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百佳公司生产的热风干燥洋葱粉为基料,进行了湿法压片生产"咸味咀嚼片"的造粒配方和压片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造粒配方以100 g洋葱粉质量比配氯化钠6‰、白胡椒8‰、孜然9‰作为校味剂,以满分50分取得最高感官评分38.20分;压片工艺采用70%PEG6000无水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用量为洋葱粉质量分数12‰、混合粉粒度过80目筛、压片粒径1.0 cm、冲压压力5 MPa、干燥温度65℃、干燥时间20 min,所得咀嚼片水分≤5%、片重差≤5%。  相似文献   

2.
研究洋葱切片在60、70、80、90℃不同干制温度下薄层热风干制特性,建立干制过程中的数学模型,以分析热风干制温度对洋葱切片干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切片热风干制过程以降速干燥为主,热风干制时的水分转移符合菲克(Fick)扩散模型,从确定系数(R~2)、卡方(χ~2)、均方根误差(RMSE)3个统计数据分析,Page方程模型与洋葱切片干制过程的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流膨化工艺制备非油炸型洋葱大米膨化食品,并研究洋葱添加量与米糕条水分含量对大米膨化产品理化特性的影响,以提高产品的风味和营养,得出相对较好的洋葱添加量与米糕条水分含量。本试验在米糕条加工中分别添加0、15%、20%和5%的洋葱,烘干至水分含量分别为9%、10%、11%,使用手摇气流膨化机进行膨化,并对产品进行膨化率、硬度、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色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感官评价的分析。结果表明:洋葱添加量为20%、米糕片水分含量为10%时膨化率最高、水溶性指数最大、吸水性指数最小、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分别为2.08、9.44%、7.83、16.80;洋葱添加量为20%、米糕片水分含量为9%时,硬度最小,为6.87N;洋葱添加量为25%、米糕片水分含量为1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42.82%。结论:通过产品理化特性与感官评价分析得出,在洋葱添加量为20%、米糕片水分含量为10%时,产品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薄层干燥试验台上进行了不同处理、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和物料初始水分的单因素薄层干燥试验,建立了苜蓿干燥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苜蓿叶片的干燥速度最快,是未压扁茎的3.5倍,其次为压扁茎杆,压扁切段的干燥速度与叶片的干燥速度最接近;随着介质温度升高,干燥时间缩短,介质温度分别为100、140和180℃时,干燥时间分别为8、4.5和2.5 min,可见介质温度每提高40℃,干燥时间大致缩短一半;热风速度加大使干燥时间缩短,热风速度为0.15、0.4和0.65 m.s-1时的干燥时间分别为10、5和4 min,即热风速度在临界速度以下时,提高热风速度可以缩短干燥时间;物料初始水分为74.98%、50.03%和25.43%时,干燥时间分别为4、2和1 min,即物料初始水分越低,干燥时间越短,物料的初始水分每增加25%,干燥时间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5.
考察恒温热风干燥和持续增温热风干燥对白鬼笔质量、感官指标和水分散失率、干基含水量、湿基含水率、实时含水量、水分比等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增温热风干燥比恒温热风干燥的效果好,当持续增温鼓风干燥5.2 h,温度增加至61℃时,白鬼笔实时含水量达到12%;干燥6 h,温度增至70℃时,白鬼笔达到恒质量,并测得鲜菇含水量为86.80%。持续增温热风干燥具有干燥时间短,菇体形态好,颜色变化小的优点。通过对烘干过程中的水分比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发现,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白鬼笔在持续增温热风干燥过程中不同时刻水分比的变化(R2=0.994 43),可为白鬼笔的热风干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盐水浸泡把金针菇洗净,在1%的盐水中浸泡30分钟,捞起沥干表面水分,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可在常温下保鲜3~5天。清水浸泡把金针菇浸泡在清洁的冷水中,在常温下可保鲜1~3天。激素浸泡保鲜在多效唑或萘乙酸30ppm的清洁水中浸泡3~4分钟,取出晾干表面水分,放入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口,在常温下可保鲜6~8天。其营养成分不变。盐渍把金针菇洗净放在80℃~100℃的热水中,热烫2~6分钟,烫到无硬心时捞起,立即投入冷水中冷透,捞起沥干表面水分。在缸里铺1厘米厚的食盐,铺一层菇,再铺一层盐一  相似文献   

7.
烤房快速干燥对三七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烤房不同干燥条件下三七主根干燥速率,同时考察干燥后对三七品质的影响,设置4种干燥条件,每间隔12 h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直至样品烘干至水分含量达到13%的三七国标要求,通过测定脱水速率确定最佳干燥条件;收集5个不同地点三七样品,分别采用自然晾晒和烤房烘烤,比较2种干燥方法对三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0℃烘8 h后,升温到55℃烘40 h后,然后降温到40℃直到烘干,该种干燥方法能够快速干燥三七,且干燥效果最好;烤房干燥三七后不影响三七的皂苷含量,也不会增加重金属含量,干燥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及干燥数学模型,为准确预测烟叶烘烤过程水分变化及烟草精准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理州凤仪烟区烤烟品种云烟85不同部位烟叶为试验材料,运用水分干燥理论,选取6种常用的水分干燥数学模型,基于Matlab2014a利用高斯—牛顿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求解,并根据筛选的模型进行拟合检验.[结果]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比均呈下降趋势,中、上部叶干基水含率为1.5~0.5g/g时干燥速率达最大值,平均干燥速率分别为0.0281和0.0262g/(g?h),下部叶干基水含率为3.0~1.5、1.5~0.5和0.5~0时干燥速率均呈逐渐递减趋势,平均干燥速率分别为0.0337、0.0285和0.0065g/(g?h).不同部位烟叶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干叶期均随干基水含率的减小而增加,在干筋期随干基水含率的减小而减小.Wang and Singh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和拟合下、中、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干燥的变化规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28、0.9733和0.9653,且验证效果好.[结论]Wang and Singh模型可更好地描述和预测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干燥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桔梗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9.2%分别降至4.7%、3.3%、3.1%、2.6%和2.1%,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室温条件下超干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在5℃条件下与室温条件下相同处理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含水量为3.3%及4.7%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较高,适度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以使桔梗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胶干燥和较高温度加温干燥两种方法对玉米(Zea mays L.)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并经七年常温密闭贮藏.通过发芽试验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用硅胶干燥的玉米种子在水分降至4.05% 时生活力和活力最高.水分超过7.49% 时,便失去生活力.较高温度加温干燥的玉米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普遍较差,当水分低于5.97% 时,发芽率迅速降低为零,无法进行超干贮藏.另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et Nakai)种子为材料用硅胶进行干燥,发现水分在3.73% 时,生活力和活力最高,发芽率为71.5%.而低于或高于这个水分含量,生活力和活力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采用硅胶进行超干处理,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玉米和西瓜种子的长期贮藏;同时也表明了玉米和西瓜种子不宜过度干燥.  相似文献   

11.
选用豫芝四号芝麻品种为材料,将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分别密封在25℃和5℃时贮藏12个月。结果表明:超干贮藏对芝麻种子发芽、根和苗的生长、发育时期等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持续到芝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25℃下适当干燥能使芝麻种子保持较高活力水平,存在一个超干水平临界值,25℃贮藏时为3.78%,5℃贮藏时为6.01%,在临界值时单果重和干重均较重,植株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蒴粒数较多,植株稍高。相关分析表明,芝麻种子活力与发芽率和株高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出苗期和开花期达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桉树无性系大径材的干燥特性,并预测其干燥基准,为桉树大径材的实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10年生尾巨桉无性系大径材的干燥特性,根据木材干燥过程中初期开裂、内部开裂和截面变形3项干燥缺陷的发生程度,制定桉树大径材干燥基准.[结果]桉树无性系大径材初期开裂程度2级;内部开裂程度中等,为3级;截面变形严重,为4级.干燥速度为4级,干燥速度较慢,属难干木材.体积、径向和弦向干缩率较大,分别为19.656%、10.976%和9.451%;差异干缩值为0.861,属差异干缩小.根据3种缺陷的等级程度,确定桉树无性系大径材干燥基准的基本条件:初期温度50℃,初期干湿球温度差2~4℃,末期温度75℃;厚度为25~30 mm的桉树无性系木材窑干至水含率10.00%所需时间为20.75 d.[结论]截面变形是桉树无性系大径材的主要干燥缺陷,为防止其发生,在生产中应以初期温度50℃、初期干湿球温度差2~4℃、末期温度75℃为干燥基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利用55℃热风加热、微波加热、真空加热和微波真空加热等不同方式对黄皮洋葱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了各种干燥方式对洋葱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洋葱干燥后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高低顺序为微波真空加热干燥或真空干燥>微波加热干燥>55℃热风干燥;随洋葱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洋葱抗氧化能力明显逐渐提高,提取液达到一定浓度后抗氧化能力上升缓慢.55℃热风干燥和微波加热干燥样品抗氧化能力由明显上升到缓慢上升所对应的浓度低于微波真空加热干燥和真空干燥样品所对应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环境相对湿度可控的微波干燥系统,探究相对湿度对山楂微波干燥过程的影响。在物料干燥温度60℃的条件下,研究恒定湿度(相对湿度5%、30%、50%、70%)和阶段变湿[CRP(恒速阶段)、FRP(降速阶段)分别保持相对湿度5%、30%、50%]共10种方案下山楂的干燥特性;利用Weibull函数进行干燥动力学分析并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基于复水性、色差、V_C含量和感官品质,评估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品质。结果表明:恒定湿度条件及阶段变湿条件下,干燥时间均随相对湿度的下降而缩短,其中,相对湿度5%条件下干燥时间比相对湿度70%条件下缩短了51.62%;FRP阶段降湿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Weibull函数可很好地拟合山楂干燥过程,D_(eff)随相对湿度的下降而增大,验证了降低相对湿度可增强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速率,其中FRP阶段降湿对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提升更为明显。恒定相对湿度30%和阶段变湿(恒速阶段相对湿度50%、降速阶段相对湿度30%)条件下干制品色差、V_C含量和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洋葱和梨为原料,探究洋葱梨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实验表明,洋葱梨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洋葱汁12%、梨汁40%、白砂糖9%、柠檬酸0.15%,可添加适量的蜂蜜。热处理的条件为:温度80~85℃,时间5~10min;澄清的方法选择酶法(纤维素酶)澄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玛咖干制品品质,采取冷风干燥进行脱水处理,研究不同干燥温度(20、30、40℃)和进口风速(1、2、3 m/s)对玛咖冷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特征的影响,在Weibull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对玛咖冷风干燥曲线进行拟合并分析整个干燥过程,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对玛咖冷风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计算,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干燥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风速和干燥温度的增加,玛咖冷风干燥耗时明显降低,且干燥温度增加对干燥耗时的降低效果更佳; 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准确描述(R~2 0. 99)玛咖冷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比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干燥条件下玛咖冷风干燥Weibull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均小于1,整个干燥过程为降速干燥,主要受物料内部水分扩散的控制;玛咖冷风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5. 21×10-10~9. 32×10-10m~2/s,且随干燥温度和干燥风速的增加而增大;玛咖冷风干燥温度过高或进口风速过大会降低消费者对其干制品的接受程度。因此,将冷风干燥技术应用于玛咖脱水处理中,能够在降低干燥耗时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洋葱是比较耐贮藏的蔬菜,但如果贮藏方法不当,也会造成烂耗、干缩现象。准备贮藏的洋葱,定在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植株茎叶开始倒伏后,选择晴天连根拔起,摆放在场上晾晒2~3天,再翻晒2~3天。防止雨淋,叶子晒到发软变黄时编辫,一般40~50头为1辫,继续晾晒辫子,或把6~7个葱头捆成一把,干后准备贮藏。有的剪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热风干燥对葡萄干色泽相关指标、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为绿色葡萄干的工业化生产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不同温度(30、32.5、35、37.5和40℃)对无核白葡萄进行干燥,分析温度对葡萄色泽、水分扩散系数及制干品质的影响,拟合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干燥温度为35℃时绿色葡萄干比率最高达到64%,色泽与原料的差异最小,色差ΔE仅为6.99,C、h0、L、a、b等色泽指标分别为18.23、1.4、14.57、2.99、17.95。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酚含量分别为0.56、0.19、0.36、0.32、0.18 mg/g。35℃更适宜绿色葡萄干加工。最符合葡萄干燥的模型,决定系数R2值最大,误差平方和、S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最小,分别为0.998 1、0.005 4和0.007 7。绿色葡萄干最适宜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5.334 8×10-9。【结论】热风干燥温度为35℃时最有利于无核白绿色葡萄制干,35℃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30、32.5、37.5和40...  相似文献   

19.
明确适用于韭菜种子贮存的超干方法。通过设置对照、冷冻超干、硅胶超干5、0℃加温超干等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韭菜种子超干贮存的影响。加温处理贮存初期韭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苗长与冷冻处理、硅胶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的差异。50℃加温、冷冻干燥及硅胶干燥等处理在40、20℃条件下经0~98个月贮存后,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不同贮存条件对韭菜苗长的影响比对发芽率的影响早。50℃加温干燥处理经过长达98个月的超干贮存,韭菜苗长与冷冻干燥等方法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50℃加温超干是一种比较经济易行的干燥方法,贮存的韭菜种子寿命可保持到8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热风干燥过程中核桃异质结构的水分传递特性,本研究在43℃热风干燥条件下,对核桃单层干燥过程中果壳、果仁及核桃的干燥特性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果壳、果仁及核桃的干燥特性规律大致相似,干燥过程主要发生在降速干燥阶段,且没有明显恒速干燥阶段,核桃在干燥过程表现出显著的非稳态性与异质性,果壳、果仁及核桃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干基含水率符合三阶-多项式关系,并同时测得核桃的平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果壳的1.01倍和果仁的1.41倍;模型4适合用于预测果壳、果仁及核桃43℃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明晰核桃干燥过程中的水分传递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