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一苏 《农业考古》1990,(1):179-185
江西在唐代是较暖的时期。诗人自居易公元815年前后在九江做江州司马时写了《湓浦竹》一诗: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元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可见当时九江秋冬气温较高,秋霜不枯草,秋风不落叶,冬季草木犹绿。到了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四月九日(相当于5月上,中旬)自居易登上庐山,挥笔《游庐山大林寺》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相似文献   

2.
<正>尊敬的朱虹副省长、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金秋十月,稻香袭人。在这"浔阳故郡、江州旧府、鄱湖明珠、鱼米之乡"的美丽九江,"一带一路"与中国茶业发展高峰论坛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对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九江作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茶市之一,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九江自古就有"种茶之习,嗜茶之好",是  相似文献   

3.
贡茶即我国茶叶中的珍品,是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和丰富的制茶经验及茶文化的结晶。九江贡茶历史悠久,从庐山贡茶产出、庐山贡茶机械制造、庐山龙凤团茶加工方法、庐山贡茶税制、庐山贡茶倡导散茶、九江成为万里茶路起点、庐山云雾茶的纳贡时间等方面,可以考证九江"贡茶祖庭"的成因。江西省实施"四绿一红"发展战略,这对九江茶产业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茶香天下品牌和振兴九江茶文化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1庐山茶文化解读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附带出多种与之相关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立足于九江深厚茶文化底蕴,集佛家禅茶文化、道家仙茶文化和儒家雅茶文化于一体,融汇贯通,也由此奠定了庐山茶文化的历史文化根基,形成并丰富了"三教一体"的庐山茶文化体系。在庐山"三教一体"庐山特色文化前提下的庐山独有的"好茶、好泉水、好茶具、好人、好环境、好心情"之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1]。  相似文献   

5.
~~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牛匕豚乞刂(郭注:亦割刺之名),糈用禾余。今按,此经起自“洞庭山之首”,中有“澧沅”、“潇湘”诸水,其倒数第二为“柴桑之山”,郭注:“今在浔阳柴桑县南,共庐山相连也。”则此《中次十二经》稻产区当分布于今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这与上述湘北、赣北史前稻遗存发现地点也是吻合的。史称“三苗之后,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战国策·魏策》)然而,三苗族所创造的文化类型,应属于稻作文化。南方多水稻。今本《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豆)、膏稻、膏黍(黄米)、膏稷(即粟、谷子)…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6月被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山区,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田鱼之乡。青田稻田养鱼具有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先民利用种植水稻,同时养殖鲤鱼(俗称田鱼),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种"青田田鱼",创造了稻鱼共生技术,并诞生了"尝新饭"、"祭祖祭神"、"青田鱼灯"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青田稻田养鱼是典型的稻鱼共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  相似文献   

7.
正在美丽富饶的鄱阳湖畔,人们"靠水吃水",很多人以养殖相关水产品为生。有"螃蟹大王"之称的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平先生,是当地渔业行业的"奇人"。他积极探索健康养殖新技术,以"鄱阳湖"品牌水产品开发为重点,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鱼共生等生态养殖模式,把发展有机、绿色水产品与品牌建设相结合,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创造出了美丽中国的江西渔业样板。2018年7月14日,记者应邀来  相似文献   

8.
九江鱼苗     
九江鱼苗江西省九江市政协王宪章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宽阔纵横的江河,星罗棋布的湖泊,是各色鱼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段。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的草、青、鲢、鳙四大家养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筛选,精养出来的。九江不仅是江南“鱼舱”,而且还是我国少有的“鱼苗之乡”...  相似文献   

9.
稻鱼共生,顾名思义是指稻鱼在同一环境中同时生长,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其特点是在稻田里养鱼,以稻田杂草和害虫为鱼饵,再以鱼粪为水稻肥料,形成"稻鱼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在诗文中写到的江州(今九江)、庐山之茶文化元素。"前月浮梁买茶去"为唐代浮梁茶市留下了确切记载;名人开山种茶且自记于诗文,白居易为第一人,体现出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其情其景可书可演。  相似文献   

11.
<正>入秋以来,随着各地稻田进入开镰收割时节,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桃李村委会呈现出一片"稻香鱼儿肥"的喜人景象。这里的"稻花鱼"还没等上市,就成了客商们的"抢手货",每天到稻田订购鲜鱼的人络绎不绝,"稻花鱼"供不应求。桃李村委会是双江街道优质水稻主产区,稻田气候湿润、水源丰富,阳光充足,宜人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稻鱼发展。双江街道在2014年示范养殖成功的基础上,2015年通过项目资金的扶持,把稻田养鱼工程  相似文献   

12.
罗春兰  张志宏 《农业考古》2007,(5):43-46,66
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的江西,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辈出,茶叶贸易活跃。早在东汉之际,就有僧人采茶。《庐山志》载: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以自种之茶招待陶渊明,呤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曾挥写诗句,描绘“前日浮梁买茶去”的情景。至宋元,公元1162年,江西隆兴府(今南昌)年产茶278万斤,主要品种有双井,西山白露,鹤岭等名茶(1)(引据《茶史》)。元朝时,江西九江已是我国的第一大茶市,当时九江茶商云集,集中售茶买茶者,你来我往,川流不息。此后,江西一直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积极探索"鱼稻"、"鸭稻"、"蛙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方式,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种既能达到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又具有现代农业优质高效特点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达到了农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986-88年举行的"稻-鱼-鸭"、"稻-鱼"、"稻-鸭"和"稻"(CK)四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及一系列辅助试验资料,旨在鉴别三种共栖模式的投入、产出和经济、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在低温地区的稻田四周挖沟养鱼、放鸭不仅能提高稻、鱼、鸭蛋的产量和收入,而且还改善了稻田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稻-鱼-鸭"被认为最佳模式,鸭是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1986-88年举行的"稻-鱼-鸭"、"稻-鱼"、"稻-鸭"和"稻"(CK)四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及一系列辅助试验资料,旨在鉴别三种共栖模式的投入、产出和经济、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在低温地区的稻田四周挖沟养鱼、放鸭不仅能提高稻、鱼、鸭蛋的产量和收入,而且还改善了稻田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稻-鱼-鸭"被认为最佳模式,鸭是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一地双收,一田双收。说起稻鱼共养的好处,河南省淮滨市王店乡沙坝村田湖稻渔共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小伟说:"稻鱼共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业污染。生产的不施化肥和农药的生态稻米价格是普通稻米的两倍多。"在淮滨县稻渔共养联合总社,负责人杨晔介绍了关于实施稻鱼共养产业项  相似文献   

17.
<正>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指在水稻生产季节,放养鱼、鸭,等于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稻鸭种养结合、互补共生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鸭,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具有增粮、增肥、增收和节地、节工、节资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生态、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1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稻鱼共生"是根据稻与鱼的共生互利特点及两物生长发  相似文献   

18.
稻鱼共生系统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长期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永嘉县农业局通过实施"永嘉县稻鱼共生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及"永嘉县稻鱼共生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山区的稻鱼共生标准化种养技术。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稻渔共生是以水田稻作为基础,在水田中养殖鱼、虾、鳅、蟹、鳖等水产和鸭(禽)等动物,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肥、气及各类生物资源,通过水稻和水(禽)产动物既共生共育又互利互补而形成的种养生态模式。"稻-鱼""稻-鱼-鸭""稻-虾""稻-鳖""稻-蛙-菜""稻-鳅""稻-鱼-菇""稻-鱼-萍""稻-鱼-萍-鸭"等种养模式是最大限度利用稻田空间的主体复合种养模式,水稻扎根稻田泥土中,鱼、虾、鳖、鳅、蟹生长在水中,鸭、萍在水面  相似文献   

20.
(作于1985年5月,在1986年3月南京博物院建院五十三周年院庆科学讨论会上宣读,这里是提要部分)作者列举了自九江以东、长江及支流流域内二十多个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考古学遗址,这些遗址大都包含了属于有关考古学文化的人工栽培稻遗存;目前,我们既是有了研究栽培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