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华县属豫东地区,因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因此西华县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优质水果产地.种植的果树种类主要是苹果、梨、葡萄、桃、李、杏、樱桃、山楂、柿子及大枣等.西华县果树种植总面积约为1.765万hm2,其中,苹果面积0.247万hm2,主要分布在西夏、皮营、淆河驿等乡镇;梨树种植面积0.273万hm2,主要分布在黄桥、西夏、奉母等乡镇;桃树种植面积0.42万hm2,主要分布在黄桥、西夏、大王庄等乡镇;柿树种植面积0.2万hm2,主要分布在迟营、李大庄、黄桥等乡镇;大枣种植面积0.267万hm2,主要分布在田口、迟营、红花等乡镇.  相似文献   

2.
正我地区马铃薯主产区为了应对市场,规避风险,种植上采取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的方案。据了解,早熟品种种植面积占15%左右,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主要品种有荷兰7、荷兰15、富金等,7月中下旬收获上市,主要销售区域是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地市场;中熟品种种植面积占30%左右,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主要品种有尤金、鲁引等,7月末至8月上中旬陆续收获上市,主要销售区域是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周边城市县城及乡镇;晚熟品种种植面积占  相似文献   

3.
沙糖桔是阳山县农业种植经济主要来源,种植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地区。分析阳山县沙糖桔种植气候条件,结果发现:阳山气候总体适合沙糖桔种植,也是影响沙糖桔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低温阴雨、高温干旱、暴雨强对流、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给沙糖桔种植带来不利影响,要根据各类灾害开展气象服务工作,适时发布针对性的防御对策指引可避免或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其种植技术直接影响北方地区大豆整体产量,其经济效益也与种植技术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有效提升大豆整体产量。本文从大豆生产的主要意义、对大豆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种植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大豆种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针对向日葵种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向日葵种植现状为根据,从向日葵种植问题中的是施肥不当、品种不良、种植周期分布不合理、加强种子的选择以及合理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向日葵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材料,对我国制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是生产蔗糖的大国,已经形成一定的甘蔗种植规模。我国的云南、广西等地是种植甘蔗的主要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来说更具种植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蔗种植产量,本文对甘蔗种植技术展开进一步分析,仅供甘蔗种植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粮食问题始终是主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水稻,是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所以其产量、品质与种植效益将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与粮食整体产量。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将水稻种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和提升种植效益的主要措施,希望有所帮助。水稻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较大,所以全面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并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水稻种植工作  相似文献   

8.
论作物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种植方式是耕作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将作物种植方式分为季节种植方式、季间种植方式、全年种植方式和年间种植方式等四大类型,这对耕作学科的发展是个贡献,对深化耕作制度研究、促进耕作制度改革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一、大豆种植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作物种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其种植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大豆的种植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病虫危害也是影响我国大豆种植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大豆的产量,就要对大豆的种植生产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目前我国大豆种植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窄  相似文献   

10.
蘑菇是漳浦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种植蘑菇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室外蘑菇种植改变了传统的种菇方式,节省了大量的劳力、物力和财力,在当前劳工紧缺,生产资料价格不断飙升的情况下,推广室外蘑菇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漳浦县大力推广室外蘑菇种植,实现常年室外蘑菇种植123 hm2,占全部种植面积的61.5%.其种植的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内容简介本书是依托省、部级国家科技项目。在作物根域集水种植技术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工作进行的系统性和阶段性总结,主要内容反映了作者近十五年旱作农业研究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内容包括:国内外根域集水种植研究进展、根域集水种植的农田水温状况、根域集水种植对作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根域集水种植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根域集水种植时土壤速效养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根域集水种植农田的水分调控、根域集水种植带型的优化设计、半干旱偏旱区主要作物根域集水种植技术研究、半湿润偏旱区主要作物根域集水种植技术研究、半干旱区主要作物根域集水种植技术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得到广泛种植,我国玉米产量高、质量好,特别是吉林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的农户大多都种植玉米。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好坏是农户们关心的话题,要想种植出优质高产的玉米要凭借专业的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笔者通过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以期为玉米高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大蒜是兴化市种植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大蒜的产量,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是培育大蒜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大蒜是我市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较大,主要以采收青蒜苗和蒜头为主,大蒜具有应用市场广泛、价格稳定、产量较高、耐贮耐运、种植效益好等特点,兴化市大蒜大多可在春节期间采收青蒜上市销售,满足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需求,如采收蒜头上市销售可在5月份左右进行,上市时间长,种植优越性强,种植价格高,种植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东北农作区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比重的减少和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农作亚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结构。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形成了各自主要的生产区域。主要变化为:水稻和玉米种植区域增加,小麦种植区域大幅缩减,大豆种植范围重心北移和种植区域增加。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共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5.
长汀县是槟榔芋主要产地,该地区槟榔芋产量大,品质高,具有较高市场需求,也是长汀县主要的农业经济产业。大面积种植槟榔芋获得了较高经济价值,在槟榔芋种植产量及质量上更需要不断提高,影响槟榔芋种植产量及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病虫害,因此还需要做好槟榔芋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侵袭,提高槟榔芋高产、优质种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玉米常见种植技术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中的常见技术主要包括地膜种植技术、深松整地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具体内容如下所述。1.1地膜种植技术该种玉米种植技术主要是通过在玉米种植期间的区域上覆盖特定的地膜来确保玉米种植土壤中的水分,促进玉米植株对于水肥和光能的吸收,提高种植土壤中生物活性来达到玉米种植增产增效的目的,尤其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宁国市种植模式大部分是一油一稻,油菜是当地主要的午季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前宁国市油菜主要采取免耕直播机开沟覆土种植,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以人工为主,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制约着油菜种植面积扩大。近年来通过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既有效缓解油菜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种植效益,对优化秋冬季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稳定油菜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就是杂交油菜,属于春油菜种植区,杂交油菜种植已经达到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是东部农业区主要的种植作物,也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一、目前主要种植品种1.青杂2号(303)。青杂2号(303)是继青杂一号(青油331)后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又一高产优质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0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正中药材是行唐县特色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我县中药材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安香乡、独羊岗乡、南桥镇等几个平原乡镇,近几年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品种主要有丹参、防风等,其中丹参种植面积较大,成为我县中药材主要的种植品种。一、特征特性1、植物学特征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红色,内白色,肉质,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人员要正确面对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引进无公害栽培技术,推进玉米种植行业规模化发展,通过优选玉米种子、种植区域隔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全面提升鲜食玉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