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铸 《中国种业》2021,(3):98-99
太育9号原试验名称为太育1401。是山西太育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TY23为母本、TY3为父本杂交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18年通过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审定;2019年通过国家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山西省南部复播区审定;同年通过甘肃省中晚熟区春玉米区、宁夏中晚熟春玉米区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本文对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太育9号是山西太育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TY23为母本、TY3为父本杂交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18年通过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审定(晋审玉20180040),2019年通过国家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国审玉20190175)、山西省南部复播区审定(晋审玉20190062),2020年通过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区(甘审玉20200020)、宁夏中晚熟春玉米区审定(宁审玉20200010)。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对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晋育1号是太原一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70016),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通过对晋育1号的选育经过、亲本来源以及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的介绍,加深对该品种的了解,以利于更广泛地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对青贮玉米的需求日益加大,为解决山西省青贮玉米产量低、抗性差的问题,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A18为母本、B11457为父本通过现代育种技术选育出青贮玉米新品种农玉66。该品种具有保绿性好、生物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2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210132。对农玉6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介绍,为该品种的推广及山西省粮改饲种植业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课题组于2001年以133-1为母本、太41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8004.2008-2010年在晋西、晋西北相适应区累计推广4万h㎡,结合配套的抗旱丰产栽培技术,累计增加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李秀慧 《种子科技》2008,26(3):68-69
晋单5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玉米研究室选育的粮饲兼用型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7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7.
咏丰1号是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004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经过 1999年以早48为母本、晋K9703为父本杂交育成,母本早48引自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父本晋K9703是我所从Mo17自交系粒色突变粒套袋自交、采用系圃法、经4个世代选育而成.育种目标是培育适应山西省北部早熟区和中部中早熟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旱耐瘠、抗倒伏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阳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10年冬以自选系N 107作母本、自育系H 240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全生育期≥10℃以上活动积温在2100℃左右的区域和山西省中部麦区复播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63000~67500株/hm2.  相似文献   

9.
南校205(原区试代号9675)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玉米育种中心以自选自交系TS68为母本,辐288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3)。该品种在广西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和抗倒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晋单8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TD1101作母本、TD593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早熟、高产、综合抗性好,适宜在山西省春播早熟生态区和全国类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晋豌豆3号(原区试代号右试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试验站豌豆育种课题组以捷克豌豆×a276组合的第1代为母本,以右试3号为父本复合杂交,经过多年连续单株选育培育而成的豌豆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山西省豌豆区试中表现为:特抗豌豆食心虫,抗寒、抗旱性强,广谱抗病、适应种植范围广,区试点全部增产。  相似文献   

12.
创玉198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优质、高产、抗病、高抗逆为育种目标,于2005年以自选系驻03为母本、C7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11022),适宜河南各地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国审玉米品种晋超甜1号选育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超甜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早熟育种课题组以自选系TY32-111为母本、自选系TY37/7710为父本育成的水果型超甜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取得国审证书,审定编号国审玉2014022。该品种果穗均匀、子粒整齐,高产、稳产,品质优、口感好,抗性强、适应性广,是鲜食、速冻、真空保鲜和子粒加工的理想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晋超甜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早熟育种课题组以自选系TY32-111为母本、自选系TY37/7710为父本育成的水果型超甜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取得国审证书,审定编号国审玉2014022.该品种果穗均匀、子粒整齐,高产、稳产,品质优、口感好,抗性强、适应性广,是鲜食、速冻、真空保鲜和子粒加工的理想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沃锋8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沃锋8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山西沃达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系H024为母本、自选系M-63为父本选育而成,具有抗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在山西省特早熟Ι区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559kg,较对照品种并单6号增产12.9%,列第1位,该品种于2016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阳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以自选系MP311作母本,自选系499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根据玉米鉴定、品比、区试、生产试验、品质分析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等特点。2012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在2000℃左右的区域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7-17
龙育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特用玉米研究室于1998年选育而成的青贮高油玉米,2003年通过全国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8.
HN51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以自选系H133为母本、自选系H477为父本选育出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7-2018年开展区域试验,5个试点的平均产量为9977.2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0%;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的平均产量为9621.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宜山西省玉米南部复播区种植。2020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200029。  相似文献   

19.
任小燕 《中国种业》2020,(11):104-105
并单7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自选自系太14F24作母本,太14-158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19年7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区生育期130天,比对照大丰30早熟1天。2016年、2017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57千克,比对照大丰30增产5.35%,增产点率100%。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83.3千克,比对照增产7.3%,增产点率100%。该品种表现抗倒伏、脱水快、容重高、淀粉含量较高、品质优特点。  相似文献   

20.
南玉 21 号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自交系 SCML7275 与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自育自交系南 S267 组配而成的青贮玉米新品种, 2022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 20220019 。该品种作为青贮玉米生物干重增产,在四川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和四川省育种攻关联合体试验夏播区域试验等各组别试验中表现不俗,推广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