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1989、1999和2010年三期宝清县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GIS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分析宝清县自1989年以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宝清县近20 a间优势景观为耕地、林草地和湿地,三者斑块总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95%以上,其他景观类型呈补丁状分布在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经历了从剧烈到减缓的过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大量林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向耕地景观类型的转化。林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斑块数量增加,使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多样性和异质性减少,引起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的降低。为防止人地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建议相关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湿地、林草地等景观类型的生态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粤西南华农场3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生产性用地中,斑块类型、块块数目与面积变化较大。70年代,景观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和均匀性较低;80年代,随斑块类型和斑块数量的增加,景观多样性、均匀性显著增加,破碎化指数增大,景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90年代,一些斑块类型逐渐消失,景观优势、多样性和均匀性较80年代有  相似文献   

3.
熊苗  李镇南  张建华  刘锋  周奎 《绿色科技》2023,(10):171-175+181
为评估县域生态风险及演化特征,选取嘉禾县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基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模型,采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嘉禾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生态风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耕地,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变化明显,林地、园地、建设用地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010年以来县域生态风险上升区分布广泛,多为逐级上升,主要集中在县域中部城乡发展较为活跃地区;县域生态风险下降区分布集中,下降幅度显著,分布区域主要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控制。县域生态风险整体呈现出生态风险逐渐升高,且生态风险两级向中段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信宜市为研究区,利用patch analys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选取斑块数目、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大小、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破碎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  相似文献   

5.
湛江市区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湛江市区1991年、2000年和2007年3个时期土地景观格局的总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湛江市区具有景观破碎化程度先提高后降低,景观结构组成复杂化趋势先快后慢,城市发展影响了景观格局变化等特点。在类型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面积(CA)、斑块数目(NP)、类型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AREA-MN)共5个景观指数;在景观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总面积(TA)、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LPI)、平均斑块面积(AREA-MN)、香农多样性指数(即SHDI,为各斑块类别丰富度总和的负值)共6个景观指数。这些景观指数表明:近20 a来,湛江市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幅度大,人类活动对城市景观要素和整个景观格局的影响很深远。并进一步讨论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庆地区1978、1988、1992、1996、2001年5个时段的MSS和TM影像,获取20 a来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信息,以G 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选取面积比重、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数量等来分析大庆地区的景观结构变化特征;采用破碎化指数、形状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指数分析大庆地区的景观异质性变化;引用特定转移过程贡献率计算研究区内各时段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组分转移贡献率,分析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演变。结果表明: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和功能减退,沙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等生态过程,是大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恢复与建设生态脆弱的资源型城市的景观生态系统,须对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指导作用。文章利用ArcGIS10.2和Fragstats4.2软件对大兴区2014年和2019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时段内,大兴区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显著。土地的转入转出表现剧烈,主要以非林地转出,针叶林地、阔叶林地转入为主;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两个尺度来看,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异质性上升;景观边界逐渐增加,斑块形状、空间关系向复杂化发展,景观要素斑块分布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但景观聚集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钦廉林场2013、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数据源,结合GIS软件,对两期森林景观进行分类;再利用excel计算所选取的景观指数,分析和研究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钦廉分场森林景观面积从2013~2019年减少了1 119.35 hm2,景观斑块数增加了7 133个,平均斑块面积在不断减少,森林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2)钦廉林场2013年、2019年森林景观中有林地为主导景观类型,占比面积分别为73.81%、78.84%,无立木林地次之,占比面积为14.66%,10.13%,其他景观类型占比面积较小。2时期面积动态度变化最大的是宜林地,斑块数动态度变化最大的是未成林地,斑块破碎度最大的是宜林地。(3)钦廉林场从2013~2019年森林景观类型的比重差异性减小,各景观类型面积比重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9.
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两方面选取了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景观分散指数、蔓延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7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2019年和2021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钱江源国家公园以林地和园地为主,占公园总面积的92%以上;与2019年相比,2021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大,面积增加最多的是林地,面积减少最多的是耕地,森林覆盖率稳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园区在林业生态建设上所取得的成效;(2)在景观格局演变方面,2019年和2021年景观类型尺度和景观水平尺度的指数变化情况反映出园区内景观异质性趋缓,逐渐向优势景观均质化、整体化发展,且各类景观的交错分割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利于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GIS支持下的大富庵风景区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和1:10000地形图,在Arc 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取景观斑块数、均匀度、分维数、优势度、破碎度等反映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对大富庵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是景观的基质;裸岩石砾地、居民点与工矿用地、农田的分维数低,破碎度高,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林地分维数高、破碎度低,植被保护较好;研究区多样性较低、均匀度低、优势度高,说明了景观类型并不丰富,异质性不高。  相似文献   

11.
生态景观林建设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生态景观林建设,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不仅实现了兴林富民,而且对改善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促进作用。本文对当前农村现有林地在生态景观林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发展生态景观林对新农村建设所起的作用、建设原则和类型进行了探讨,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耕地少和石漠化、沙漠化以及过度开发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移民工程将农民迁入到其他地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带动农民就业。生态修复生态脆弱地区,改善农村石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有利于农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的人体舒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同步观测深圳市生态风景林的几种绿地类型地区的温湿度、风速、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对比研究几种绿地类型地区的人体舒适效应,结果表明:几种绿地类型的人体舒适效应顺序为:森林公园 > 风景林地 > 居民区绿地 > 街头绿地。    相似文献   

14.
岭南园林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延续,并在改革开放后得到空前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岭南园林只有在坚持风格的基础上、引入新元素,培育能把握岭南园林真谛的后备人才,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风景游览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演变是自然保护与风景旅游业协调发展状况的直接表现。以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大石林景区为例,应用遥感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1990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天然灌草在研究期内减少了近50%,耕地减少了7.81%,石林地减少了4.15%,云南松林、交通用地、水体、建筑、滇青冈林、柏树林、人工草地、香樟树林8种景观类型均有所增加。景观类型呈现出不稳定和频繁变化的特点,地类间的转化呈多向交叉转移转化,除建筑、水体、滇青冈林保有率较高外,其余各地类均有超过50%的比重发生转入和转出。景观间的连通性降低,多样性增加,异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体系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生态风景林是深圳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规划面积54 072.5hm2。林种布局为:水源涵养林23 627.4hm2,水土保持林17 252.4hm2,沿海防护林3 153.9hm2,道路防护林4 091.4hm2,特种用途林5 947.4hm2。2002~2005年的近期目标是美化小尺度的可视环境,投入2.13亿元,完成工程量的25.78%;2006~2011年的中期目标是改善大尺度的生态环境,投入4.0亿元,完成工程量的74.22%:2012~2030年的远期目标是完善生态风景林网络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蔡盛林 《广东园林》2020,42(4):46-51
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长廊,不仅具有防洪和排涝的水利功能,以及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功能,还具有展示城市空间的景观功能。结合深圳大沙河工程实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项目建设周期和建设阶段内容方面,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实践的途径和方式;从生态功能维护与修复、高品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河流“河与城”的关系及其生态与景观价值。同时基于对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思考,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更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和战略.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出发,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论述了屯昌县因地制宜、转变观点、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法律为手段,实现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定义。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减缓自然灾害、净化环境、精神文化、教学科研等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服务,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意义,并以浙江富阳鹿山滨江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手段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