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杭白菊病虫防治需用药而缺乏登记药剂的实际,在浙江省开展杭白菊安全用药情况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清了浙江省杭白菊上主要病虫发生种类与危害状况,掌握了杭白菊上常用防治药剂、使用技术、登记进展等情况,剖析了引发农药残留超标的关键因子,并结合浙江省整体推进杭白菊安全用药的具体实践,提出在杭白菊上加强安全用药、控制农药残留、提高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浙产白术种植过程中病虫为害重、登记农药产品少、农民用药不科学的生产实际,进行了浙江省白术产区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用药情况的实地调查,基本掌握了浙产白术上主要病虫种类与为害、防治用药、登记现状、残留动态等情况,分析查找了白术上易引起农药残留的关键影响因子,并结合浙江省整体推进白术等中药材安全用药的具体实践,研究提出了加快药剂筛选与登记、加强安全用药指导、加快标准制定、推进标准化生产等控制农残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白术安全生产、农残控制、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蚕豆为例,研究特色小宗农作物农药登记与使用现状,为开展特色小宗农作物农药登记、使用及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莆田市涵江区蚕豆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综述了近年来蚕豆用药的研究进程,并以中国农药信息网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为农药登记数据来源,选取了涵江区梧塘镇境内的农资经营店和种植户为调研对象,就蚕豆的农药登记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药现状与生产上用药现状比对分析。【结果】 截止2022年2月7日,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显示,农业农村部批准的有效登记农药产品44756个,蚕豆上登记的农药为0个,2020年5月27日在农业农村部官网上公布的“关于印发《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害技术指标》的通知”中,推荐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微乳剂、啶虫脒可溶粉剂、噁霉灵水剂用于防治蚕豆病虫害,其中杀虫剂3种,杀菌剂1种,可见在蚕豆上符合规定的农药产品极其匮乏,而田间使用的13种农药中有10种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药名册中。【结论】 应完善农药登记制度,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对生产中应用较为成熟的高效、低(微)毒、低残留农药采取减免相关登记费用,减少登记试验,缩短登记年限等措施,来拓展登记范围,为种植户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4.
IR-4计划是美国农业部为了解决小作物农药登记资料缺乏成立的区域合作计划.2010年,美国环保局通过接受IR-4的残留试验数据,建立了219个最大残留限量,并完成了786种农药使用登记.截至2010年底,IR-4的数据支持了超过13 000种农药使用登记.IR-4基本解决了美国小作物农药登记问题.本文对美国IR-4计划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中国小作物农药登记残留数据缺乏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全国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启动会于7月18~1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农业部将出台有力有效政策措施,加快解决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登记用药品种严重短缺问题。目前,我国农药登记产品2.7万多个,大多集中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大宗农作物上,但用在胡萝卜、空心菜、莲藕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上的登记产品甚少或缺乏。我国蔬菜生产越来越多样化、规模化,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药面临严峻形势,像生姜钻心虫、姜蛆、姜瘟等10多种病虫  相似文献   

6.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征求《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2018版)(征求意见稿)》等三个名录意见的函,具体内容如下:根据《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和《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为降低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成本,提高农药企业的登记积极性,加快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步伐,解决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难题。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10日,山东省农药检定所组织召开《2014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登记农药推荐名录》专家评审会,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十位专家出席评审会,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吴亚玉副所长主持了评审会。为进一步提高农药科学使用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根据山东省作物种植结构分布、农药登记和使用情况,拟定了《2014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登记农药推荐名录》,对用于防治粮食、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共15种作物上易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4,(13):26-26
<正>近日,在宁夏银川召开的2014年全国农药检定所所长工作会上透出消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今年将着力推进农药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在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农药市场监管上推出新举措。推动出台《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登记特别规定》破解蔬菜及特色作物少药、无药可用难题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药检所药政处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4项政策措施,优化农药行政审批服务,帮扶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农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重点农药产品登记进程。对申请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生物农药、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草地贪夜蛾防治用药等农药产品登记的,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技术审查、行政审批,加快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科学》2020,(1):245-247
随着2017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的实施,新登记农药产品朝着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农药产品品种更加多样化,生物农药、自主创新农药逐渐增加,特色小宗作物用药难得到缓解。但农药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企业自主研发力量薄弱,过保护期农药登记热度依旧不减的问题仍较突出,急需解决。分析比较了2015—2018年我国农药产品登记情况,为了解新形式下我国农药登记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浙江省猕猴桃检出登记农药少、合格率有待提高、多残留突出等质量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等风险隐患,提出不建议使用清单、加快农药登记、加快制定农药限量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建议,从生产和监管两个方面提升浙江省猕猴桃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菊花有害生物防治主要依靠农药,我国已经批准登记69个农药产品用于菊花,其中6个可用于实用性菊花。菊花生产中违规用药行为时有发生,目前仅制定2种农药在菊花中的4项强制性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不利于对菊花产品的有效监管。据此提出五点建议:加强菊花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研究;积极推广菊花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加大生物农药推广使用力度;适时登记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科学制定菊花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地方水果、特色蔬菜、中药材等小宗作物种类繁多、局部种植、面积不大、用药量较小,企业投入农药试验登记积极性不高,致使许多小宗作物无登记的农药可用,农民超范围用药、乱用药、滥用药问题比较严重,成为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一大隐患。对此,浙江省农业厅大胆探索,主动作为,率先推进小宗作物用药试验登记,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摸清底数。组织各地农药管理和植保  相似文献   

14.
王淑荣 《河北农业》2011,(10):22-28
当前无公害的安全使用问题作的开展,中低毒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日益凸显,很多地区的菜农存在着过量多次使用中低毒农药、不遵守安全间隔期用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为此,针对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的安全使用品种、剂型、浓度、安全间隔期、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等情况编写了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处方推荐表,以供农民和广大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8月9日,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举办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透露,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多措并举"的原则,力争5年内淘汰高毒农药,并将对登记超过15年的老旧农药开展再评价,同时继续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据介绍,近年来,特别是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后,农业农村部强化农药登记的引导作用,提高登记门槛、鼓励创新,推进生物农药登记和特色小宗作物用药  相似文献   

16.
正8月9日,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举办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透露,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多措并举"的原则,力争5年内淘汰高毒农药,并将对登记超过15年的老旧农药开展再评价,同时继续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据介绍,近年来,特别是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后,农业农村部强化农药登记的引导作用,提高登记门槛、鼓励创新,推进生物农药登记和特色小宗作物用药  相似文献   

17.
扩大农药使用范围的现状和原因有不合格标签和说明书问题突出、农药销售商违规卖药、农民缺乏科学用药知识、小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缺乏等,其潜在危害有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对作物造成药害、生态环境遭受污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应采取宣传有关农药法律法规、加大对农药标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提高农药销售商素质、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登记用于小作物的农药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为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合理用药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于2020年5—9月采集了浙江省红阳猕猴桃规模主体56个样品,通过67种农药残留监测,对红阳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主要检出农药的残留量情况及其各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在猕猴桃幼果期农药使用量较少,随后农药使用逐渐增多,其中杀菌剂用量远多于杀虫剂,常用的农药有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氯吡脲等,检出的农药中80.6%为《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农药选择和使用较合理。建议加强对氯氟氰菊酯、咪鲜胺、毒死蜱、联苯菊酯、敌敌畏、阿维菌素等农药使用的技术指导和监管,确保其科学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是茭白的生产第一大省,面积约为2.733万hm2,约占全国41%,产值效益可观。本文综述了浙江省茭白质量安全现状,农药使用混乱、植物生长调节剂风险、储运保鲜“泡水”主要风险隐患和登记农药品种不足、残留限量标准不足、生产技术标准缺乏用药推荐面临问题,并从农药登记、标准制定和安全技术集成等方面提出提升茭白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多菌灵(Carbendazim,CBZ)是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内吸型低毒农药,广泛应用于叶面喷施、拌种和土壤处理等农业生产,能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黑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多菌灵自20世纪中期问世以来,已在36个作物上登记近1 000个农药产品。由于其施用对象广泛,人体摄入食品中可能造成一定积累。以多菌灵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其代谢特点为基础,综述了多菌灵农药登记、残留与标准限量、与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中前沿的联合暴露风险评估中的浓度相加、独立作用和相互作用的方法与研究进展,探讨多菌灵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