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杨慧 《农村新技术》2006,(10):25-25
蚕僵病又叫硬化病,由真菌寄生引起。病蚕尸体干涸硬化,体表皮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因孢子颜色不同可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灰僵病和褐僵病等,以白僵病最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都由病菌孢子通过空  相似文献   

2.
徐光 《云南农业》2005,(6):13-13
白僵病是危害较大的传染性蚕病,在各蚕区、各蚕期都有发生危害,多湿地区、多湿季节发生更为严重。一、病症蚕体感染白僵菌初期,外观与健康蚕无明显差异,随着病程的进展,病蚕皮肤上出现油渍状暗褐色病斑。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部位不定。病斑出现后不久,病蚕的食欲急剧下降乃至停食,病蚕死亡前体液呈现乳白色,死亡后1 ̄2天从气门、口器、节间膜等处长出白色气生菌丝。眠前发病,病蚕多呈半蜕皮或不蜕皮蚕。家蚕感染白僵菌后一般3 ̄7天死亡,小蚕的潜伏期短,死亡快,大蚕则死亡慢。二、病原菌及传播途径病原菌属真菌门、半知菌类、丛梗孢科…  相似文献   

3.
杨慧 《农家科技》2006,(10):27-27
蚕僵病又叫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病蚕尸体失水硬化,体表皮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因孢子颜色不同可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灰僵病和褐僵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其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都由病菌孢子通过空气、桑叶等媒介,附着在蚕体皮肤后发芽,钻入  相似文献   

4.
蚕白僵病是由白僵菌经皮肤侵入蚕体而引起的。蚕死后,先软后变硬,出现桃红色,经过一二天,全身长满白毛和白粉,称为白僵蚕。 一、发生原因 1.小蚕共育室的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未按药剂标准和严格的消毒程序进行,造成蚕室、蚕具白僵菌残留。  相似文献   

5.
僵病是养蚕生产中的三大病害之一,一旦暴发会给蚕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僵病的防治工作。本文介绍了家蚕白僵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机理,分析了白僵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白僵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蚕白僵病是农村原蚕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这一威胁一旦酿成实质危害,不仅严重影响蚕种制种单位制种计划会否实现,更严重影响广大蚕农原蚕生产的经济收益。必须切实把握家蚕白僵病的病原特征及其为害规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贯彻蚕前彻底消毒,蚕体经常防僵,调好蚕室温湿,合理处理病蚕,着力防控僵蛹,防治桑园害虫等家蚕白僵病防治要法,有效控制家蚕白僵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威胁与危害。  相似文献   

7.
受农村养蚕条件和养蚕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家蚕白僵病在农村比较常见,给蚕农的养蚕生产带来损失.分析了农村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原因,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家蚕白僵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防治家蚕白僵病、提高养蚕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受农村养蚕条件和养蚕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白僵病已成为家蚕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家蚕的产量,还影响家蚕的质量,直接为蚕农带来经济损失。本文分析家蚕白僵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与症状,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家蚕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僵病属真菌病一种,是目前蚕茧生产中极为常见、危害又较严重的一类蚕病,特别在晚秋蚕期最易发生. 一、发病症状及规律 蚕儿患白僵病初期体色一般稍暗,反应迟纯;发病后期,蚕体常出现油渍状病斑.濒死时排软粪,少量吐液.刚死的蚕头部向前伸出,肌肉松弛,略有弹性,以后逐渐硬化,约1~2天后,从硬化的尸体上先后长满白毛和白粉即病菌的菌丝和孢子.白僵病易在多湿、适温(24~28℃)的环境中发生,且各龄期都能够感染.一般从感染到发病死亡时间,小蚕为2~4天,大蚕为4~6天.  相似文献   

11.
南陵县西南山区乡镇气候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有利蚕儿发生白僵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阐述了山区家蚕白僵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了该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家蚕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病原真菌侵入蚕体所需时间及蚕体蚕座消毒药剂药效持续时间的研究,探讨了蚕期蚕体防僵用药的适期,白僵菌和曲霉菌侵入蚕体所需时间均为11h以上;蚕体蚕座消毒药剂“防病1号”消杀白例题菌和曲霉菌的持续时间,在覆盖条件下分别为25h的3h,在敞开条件下分别为10h和1h,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养蚕生产上蚕期蚕体防僵的用药适期。  相似文献   

14.
天蚕白僵病的菌种鉴定及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童晓琪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50-350,354
介绍了家蚕常见僵病的发病情况,结合当前家蚕饲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养蚕前、养蚕中对僵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家蚕僵病发生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彻底消毒,减少病原传播;降低养蚕环境湿度;防治桑园害虫,减少交叉传染等。  相似文献   

17.
18.
安徽西南部家蚕白僵病病源及传播途径追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安徽西南部家蚕白僵病菌株来源和传播途径,控制蚕病流行。【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安徽西南潜山的病蚕、蚕室及其周边桑园、农田及松林的70株球孢白僵菌进行聚类分析和三维主坐标分析。【结果】该地区的球孢白僵菌为优势性明显的异质种群;6个类群中仅主病源第II-1类群和次病源第IV类群引起家蚕的地方性白僵病,与用于防治松毛虫的菌株及在附近松毛虫种群中自然流行的土著菌株关系较远。生物测定表明,使用松毛虫分离株使家蚕死亡25%的LC25、LD25和LT25分别为使用家蚕分离株使家蚕死亡75%的LC75、LD75和LT75的1 327、1 378和1.5倍。【结论】鉴于松毛虫分离株明显的寄主专化性,在该蚕区使用由这类菌株研制的白僵菌杀虫剂防治松毛虫对蚕业是相对较为安全的。另外,当年夏秋季蚕室附近螳螂种群的白僵病大流行与家蚕白僵病无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家蚕白僵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防治家蚕白僵病、提高养蚕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它是由病毒寄生于蚕体引起的蚕病.此病在养蚕期间发生比较普遍,传染性比较强.养蚕户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病毒的发生规律,才能因地制宜灵活掌握防病技术,提高防治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