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计算,对青龙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温度及温度应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大坝的施工条件、坝体结构特点、实际施工进度,及大坝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设置诱导缝,选用合适温控标准并制定较为适宜的温控措施。通过工程实际证明,温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碳化稻壳吸附-优势巨大芽孢杆菌生物氧化-活性炭除菌耦合净化严寒地区地下水中高铁锰,探究联合滤柱低温快速启动方法,基于接触氧化法与生物法对比分析成熟稻壳滤柱沿程除铁效果与反应速率,考查特定进水锰含量梯度下进水总铁浓度对生物除铁锰影响。结果表明,优势菌液全循环、低滤速运行方式使生物除铁锰活性滤膜成熟且稳定仅需34 d;稳定运行时铁、锰、残余菌平均去除率为96.28%、93.18%、75.43%,出水浓度均达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物法可加强总铁、Fe~(2+)去除效果,滤速提高对生物法中Fe~(2+)去除能力影响显著,进水铁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滤层除锰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严寒地区应用的喷气增焓技术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际气象条件为实验环境,采用现场在线测试方法,进行为期60 h机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室外环境空气平均温度为-7.5°C时,机组平均COP为2.01;环境空气温度为-18°C时,机组的COP为1.55,压缩机排气温度为75.1°C;环境空气温度为-15°C时,机组平均制热量衰减为名义制热量的36%。测试期间典型房间的平均温度为19.56°C,满足冬季供暖需求。实验结果为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的应用适宜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北严寒地区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9):85-88
牧民定居是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对西北严寒地区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情况的调查,运用满意度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定居牧民现有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结论表明牧民对现有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偏低,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定居点整体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以严寒地区2个农村的住宅为代表的寒地农村建筑的采光、照明现状,目的在于发现该类建筑的采光和照明的可行性设计策略。结果表明:目前此类建筑基本满足我国采光要求;照明光源主要采用普通荧光灯,但节能灯的使用不是很普遍。结论指出农村住宅应控制体形系数小于0.5;窗户设置宜南向开大窗,北向开小窗,并且在冬季...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严寒地区村镇景观设施配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思考,从生态适宜性角度出发,深入探究了严寒地区村镇生态景观网络格局的构建策略,以期对寒地村镇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庆祥  徐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96-3999,4009
利用MM5+ CALMET模型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2009年6月~2010年5月进行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并与3座测风塔实测风速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0 m处,各测风塔年平均风速模拟值小于实测值,10 m以上,年平均风速模拟值大于实测值;模拟风速频率在2 ~5 m/s小于实测风速频率,在6~ 10 m/s大于实测风速频率,<10 m/s与实测风速频率基本相当;模型对风向的模拟效果不如对风速的模拟效果,虽然70 m高度模拟主导风向与实测风主导风向基本一致,但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模型对风能频率的模拟效果优于对风速频率与风向频率的模拟.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地区海陆风的数值模拟及城市化对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四维同化技术相结合对珠三角地区的海陆风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同化GTS和观测资料使得模拟的风场和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反映出了该区域海陆风的基本特点和日变换特征。针对该地区城市化日益加剧的现象,设计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珠三角地区的海陆风强度和方向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午增强的海风使得珠三角东岸的低层辐合加强,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10.
工程位于新疆最北部严寒地区,冬季天气非常寒冷,TBM组装场地狭窄。文章对严寒地区TBM洞外狭窄场地快速组装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提前做好组装准备工作,科学规划组装场地、合理规划部件存放及组装顺序、创新TBM分段组装分段步进技术、采取有效的保温方式等措施,解决了组装场地空间不够、气温极低、洞外组装困难的问题,加快TBM组装进度,缩短组装工期,降低组装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灞河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为湖泊型城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HI MIKE21FM中的HD模块耦合Ecolab模块,选取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氨氮(NH3-N)和总磷(TP)共5项指标作为水环境模型的状态变量,参考WQ模板中各指标的生化反应方程并对其修改后,以灞河流域下游城区段内灞河和浐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水环境模型,利用该水环境模型分析了基准年、丰水年、平水年与枯水年条件下灞河口水质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了灞河流域的时均综合水质类型,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估了灞河流域时均综合水质类型的主导性指标。【结果】灞河口水质超标因子主要为NH3-N和COD,丰水年与平水年超标时间较基准年有所增加。浐河和灞河交汇前,灞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为Ⅱ类,浐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为Ⅳ类。浐河和灞河交汇后,灞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下降至Ⅳ类。研究区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为COD和NH3-N。【结论】灞河流域时均综合水质类型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基本都处于Ⅳ类。所构建的水环境模型在湖泊型城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各向异性场地微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场地微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均基于各向同性介质模型,这与实际情况不符.首次提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场地微动的概念,从弹性波理论出发,对各向异性场地微动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这对深入研究各向异性场地条件下场地动力特性、地震动特性预测、结构抗震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辨率为1km的MODIS土地利用资料,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使用NCEP的FNL资料作为模式的初始边界条件,对2006年8月11日08:00—13日08:00太湖地区一次湖陆风过程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楔形节流阀(2段斜面组成)的阀芯表面容易受到冲蚀的问题,基于液固两相流与冲蚀理论,通过利用fluent软件,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同楔形角度对阀芯冲蚀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楔形角度下冲蚀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变化规律,选出了最优的楔形角度组合,对提高楔形节流阀的抗冲蚀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并行数值模拟是高含水后期调整挖潜,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简述了数值模拟并行处理技术,介绍了构建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构建数据安全存储区域网的思路和做法以及运用高性能计算实现百万节点并行数值模拟处理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风成沙丘的动力过程、影响因素、形态变化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我们在梳理计算机数值模拟风成沙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模拟方法,指出数值模拟的未来研究方向应该朝着高精度参数获取、验证指标的建立、多尺度耦合的实现、不同沙丘类型之间的转换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庄浪县通化镇野赵村全地下塞流式沼气工程在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对该县南湖镇石阳村全地下塞流式沼气工程在发酵池结构设计、发酵池内增温等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改进,达到了养殖企业粪污处理彻底、节能减排增效、环境保护及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预期效果。通过运行和对比分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针对严寒地区水工混凝土常见裂缝种类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水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实施方案,分别采用嵌缝封填灌浆法、开槽法及低压注浆法进行裂缝修补。应用效果表明:水工裂缝的产生受外力与内力双重作用影响,采用的综合裂缝修补技术实施效果良好,灌浆效果明显,可满足工程修补要求。  相似文献   

19.
鱼道能够帮助恢复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物种在河流中自由洄游,能够减缓大坝阻隔的影响。鱼道的设计可以使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仿真软件A NSYS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前后处理能力,基于A NSYS软件FLUENT模块综合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对长沙鱼道推荐方案鱼道池室进行计算,鱼道最大流量为1.21 m~3/s,满足鱼类洄游条件;进鱼口流速大于0.2 m/s,达到鱼类的感应流速,集鱼渠内流向明确,稳定,无倒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海宏  李林  周秉荣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33-7135,7214
运用WRFV3.3模式通过设定模拟区域、两重嵌套网格以及针对各种物理过程选用参数化方案等,对青海东部地区2007年8月26~27日发生过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WRFV3.3模式在青海地区的模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降水量的模拟结果来看,模式对于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参数化方案敏感,对陆面过程、长波辐射、短波辐射、近地面层和边界层方案不敏感;对2007年8月26日青海东部地区暴雨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估,西宁、化隆、尖扎、清水河、黄南各站的12 h降水量平均误差分别为-86.5、-75.5、-71.0、-14.0、-100.5 mm;降水落区面积偏大;积分时间为0~12、12~24、24~36、36~48 h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7、0.60、0.51,平均相关系数0.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