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有效途径。介绍了河东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农村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内涵、推进路径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高校发展的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提升需要智慧支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产业融合政策机制创新探索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产业融合中新产业新业态需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路。研究提出农业高校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强化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突出农业高校科研与产业变化融合;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高地。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梅河口市农业农村工作以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实施农业攻坚工程,突出抓好农业农村"五大任务",着力培育农村新动能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梅河口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是:全市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8.9亿元,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为引领,将原本一体但却分离、对立的一二三产业,通过相互渗透、交叉重组、上下链接将其调和在一起,不断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展产业范围和功能,实现资产融合、要素融合、技术融合、利益融合和产业融合,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的优化、整合和集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纽带是资产融合,关键是利益融合,核心是让农民分享增值增效收益。  相似文献   

5.
<正>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为引领,将原本一体但却分离、对立的一二三产业,通过相互渗透、交叉重组、上下链接将其调和在一起,不断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展产业范围和功能,实现资产融合、要素融合、技术融合、利益融合和产业融合,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的优化、整合和集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纽带是资产融合,关键是利益融合,核心是让农民分享增值增效收益。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山东省提出的农业"新六产"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农业"新六产"强调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拓展农业新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增加农民新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农业功能不断拓展,新型业态加速涌现,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热点和亮点;但也存在一  相似文献   

8.
<正>国发[2019]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滨州市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发展新六产,努力培育新动能,推进了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农业新六产的主要形式如下:一、消费导向型。就是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逆向安排一二三产业全过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的无缝对接。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从事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为基础和依托,借助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方式,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由一产向二产和三产拓展,打造农业产业综合体和联合体,进而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郑州市农委主任周亚民郑州: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郑州市先行先试,积极适应新常态,探索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提升农业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在主导产业培育上,郑州市突出区域集中布局,围绕优质良种、绿色蔬菜、现代渔业、花卉、大枣、石榴、草莓、休闲观光和山地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在全市规划建设10个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沿黄渔业、林果、花  相似文献   

12.
正6月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要求,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决定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通知强调,要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建设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4.
栖霞市农业“新六产”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今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培育农业"新六产",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化升级版,塑造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新产业业态。"新六产"的本质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它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进行二产加工增值,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拉长农民增收链,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当前栖霞市正以"新六产"为总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  相似文献   

15.
铁岭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模式包括内部融合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农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互联网+"融合模式和多元复合融合模式。随着铁岭市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今后应继续以农民就业增收为主线,健全政策体系,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激活农业生产要素,发展新业态,为铁岭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形成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业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  相似文献   

17.
<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湖南省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凸显精细农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茶产业是屏山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屏山县茶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屏山县茶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屏山县茶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更新产业品种、扩大茶园规模、引进和培养人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促进屏山县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晓  张明生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483-148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内涵。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主体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化联合体;业态深度融合,跨界配置产业元素;产业载体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发展。融合发展涉及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等多种推进模式。针对浙江融合度不高、产业链不长、农民增收难等问题,提出坚持做强第一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大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农业建设,发展“互联网+三农”;构建惠农合作机制,把更多的产业融合增值留在农村,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20.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