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是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以期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是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生活水平的最有效方式。宁夏南部彭阳县是全省主要的生态移民迁出区,移民迁出后的生态修复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彭阳县的生态环境现实,介绍了封育恢复植被、坡面灌木林快速恢复、乔灌混交、侵蚀沟立体治理等几种最为常用的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技术,以服务于移民迁出区的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3.
吴明作  孙志伟  黑小明  王记  王娜  张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21-4123,4126
水电建设项目通常会引起淹没与移民,其搬迁将对安置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实例分析了某水电建设项目移民安置区的移民容量,评价了移民搬迁对安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安置区条件对移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等问题,依此提出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减缓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应措施,并对安置区工程建设提出了必要的监理制度。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为更好地落实各项生态环保措施及"三同时"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叙述生态移民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归纳出生态移民的概念,并从文献研究中,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内容和生态移民问题进行评述,总结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极为脆弱的地区,配合国家扶贫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的生态移民是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移民有着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回顾,对生态移民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生态移民能有效地解决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在国内实践中,生态移民却遇到了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国启动生态移民政策,解决了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消除了区域化贫困。但是生态移民安置点和安置途径的欠妥造成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移民迁入地的城镇化率不高导致移民就业率偏低、移民子女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影响了个体发展等生态移民的后续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后续问题以实现移民生产和生活的快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扩大我国生态移民的成果需认真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生态移民作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反贫困的重要对策,被广泛采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陕西省南部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已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建设。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政府对移民搬迁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农户后续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移民安置点住房空置与空巢老人现象突显等问题。笔者在对陕南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三峡库区生态移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人口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並总结已有移民工作经验,提出了生态移民的概念,同时,从人口环境容量扩展、生产力布局、生态移民试点等方面论述了三峡工程移民必须走生态移民之路。  相似文献   

9.
杜慧莹  陈延  董宏林  周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03-9905,9960
研究了宁夏人口、生态环境和生态移民状况,探讨了生态移民工程对宁夏生态环境、移民社区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推进产业化经营、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科技服务、拓宽移民增收渠道等促进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期望有助于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走访看到了移民生产生活可喜的变化:移民社区设施齐全,真正实现了"七通七有两转变",一座座风貌统一、特色鲜明的移民新居拔地而起,整个移民社区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生态移民社区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借用"内卷化"理论的解释范式试图探讨生态移民社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移出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移民移入地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由此,移民点的选择就成为生态移民工程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目前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移民安置点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标准:生态移民点的建设能够遵循生态学原则、宏观视野原则、保证土地的有效供给的原则、能够使移民生产方式创新的原则、生态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原则,移民积极参与决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西北地区生态移民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即是保护生态环境又是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生态移民与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生态移民是把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人口居住地区的居民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界定入手,系统阐述了生态移民与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揭示了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内蒙古生态移民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磴口县沙漠治理与开发有着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教训,近年来所开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移民工程,对沙漠的扰动表现出了正向与逆向两个结果。乌兰布和沙漠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开发与治理必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治理与开发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相似文献   

15.
杨宝强 《农业与技术》2023,(11):145-148
生态移民既是修复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海南省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围绕“搬得出、稳定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完善了移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移民的产业发展,保障了移民的就业与收入提升。但生态移民并非简单的空间位移,还包括移民的身份角色转换和社会文化整合,这一过程中移民还面临文化的割裂、社会资本的局限以及社会排斥等多重困境。因此,移民有效融入当地社会还需整合移民与当地村民的利益、文化以及社会关系,以避免冲突和摩擦,保障移民融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海城市水库移民基本状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移民的后期安置情况、后期扶持方式及项目规划等进行分析。按照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因地制宜,坚持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坚持解决温饱问题与长远发展相结合,解决移民安置区的突出问题,进而加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使移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宁夏海原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宁夏海原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的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治理及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脆弱是农民贫困的主要成因,因此,移民成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村脱贫的主要途径,而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改变其贫困现状的根本问题和最终目标。通过对扎拉村扶贫搬迁后农户生计问题进行调研发现,搬迁后,移民的生计模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开始向多样化发展,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生态移民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移民已成为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要战略行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移民返牧现象。生态移民中的返牧现象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口迁移现象,是移民工作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难题。以三江源区作为典型区域,分析十年来生态移民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生态移民搬迁前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家庭等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对生态移民返牧的特征与风险进行思考,为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燕燕 《甘肃农业》2014,(22):15-16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贫困山区的生态严重过载,人均耕地减少,群众拓荒行为又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移民迁出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善了当地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在移民迁出区发展循环经济,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