月在全椒县八波村流转土地,利用辉隆股份的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资源优势,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发展现代循环生  相似文献   

5.
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当前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之一,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农业转型的战略选择。种养结合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进行科学整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契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并且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路径。在分析生态循环农业和种养结合模式理论的基础上,选取荆州市虎渡河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该合作社发展历程及运营概况,结果显示该合作社“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的科学可循环种养模式有效改善了土地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推动了生态农业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基于此,提出了推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重点在于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等方面,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在此基础上,各地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沼气为媒介的物质循环模式、种养结合的均衡发展模式和"前店后园"的"接二连三"模式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同时,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以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万相农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9日,主要经营农业、林业种植、销售,苗木花卉种植、销售,农产品加工等。2012年,该公司被河南省林业厅评为"河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3年,被濮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濮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8.
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简称"苗乡三七",下同),2012年被省第一批拟认定为中药材领域优质种业基地之一。"苗乡三七"创立于2001年,是我国三七种植、生产与出口的龙头企业,也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有员工120余人,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公司依托3代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华坤生态园位于延庆县大榆树镇新宝庄村,于2006年开始进行生态观光园建设,总占地面积300亩,先后种植精品南方特菜50亩,珍品水果30亩,建成葡萄园10亩,是集畜禽养殖、蔬菜种植、果品生产、农产品销售、田园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环保型农业生产基地。生态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坚持科学种养,坚持安全、无污染、优质营养类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和经营。坚持做到生产品  相似文献   

10.
舜华鸭业     
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舜华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自1999年10月创建以来,舜华公司以打造百年品牌企业为目标,以"临武山水鸭天下"为使命,坚持"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坚守"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建立了集种养、  相似文献   

11.
溆浦县绿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一家集高寒山区原生态特色粮食、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和旅游休闲开发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着眼于发展绿色原生态农业,走"传统、生态、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涟源市超琅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是一家集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公司位于涟源市龙塘镇江口村,注册资金500万元,法人代表吴闲关。公司现有员工98人,其中专家教授4人、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2人、普工80余人,2012年公司被评定为娄底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现有红薯种植基地200公顷,其中自有基地67公顷,带动农户2000多户,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  相似文献   

13.
<正>松桃县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优质葡萄和优质肉猪生产于一体的种养结合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多年来,本着"种养结合,生态优先,规模适度,优质生产"的原则,在组织实施省科技厅下达的种养循环项目过程中,以工程改造为突破口,以绿色生态循环技术升级为支撑,形成猪、沼、葡萄三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化"技术,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猪产业发展同治同建设。1种养循环经济养殖污染处理的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一、江川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江川县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调优调强的发展思路,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种植结构、品种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仔猪、蔬菜、花卉及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增长,为江川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必须持续健康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态种养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该文介绍了集装箱养鱼新技术及其配套的农业生产模式,并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期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必须持续健康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态种养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该文介绍了集装箱养鱼新技术及其配套的农业生产模式,并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期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提倡循环农业和生态养殖的大环境下,以鱼菜共生循环种养模式生产蔬菜和养殖鱼类是一种绿色环保、环 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本项目以鱼菜共生循环种养模式,结合EM 菌的运用,维持鱼菜共生系统的生态平衡、增强系 统中养殖鱼类的免疫力、控制系统循环水水质变化。在种植方面,通过添加EM 菌增加作物产量、防治作物病虫害发 生,并利用EM 菌加快有机液肥的分解,为作物补充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8.
<正>德化县丰裕硕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0年7月,当时合作社成员5人,注册资金50万元。到2012年合作社成员发展到102人,注册资金184万元,并注册了"丰裕硕"商标。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合作社分别获得"市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和"国家级示范社"荣誉称号。一、模式选择丰裕硕合作社通过建设立体生态循环种养基地,形成种养一体循环,将改变原有农业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9,(8):44-45
为稻-鸭种养模式在重庆市荣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2017~2019年荣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稻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结果表明:稻-鸭种养模式比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增收601.5元/亩,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广东农业产业化的几个科技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就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有可能被忽视的几个重要科技问题,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问题等作深入的探讨。明确提出种植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广东有利的气候资源优势,用现代的食品概念取代传统的粮食概念,打破传统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格局,将高效作物优先安排在高效生产时段种植;认为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商品性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重点配套农产品商品性生产技术,提出一个改革水稻种植制度的农作物优质高效优化种植制度"123种植模式";提出把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冬春高效作物开发种植作为突破口,真正凸显广东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同时提出要加速研究建立广东大宗特色农产品规格化和标准化技术体系。指出农业产业化是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一定要按照国际化和商品化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不断引进吸收和综合组装配套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生产的农艺技术体系和农业生产机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