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牛奶公司第二牧场饲养奶牛1182头,生产工艺是牛位固定,奶牛栓系式饲养。每幢牛舍饲养成乳牛100头,配备职工13人(挤奶员6人、饲养员2人、清洁323人、轮休2人),实行日夜二班三次饲养与挤奶制。挤奶员每人定额16—18头,采用奶坦克机器挤奶。1991年该场成乳牛年均饲养头数为770头,总产奶量6015吨,头年均单产7811公斤,比历史最高产量水平的1990年总产和单产分别提高5.33%和3.33%。创出这样的高产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关键因素是搞好育种。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牛奶公司第十牧场饲养奶牛1079头,其中成乳牛652头。近4年来,成乳牛年均单产:7065公斤,乳脂率3.385%。1991年1—6月平均日产奶24.56公斤/677头,乳脂率3.32%,比1990年同期奶量增长4.16%,含脂率增长0.3%。在成乳牛扩群13.05%(1991年上半年平均饲养677头,1990年同期599头)的情况下,产量仍显著增长,1991年上半年单产已完成年度计划的63.96%。泌乳性能的提高,因素颇多,不外乎品种、个体、胎次、挤奶技术、营养、饲养技术等等。主要是该场在奶牛饲养管理上总结的一条成熟的经验,即采用引导饲养法与区别对待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苏联查波罗什省梅利托利斯克区《列宁道路》集体农庄,用经过加热氨化处理的和不经处理的秋播麦秸饲喂乳牛,对其饲喂效果进行了试验。供试牛是30头品种好的草原乳牛(经过预饲期),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挤奶量为2934.7公斤,含脂率3.35%。第2组为试验组,挤奶量为2953.2公斤,含脂率3.42%。在对照组日粮中饲喂含有不经处理的秸秆,在试验组则定期轮换饲喂不经处理的和经加热氨他处理的秸秆(见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上海牛奶公司申星奶牛场采-用先进的TMR(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对该场的600头成乳牛进行了饲养试验,以研究TMR饲养技术对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泌乳牛的平均日单产,牛奶质量的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MR饲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分道法养牛技术,劳动生产率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泌乳牛日单产比去年同期提高4.8%,而且乳脂率、乳蛋白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南平乳牛业应对WTO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平乳牛场是全省最大的牛场,加入WTO后,南平市的乳牛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决定乳牛业竞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牛奶价格,和国外相比,我们的牛奶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价格,而且目前我国乳牛品种性能欠佳,饲养管理粗放,乳牛年单产量仅有3000kg,乳牛业整体生产水平和效益偏低,牛奶成本很难下降,这样在竞争中我们表现出明显的劣势,特别是2004年乳制品进口关税将从现在的50%~40%降至32%~19%。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牛奶成本低国家的进口量将大大增加。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本文谈南平市乳牛业的应对措施:1抓牛奶质量…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苏坡乳牛场是50年代创建的老场,现有黑白花乳牛740头,其中成年母牛450头,年产鲜奶225万公斤,为成都市主要牛奶生产基地。我们场十分重视科技兴牧,积极推广新技术。近几年来,在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对牛场进行了技术改造,完成了“乳牛结核健化”工程。安装2台2×10鱼骨式挤奶器,新建了挤奶厅,实行乳牛散放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养殖户仍采用人工挤奶的方法。人工挤奶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挤奶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才能提高乳牛的产乳能力,得到量多、质优、卫生的牛奶。 (一)准备工作 挤奶前先清除牛体沾污的粪草,清扫牛床;备齐挤奶用具如:奶桶、盛奶罐、过滤纱布、洗乳房水盆及温水、毛巾、小凳、秤、记录本等物品;挤奶员穿好工作服,洗净双手。  相似文献   

8.
牛奶是人们尤其是婴幼儿的主要营养食品,牛奶中残留抗生素会危害饮用者身体健康。我国颁布的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不得销售。香港卫生署也提出输港生牛奶中不能有抗生素残留。为了了解乳牛停药后抗生素在生奶中残留时间和市售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情况,为乳牛场把握乳牛最佳挤奶时间,减少污染乳源造成浪费以及为加强乳品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用药后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进行监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乳头管口狭窄及闭锁,是乳牛常见的一种乳房疾病。它增加了挤奶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牛奶产量,多数导致“瞎奶”而缩短了乳牛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0.
奶牛手工挤奶改管道式机器挤奶的尝试河北石家在乳业公司奶牛四场(050071)周文天奶牛场使用机器挤奶,无疑是奶牛业现代化生产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提高牛奶质量和强化牛场的基础管理,1994年起我们改变了传统栓系饲养和手工挤奶方式为散放饲养使用管道式机器挤...  相似文献   

11.
1990年福州币奶业有较大发展,个体养乳牛约占乳牛总数的95%以上。但是由于受传统饲养习惯的影响,乳牛口粮结构、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制约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福州地区几十个家庭乳牛场进行了为期2年的乳牛饲养试验、研制了“金牛”浓缩料系列配方,筛选出最佳浓缩料,按阶段饲养,并结合进行茉莉花渣,氨化稻草喂养,有效的发挥乳牛泌乳潜力。两年来在福州郊区、长乐、连江、福清等县市推广应用1,750头乳牛,增加鲜奶1,33O多吨,增加收入135万元,取得较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l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WTO的加入,牛奶产量和质量将放在奶牛场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由于各奶牛场挤奶间隔时间长短不一,所以每一阶段挤出的牛奶脂含量就不同。有的牛奶加工厂一般要求每一阶段牛奶的含脂率相差在±0.05%,符合标准的,对奶农可奖励0.1元/kg,低于2.5%拒收。因此,奶牛场(户)要提高经济效益及生奶质量,必须从以下方面严格要求:1健康的奶源一般刚从健康乳牛乳房挤出的牛奶细菌不多,而患有乳房炎的乳牛,由于受到细菌的感染,往往其产的牛奶的卫生质量差,细菌数超标。乳房炎可分二类,一类是临床性,其生产的牛奶,用…  相似文献   

13.
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试验在上海牛奶公司申星奶牛场采用先进的TMR(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对该场的600头成乳牛进行了饲养试验,以研究TMR饲养技术对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泌乳牛的平均日单产,牛奶质量的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MR饲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分道法养牛技术,劳动生产率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泌乳牛日单产比去年同期提高4.8%,而且乳脂率、乳蛋白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移动式挤奶机进行犏雌牛机械挤奶,与人工挤奶相比,试验牛对挤奶机适应性较好,所挤牛奶干净无污染,挤奶时间和挤奶量差异不显著,在犏雌牛养殖区大力推广机械挤奶,可有效提高牛奶品质,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甘肃黑白花奶牛日粮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饲喂试验,测定试验期内的乳脂率、个体平均挤奶量和总挤奶量等项,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降低饲养成本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人们增加了对新鲜牛奶的需求量,但是传统的奶牛管理方式中不规范的挤奶方式,不完善的消毒措施,不够科学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很容易导致乳牛乳房感染。因此进一步提高乳牛的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是我国乳牛养殖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乳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因1.1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乳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经常出现在牛群的乳腺炎病原体中,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无乳链球菌的主要原因是不规范的挤奶力度。特别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饲养中,挤奶工作是奶牛场工作的核心,是生产中一个主要环节,也是保证牛奶卫生质量的关键。挤奶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牛奶质量。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挤奶前按摩乳房不充分,水温不适宜,忽凉忽热在人工挤奶环节中,清洗及按摩乳房往往不被挤奶员所重视。挤奶前一般对乳头的擦洗比较认真,但对整个乳房擦洗不充分,常常随  相似文献   

18.
于1980—81年和1981—82年在苏联一家生产规模为1200头的集体农庄乳牛场,用对机体没有副作用的生物学活性制剂,即初乳配合嗜神经制剂新的斯明和简便的方法,进行了三个激发乳牛生殖机能正常化的试验。试验用乳牛的初乳。挤奶前用温水清洗乳房,并用消毒毛巾擦干,然后用70度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第一股奶不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洛阳市牛奶公司奶牛一场现有奶牛730头,其中成年母牛400头,是洛阳市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这个场是1989年8月竣工的采用散放饲养方式和机械化挤奶的奶牛场。关于这个场奶牛散放饲养,简易牛舍,机械挤奶三者有机结合,统筹兼顾的建设和管理等情况,请看本刊本期《实行奶牛散放饲养机械挤奶的初步体会》一文。  相似文献   

20.
在乳牛生产工作上,当我們做为繁殖育种,飼养与管理工作的同时;如能注意挤奶員掌握正确的挤奶技术进行挤奶,則是提高全牛群牛奶产量与减少牛只乳房等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挤奶問题上,挤奶員需要掌握那些环节是我們經常所遇到的实际問題,而且常想加以闡明的,为此将近年来在实践中所見到的事实与所积累的資料,加以整理发表,供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