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浙春3号和浙春2号大豆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春3号和浙春2号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两品种间POD同工酶谱带的差异逐渐增大,在萌发14d后2个品种间子叶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较为显著。2个品种的子叶,根,茎,叶POD同工酶酶谱之间也都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长豇豆种子萌发进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陈禅友  刘磊 《种子》2006,25(9):30-33
以长豇豆品种“花荣”为材料,在浸种(恒温20℃)后,每隔24 h测定呼吸速率、发芽量以及子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α-淀粉酶(α-Amylase)、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并从第4天起测定胚芽中4种酶活性。随萌发进程,在子叶和新生胚芽两部位中发生如下动态变化:(1)呼吸速率明显升高,第4天CO2的释放量最高(7.716×10-3m l/(g.m in)),之后趋于稳定。(2)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子叶中呈反“S”形曲线变化,胚芽中先升后降。(3)子叶中α-淀粉酶活性明显呈单峰走势,在第4天形成的麦芽糖达最高(62.69 mg/(g.m in));在胚芽中α-淀粉酶活性低于子叶,并呈下降趋势。(4)子叶中POD活性呈上升趋势,第7天极显著升高;胚芽中POD活性,第4~6天呈上升趋势,并高于子叶。(5)子叶中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胚芽中CAT活性变化小,但第7天显著下降。(6)子叶中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在第4天有一明显峰值;胚芽中SOD活性变化很小。总之,伴随着种子吸水量增加和呼吸速率升高的萌发进程,子叶中淀粉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这与淀粉被降解和利用有关,吸胀后其活性升高有利于降解淀粉为简单碳水化合物,供幼胚生长,当子叶储藏的淀粉消耗殆尽时则淀粉酶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可能因其与新生胚中多种物质的合成或分解有关;CAT和SOD活性呈降低趋势,因为它们主要与在逆境中消除植物体内活性氧有关,而在正常萌发过程活性氧含量低。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 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相似文献   

4.
张永平 《种子科技》2002,20(4):234-234
利用蛋白质电泳法鉴定玉米种子纯度 ,影响电泳谱带的因素很多 ,往往造成判断错误 ,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试验、分析和研究 ,把影响电泳谱带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种子的成熟度玉米蛋白质电泳所利用的盐溶蛋白是一种贮藏蛋白 ,种子成熟越好 ,盐溶蛋白的含量越高 ,电泳所形成的蛋白质谱带就越清晰 ,即谱带活性 (颜色深浅 )越强。种子蛋白质的组分受遗传基因控制 ,种子的成熟度只会影响本品种某些谱带的宽窄、清晰度 ,而不会影响该品种蛋白质谱带的数量及迁移率 (Rf)。我们对不同成熟度的同一品种鉴定时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选酸枣种子萌发条件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酸枣种子结构、萌发过程以及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本实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建立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酸枣种子的胚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酸枣种子在赤霉素浓度480mg/L,温度30℃,光照24h的环境下发芽率最佳;种子发育过程的显微结构显示,胚根的分生细胞显著伸长,子叶、胚乳细胞中的内含物质明显消耗,同时伴随着胚芽、胚轴细胞的逐渐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6.
高温对甜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玉6号为试材,以25℃为对照.分析30℃高温处理对甜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干物质重量和淀粉、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萌发.干物质重量和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高温使其降解加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扣后降低的趋势.种子萌发前期高温组高于对照组.萌发后期则相反。因此.30℃高温处理能够加快甜玉米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和吸收.有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谢小龙  李毅 《种子》2013,32(2):67-68
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对蒙古黄芪有纹和无纹2种表型种子进行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以探测二者在遗传上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表型种子产生的34条可溶性蛋白电泳谱带中,25条为共有谱带,其中8条谱带在2种表型种子中着色强度不同;9条为多态性谱带,无纹种子和有纹种子各具有2条和7条特异性谱带。可见,蒙古黄芪2种表型种子在遗传上存在分化。  相似文献   

8.
棉叶总蛋白提取及SDS-PAGE电泳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花叶片总蛋白的几种提取方法及影响蛋白定量和SDS-PAGE电泳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确立了一套适用于棉花蛋白提取、定量、凝胶制备、电泳、脱色以及干胶制备的方法。发现利用25mmol·L1,pH8.0Tris-HCl缓冲液提取的棉花叶片总蛋白,提取效率高,蛋白齐全。采用改良后的棉花SDS-PAGE电泳方法—改良丙酮沉降法,电泳结果显示,条带清晰、数量多、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9.
种子纯度鉴定对杂交水稻增产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利用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同工酶法对光敏核不育杂交水稻Ks—9/直龙进行了种子纯度的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早期萌发的ks—9/直龙其胚芽、胚根和胚乳的酯酶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胚芽同工酶的种类和含量最多,能真实地显现出该品种的酶谱特征。ks—9/直龙的酶谱类型属单亲本型,即ks—9/直龙的酯酶同工酶谱与其父本直龙同型。室温下贮藏一年的ks—9/直龙种子在萌发初期,其酶的含量明显下降,且有些酶带消失,但还能体现出该品种的酶谱特征,表明酯酶同工酶较稳定,是种子纯度鉴定的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野生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研究营养生长期,现蕾期,开花初期、中期和末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带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甘草营养生长期间呈快速上升趋势,蕾期达到高峰,开花后陆续下降,但总量不低于现蕾前的含量。不同部位叶片可溶蛋白质含量在现蕾期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蕾期和花期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时期可溶性蛋白的特征性谱带出现了差异。甘草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该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天学  刘怀攀  刘萍 《种子》2005,24(4):53-54,5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麦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绿豆种子活力无明显影响,但不利于幼苗生长,侧根数、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紫穗槐种子萌发对盐旱逆境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PEG-6000及混合溶液处理紫穗槐种子,测定其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种子发芽能力下降,幼苗生长指标下降;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对3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分析表明,紫穗槐种子在萌发期和幼苗期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和抗旱能力,萌发幼苗对盐、旱胁迫存在交叉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对香椿幼苗蛋白质含量及特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以抗寒性强弱不同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和福建霞浦3个种源1a生香椿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以引起香椿叶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但不同种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不一致,同一种源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动态变化也不一致。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抗寒性较强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种源变化规律相似,在-5℃低温胁迫1~4d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即胁迫1d后蛋白质即大量表达,谱带颜色变深,随后在第2、3天含量逐 渐下降,谱带变浅,第4天含量又开始增加。两种源分别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27.6 KD、22.5 KD的特异蛋白。抗寒性较弱的福建霞浦种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没有诱导出新的蛋白质谱带。各种源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的蛋白质谱带颜色的深浅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棉花幼苗和离体根无性系中棉酚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陆地棉三对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以及海岛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为材料 ,对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根系和离体根系无性系的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 ,有色素腺体棉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棉酚含量呈下降趋势 ,而无色素腺体棉则呈积累趋势 ;棉花根系中的棉酚含量与子叶有相同趋势 ,但变幅显著小于子叶。有色素腺体棉和无色素腺体棉的离体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而持续增加 ,培养 2 5d的棉花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可达到 0 .8%~0 .9% ,说明棉酚主要由棉花根系合成。棉酚旋光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棉花种子萌发初期的子叶左旋棉酚和右旋棉酚含量与其种仁相一致 ,但种子萌发 1 4d后 ,二者的含量几乎相等 ;离体根系无性系 ,以及无色素腺体棉的子叶和根系中的棉酚均为消旋棉酚 ,表明棉花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棉酚为消旋棉酚。此外 ,本文还就棉酚及其旋光体的合成和代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黄花菜NaCl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40、80、120、160、200 mmol/L NaCl胁迫对黄花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高度、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加NaCl胁迫浓度时,黄花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相应降低,盐害指数逐渐升高,黄花菜种苗的生长高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NaCl浓度为120 mmol/L时,对黄花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度的抑制作用较弱。不同处理质膜透性、MDA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20 d内处于一直增加的趋势,而不同处理黄花菜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NaCl胁迫对黄花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石蒜种子的解剖学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石蒜的种子含水量较高,有顽拗型种子的特征;胚乳丰富,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可为种子的后期发育提供物质基础。胚呈棒状,位于胚乳中央,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子叶占绝大部分比例,胚轴极度缩短,结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探讨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蒙古黄芪抗旱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滤纸做发芽床,清水为对照,用浓度分别为10%、20%、30%的PEG-6000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测定黄芪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量及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10%PEG-6000浸种48 h显著提高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20%PEG-6000浸种48 h显著促进黄芪幼苗的生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含量与浸种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a+b含量以及a/b值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而随着PEG浓度的升高除叶绿素b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中低浓度的PEG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浓度过高则会出现抑制作用。可以选择20%PEG-6000浸种48 h处理黄芪种子,提高蒙古黄芪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18.
镉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笋王一号莴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d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胚根胚芽生长、丙二醛(MDA)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而Cd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的伸长则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Cd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程度较胚芽明显.随着Cd浓度的增加.胚根中MDA含量、SOD、G-POD活性明显增加,APX和CAT活性则明显降低,而胚芽中只在高浓度Cd胁迫下(100μmol/L)才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18,(10)
以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生根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三者胚乳中蔗糖的含量在种子露白时急剧下降,在胚根2~8mm时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糖,淀粉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均不断下降。人参、三七种子胚乳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胚根伸长至2mm时没有显著性变化,当胚根长为5mm时显著下降,而西洋参在整个生根过程中不断下降,说明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降解为胚根的生长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2)人参、西洋参的α-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胚根伸长至5mm时达到最大值。β-淀粉酶活性在萌发后直至胚根生长到5mm期间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在胚根伸长至8mm时迅速上升,分别是α-淀粉酶活性的5倍和4倍。三七的α-淀粉酶活性并无显著性变化,β-淀粉酶活性则先缓慢升高再下降。  相似文献   

20.
芸豆种子蛋白组分及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芸豆品种为材料,采用SDS-PAGE方法研究芸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溶、盐溶和总蛋白组分变化及种子胚和子叶变化过程中蛋白组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芸豆种子的子叶、胚含有丰富的蛋白亚基,其中,同一品种子叶和胚贮藏蛋白亚基差异明显,子叶、胚的水溶蛋白、盐溶蛋白和总蛋白相差不大、条带丰富;不同品种之间条带存在差异;在发芽过程中,高分子量蛋白亚基的降解速度快于低分子量蛋白亚基,子叶亚基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胚的亚基降解速度;不同品种间子叶、胚条带差异明显,种子活力高的品种(Y05,Y06)降解速度快于种子活力低的品种(Y09,Y1 1),而蛋白含量高的品种(Y1 1,Y05)与蛋白含量低的品种(Y06,Y09)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芸豆品种鉴定、品种改良、优质栽培及发芽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