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近年来推广保温性良好的"四膜一苫"(地膜、大棚膜、小拱棚膜、畦上塑料膜、草苫)大棚西瓜新型高效种植技术,使大拱棚内温度提高3℃左右,西瓜提前育苗移栽,4月18日即可采收,比普通大拱棚西瓜提前15天上市.他们栽植的166.7hm2西瓜,每667m2平均产量达5 500kg,纯收入9 000~11000元.  相似文献   

2.
五膜大棚西瓜间作套种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五膜大棚单种西瓜栽培模式所谓五膜大棚是全田铺设地膜,在每个栽培畦上扣一个2米宽小拱棚。2米宽拱棚外面再加扣一个3米宽拱棚,在大棚顶膜内侧与顶膜隔开20厘米吊一层薄膜保温幕,再加上最外面的一层大棚膜,共5层膜。大棚横跨12米,棚内一行中柱,两行腰柱,两行边柱。5行柱子自然隔成4个横向栽培畦,畦中间稍凹,中间栽一行西瓜,即每棚种4行西瓜。  相似文献   

3.
天津武清区早春薄膜覆盖西瓜栽培,一般采用3层膜大棚覆盖和双层膜小拱棚覆盖。四层膜大棚覆盖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米^2,平均亩收入5500元,总收入49950元,纯收入38050元。四层膜大棚西瓜覆盖栽培具有棚内保温性能强、棚内昼夜温差变化小、提前成熟上市且效益高的特点。时间短,见效高,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武清区早春薄膜覆盖西瓜栽培,一般采用3层膜大棚覆盖和双层膜小拱棚覆盖。四层膜大棚覆盖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米2,平均亩收入5500元,总收入49950元,纯收入38050元。四层膜大棚西瓜覆盖栽培具有棚内保温性能强、棚内昼夜温差变化小、提前成熟上市且效益高的特点。时间短,见效高,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大棚西瓜四膜一苫栽培是临朐县最新推广的一项高效种植技术,它将大拱棚单层棚膜改为双层棚膜,外加小拱棚膜和地膜,形成四膜,配套草苫覆盖,增强了大棚的保温性能,使大拱棚内温度比单层棚膜棚温提高3℃左右,西瓜提前育苗移栽,4月18日即可采收,比普通大拱棚西瓜提前15天上市,每千克价格平均提高16元,大大提高了西瓜种植效益。2000年临朐县杨善镇1667公顷西瓜应用这项高效种植技术,667平方米平均产量5500公斤,纯收入9000元,高的达11000元。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为提前采收上市时间,争取价格…  相似文献   

6.
利用莘县气象局1981—2016年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及莘县董杜庄镇西瓜种植基地大棚内的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莘县早春(2—5月)西瓜种植生育期内气候特征、三层膜大拱棚和四层膜大拱棚的增温效应和西瓜种植期内常见气象灾害影响,找出早春大拱棚西瓜种植适宜的定植时间,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特点给出合理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近11年莘县早春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年份之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尤其2、3、4月份变化幅度达5℃以上,多寒潮大风天气,但总体来说,莘县的气候能满足西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需求。大拱棚的增温效果明显,四层膜覆盖比三层膜覆盖效果更显著,尤其晴天日照充足增温效果特别显著。建议根据当时天气情况,三层膜大棚2月中旬或下旬定植,四层膜大棚可提前到2月上旬或中旬定植,有利于西瓜提早成熟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棚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李屯村进行了西瓜与山药在大拱棚内间作试验,每667m^2西瓜产量达到5,180kg,山药达到3,710kg,使西瓜与山药的收获上市时间分别比露地栽培提前2个月左右,经济效益增加2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生产中,应用小拱棚双膜覆盖种植西瓜,可比露地西瓜提前15~20d成熟,上市价格达到3.2~4元/kg,亩产量2500kg左右,亩效益均在4000元以上。现将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早春,利用大拱棚,进行西瓜与山药间作,可使西瓜与山药的收获上市时间比露地栽培提前45天以上,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拱棚结构 棚宽7米,棚中央拱高2.5米,棚长视地块而定。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农家致富》2012,(22):28-29
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膜覆盖栽培西瓜,不仅使西瓜上市较露地栽培提前1个多月,而且使坐果率、采收茬次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加上早期西瓜售价高、销路好,每亩收益可达9000多元。一、营养钵育苗西瓜早熟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优良品种,我县主要有超甜抗裂京欣、84-24等品种。采用三膜覆盖栽培西瓜,可比双膜覆盖栽培提早42天播种,这样才能在1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09,(1):18-19
<正>1多层覆盖采用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盖地膜的方式栽培西瓜。气温低时,可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可在大棚外再加盖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瓜双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栽培,采用地膜覆盖与小拱棚结合的双膜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地膜和小拱棚的双重保温功能,提前种值、提早收获上市,并能有效地避开病害高发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甘肃省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半干旱地区旱地开展小拱棚+地膜沙田西瓜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采用该技术可使西瓜的播种期、采收期提前半个月,平均亩增纯收1 000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可在全县半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宁夏银川平原种植西瓜复种大白菜历史悠久,以西瓜品质优、口感好、含糖量高而闻名,产品主要销往全区和内蒙古等周边地区.惠农区庙台乡李岗村每年西瓜种植面积在60 hm2左右,农户户均0.20hm2以上,个别达到0.66 hm2,为了提高西瓜复种大白菜的产量和产值,2005年,农技人员将传统覆盖地膜栽培技术改为专用膜(厚度0.03 mm)覆盖小拱棚育苗移栽技术,该技术较露地栽培提前上市10 d以上,西瓜产量可达36 405 kg/hm2,产值为43 686元/hm2;西瓜拉秧后,立即在西瓜穴位复种大白菜,大白菜不仅生长快,而且平均产量可达82 500kg/hm2,产值达33 000元/hm2,实现了瓜菜一膜两用、一年两收,2006年大面积推广该技术后,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台县小拱棚西瓜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小拱棚西瓜双膜覆盖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高台县土壤、气候、光照的西瓜种植品种、栽培方法及模式,更好地发挥小拱棚西瓜双膜覆盖栽培的高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2年,小拱棚栽培早熟西瓜在合肥市郊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熟期提早到5月底6月初,较普通栽培早上市20天左右,亩产量达2 500千克,一般收入3 000元左右,最高收入达4 000元以上.现将小拱棚西瓜早熟丰产高效栽培应掌握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强 《农家顾问》2009,(1):37-37
1 多层覆盖采用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盖地膜的方法栽培西瓜。气温低时,可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可在大棚外再加盖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清苑县南王庄村是河北省有名的大棚西瓜种植专业村,近年来,在不断探索改进中,摸索出一套在大棚中铺地膜、扣2米和3米的拱棚,实现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此项技术优点是:①西瓜生长期间,不用除草压蔓,病虫害发生少;②提温保墒,提早西瓜上市时间,一般5月中旬即可采收西瓜;③增产增效,一般667米2产西瓜3 000~3 500千克,667米2产值3 000元~4000元;④提高利用率,竹弓和棚膜可重复利用2~3年,地膜可在下茬作物种植时重复利用.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拱棚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博湖县大力推广的一项设施种植新技术,以其技术简单、投资少、管理方便、上市早、效益高等优点,深受瓜农的欢迎。西瓜在博湖县6月下旬即可上市,667米2产量6 0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瓜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技术颇受农民欢迎,不仅使西瓜的上市期较常规栽培提早一个月左右,而且生长期延长了25~30天。使结瓜期延长,产量提高近一倍。其主要配套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