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层积条件下滇重楼种子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滇重楼种子休眠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为滇重楼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对两种条件下层积160天内种子的胚率变化、贮藏物质的变化、POD与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整个层积过程中,滇重楼种子胚率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升高;在云南西双版纳自然大田条件下种子,胚率高达11.59;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分别降低到3.14mg/g、 2.72mg/g、 24.56mg/g, POD活性增高到10.35 U/(g*min)。与恒温层积相比,大田条件下种子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较好,更有利于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刘菲 《种子》2012,31(4):27-30
研究了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老化种子内保护酶(CAT、POD、SOD)活性降低;种子内贮藏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蓝萼香茶菜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降低可能是由于细胞膜系统受损和有毒物质积累所致。本研究可为蓝萼香茶菜种子的合理贮藏及生产上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蒙古黄芪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老化机理、筛选适宜贮藏的含水量和温度,以不同含水量(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条件(室内、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下贮藏12个月,测定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均不断降低,在这4种条...  相似文献   

4.
如何防止种质生活力意外丧失和延长种子寿命一直是低温种质库种质安全贮藏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本研究以红花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索出入库温度变化对种子生活力及耐储性的影响。检测不同贮藏温度[中期库(-4±2)℃、长期库(-18±2)℃、超低温冰箱(-75±5)℃]、不同出入库温度变化下,红花种子的生活力指标、耐储性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在不同出入库温度变化下,中期库贮藏种子各指标的差异不显著,长期库贮藏种子的发芽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超低温冰箱贮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出入库温度变化对红花种子生活力及耐储性的影响越大,红花种子在超低温冰箱贮藏时受出入库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适宜采用快速降温入库和快速升温出库的出入库方法。  相似文献   

5.
卢军  钱宇  杨柳  王勇  陈玉蓝 《作物杂志》2022,38(2):211-497
探讨烟草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特性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烟草种质资源保存和田间生产提供参考。以常温贮藏0~12个月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萌发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贮藏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3.21%,贮藏12个月的种子基本失去萌发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整体上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可见,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萌发能力先升高后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整体下降,渗透调节物质消耗减少,细胞膜损伤加剧,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常温贮藏6个月内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北五味子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和变化规律,采用测量观察和生理试验的方法,对北五味子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北五味子种子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种子大小整体先增长后无显著性变化,含水量下降后无显著性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后升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种子发育后期,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趋于稳定。结果表明,座果期第10~40天是北五味子形态发育重要时期,座果期第40~60天是北五味子种子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对于北五味子种子采收,最早采收期为座果期的第60天,最佳采收期为座果期的第70~80天。  相似文献   

7.
适贮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种子含水量11%、贮藏温度25℃的适贮条件,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比较供试材料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玉米种子在适贮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贮藏一年后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活力指数下降幅度较大,活力指数可作为反映种子劣变及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生理特性的决定因素,参试材料京科968种子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均变化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自然贮藏时间对叶底珠种子营养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及种子活力的影响,运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不同年份叶底珠种子可溶性糖、淀粉、粗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和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将不同年份叶底珠种子浸种24h,置于30℃、25℃、20℃、15℃4个温度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观察种子...  相似文献   

9.
不同引发剂处理对西瓜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摘 要:西瓜种子在自然贮藏过程中存在生活力和活力下降的问题,提高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对西瓜种子生产、贮存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自然老化的西瓜种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硝酸钙、赤霉素预浸种处理,研究其对老化西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老化西瓜种子活力,以10mmol/L的Ca(NO3)2处理促进萌发的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处理均能明显降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种子中丙二醛含量,以水杨酸的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下圣女果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圣女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4、20℃)条件下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糖、VC等果实营养成分及失重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低温冷藏下的圣女果果实营养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缓慢,失重率显著降低,可很好地保持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温,4、-5℃的贮藏温度和8.7%,4.7%的种子含水量设置6种组合,对麻疯树种子进行贮藏试验,分别于贮藏前、贮藏1个月和贮藏3个月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生理生化指标和萌发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麻疯树种子出现明显的劣变现象,一方面是贮藏物质的水解,表现为蛋白质含童降低、可溶性糖含童增加;另一方面是保护酶系统的破坏,呈现明显的膜脂过氧化,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加.最终结果是种子活力下降,发芽率降低.6种贮藏组合中,贮藏效果最好的是4号处理(温度4℃,含水量4.7%),其次是3号处理(温度4℃,含水量8.7%),最差的是1号处理(常温,含水量8.7%).初步认为,采用 4.7%的种子含水量和4℃贮藏条件贮藏麻疯树种子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徐春波  韩磊 《种子》2012,31(8):14-17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站收获的老芒麦种子为材料,研究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7年老芒麦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老芒麦种子的活力下降较快,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贮藏超过6年的种子活力极大丧失;生理指标测试显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随贮藏年限增加而升高、过氧化物酶及TTC含量则降低,种子葡萄糖含量与贮藏年限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孙颖  李梦雨  刘松  崔兰明  马翠青 《种子》2019,(7):99-103
北黄花菜是进行萱草属杂交育种、品种创新的优秀野生花卉资源。掌握种子不同贮藏时间对萌发情况和萌发过程中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获得关于保存时间对种子品质影响的基础数据,对萱草属植物的育种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北黄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测量观察和生理试验方法,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测、生活力测定和萌发试验,对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年新收获的种子,其种皮透水性良好,当吸水48h左右时,吸水率达到最大值。常温下种子储存时间越长,其生活力越低。新收获的种子发芽率为88.6%,常温贮藏1年后为61.4%,2年后仅为53.9%。与新采收种子相比,贮藏1年后种子淀粉、蛋白质含量均低,品质降低,淀粉转化率不高,因此贮藏后种子可利用的可溶性糖萌发期间一直较低。同时,POD、SOD、CAT酶经常温贮藏较长时间后,活性显著降低,导致种子抑制脂质过氧化水平能力下降,机体活力降低。发芽率的显著下降与酶活性的显著降低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彭强  李晓慧  莫珊  肇瑾  胡小京 《种子》2021,(1):103-107
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紫罗兰种子,研究PEG对紫罗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PEG处理提高了紫罗兰种子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POD、SOD酶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PEG浓度为9%处理的紫罗兰种子各项性状指标表现最好,在萌发第7...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年限敖汉苜蓿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变化,选择室温贮藏0~3年的敖汉苜蓿种子,比较分析种子劣变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收获当年的敖汉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硬实率,其抗逆性强,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而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贮藏起初2年,种子硬实率、不正常种苗数、死种子数、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POD、CAT、脯氨酸和MDA积累量增加,种子质量下降,不正常种苗数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活力下降.综合试验结果,贮藏2年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其种子质量最佳,种子发芽能力最强,但是种子抗逆性不高;贮藏1年存在轻度休眠,应进行打破硬实处理;贮藏3年的种子活力下降,其种用价值降低,不利于在人工草地建植中使用,生产中应贮藏2年后再播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能较好地说明苜蓿种子在贮藏期间的活力变化,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中合理使用苜蓿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种子劣变的生理生化表现劣变的种子往往表现出种皮变色,发芽迟缓,发芽率降低,对不良条件适应力减弱,可贮藏范围变窄,对辐射高度敏感,幼苗生长缓慢以及畸形苗增加。贮藏过程中,热量的产生增加,胚的生长势下降等。研究表明,在能够看到种子生理表现之前,种子内部已发生下面一些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南桔梗种子贮藏期间生活力不断下降的问题,将同一批南桔梗种子经过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再经过回湿处理、老化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干处理时间的增加,桔梗种子含水量逐渐降低,与自然含水量对照种子相比,经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了较高水平,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高于对照3%~5%、9.6%~21.4%,回湿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降低7.3%~28.2%,膜系统完好程度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10.3%~66.1%,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10.5%~40.7%,耐贮性显著提高。研究认为,南桔梗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合水分应在3.06%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限对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及贮藏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年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为试验材料,观测种子萌发和主要贮藏物质的变化,探讨沙芥属植物种子寿命及贮藏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贮藏2~4年时数值较高,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分别从第5年和第7年开始发芽率低于50%.随着年限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逐渐降低,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有所下降,而斧形沙芥种子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4~5年,斧形沙芥种子平均寿命为6~7年,均为中命种子,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年限为2~4年.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内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物质不断消耗,种子活力不断下降、日趋衰老。衰老种子的种皮透性增加,在浸泡过程中,有大量物质外渗。外渗的物质越多,表明种子越衰老。茚三酮溶液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在生理生化实验中  相似文献   

20.
将同一批桔梗种子经过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然后经过回湿处理、老化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干处理时间的增加,桔梗种子含水量逐渐降低,与自然含水量对照种子相比,经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了较高水平,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高于对照3-5%、9.6-21.4%,回湿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降低7.3-28.2%,膜系统完好程度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10.3-66.1%,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10.5-40.7%,耐贮性显著提高。结论:南桔梗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合水分应在3.06%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