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野地瓜规模化栽培的效益,克服果实采摘过程中的困难,通过设计三种野地瓜立体栽培模式对比普通栽培条件下的生产成本、结果产量、采摘难易程度,探求野地瓜立体栽培新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野地瓜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栽培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野生植物野地瓜和插秧泡果实的营养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野地瓜和插秧泡为试验材料,苹果为对照,对其果实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野地瓜、插秧泡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元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野地瓜>插秧泡>苹果,VC和VE的含量依次均为插秧泡>野地瓜>苹果,膳食纤维含量依次为苹果>插秧泡>野地瓜,脂肪含量依次为插秧泡>苹果>野地瓜。结论:将野地瓜和插秧泡的果实开发利用成保健水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野苦瓜作为一种野生蔬菜,分布于普洱市把边江、勐野江沿岸,近年来,由于橡胶、咖啡等经济作物的开发和人为过量采摘,野苦瓜濒临灭绝。为保护该物种和拓宽增收门路,宁洱县对野苦瓜进行了人工栽培。本文主要对野苦瓜人工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同时分析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给野地瓜果实的风味物质评价和储存加工提供参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贮藏状态的野地瓜果实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在ZORBAX C18(4.6×150mm,5μm)色谱柱,色谱柱温35℃,甲醇和磷酸二氢钾溶液(V∶V=5∶95,pH=2.8)为流动相,设置流速可变时间程序,色谱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的色谱条件下,野地瓜果实中6种有机酸达到基线分离。用外标法定量,相关系数达0.992 47以上,最低检出限在0.06~0.2μg/mL,各组分回收率在98.94%~101.0%,相对标准偏差≤2.22%。该方法灵敏、准确,可应用于野地瓜果实中有机酸的测定。用此方法分析贵州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状态的野地瓜果实中酸的种类及含量表明,不同地区的野地瓜果实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都有差异,可作为野地瓜果实品质评价的指标之一。冰冻对有机酸种类无影响,对含量变化影响较小。不考虑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仅从果实酸风味物质变化角度而言,冰冻可作为野地瓜果实储存加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 草莓立体栽培套种食用菌 架子上面摘草莓,架子下面采蘑菇.这种利用草莓立体栽培架下富余空间套种食用菌的技术,采用围帘保湿、遮光等措施栽培食用菌,二者生长环境互补,草莓盛果期和食用菌采收期正值休闲采摘旺季,可大幅提高温室种植效益:一是大大降低了草莓栽培过程中人工翻地、栽苗、除草、打叶、采果的劳动强度,还可有效地减少病虫...  相似文献   

6.
地瓜在通榆县栽培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地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地瓜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兼主粮作物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地瓜生产的重要意义,地瓜的起源,地瓜的分布与生产概况等相关因素,以便于为当地农民栽培地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地瓜在我县栽培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地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地瓜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兼主粮作物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地瓜生产的重要意义,地瓜的起源,地瓜的分布与生产概况等相关因素,以便于为当地农民栽培地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北镇市廖屯镇东珠村万鑫大棚葡萄合作社董事长张宝宏,几年来带领农民发展保护地葡萄,并创立冷棚葡萄一年两茬立体栽培模式。第一茬果6月中旬采摘,亩产量215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11元,第二茬果10月中旬采摘,亩产1400公  相似文献   

9.
<正>野地瓜,又名地果、地枇杷、满地青、地瓜藤、地胆紫、地石榴、地棠果、匐地龙等,在分类上属于桑科榕属,是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野地瓜在国内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四川、甘肃、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相似文献   

10.
直播地瓜,就是直接栽小地瓜,让它本身长成大地瓜。如果栽培得法,还可以多结一些子薯(包括母根薯和蔓根薯)。发展直播地瓜的好处是:1.高产稳产。高产原因一是小地瓜栽种以后,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母薯不断膨大增长。第二,除长母根薯外,栽培得好还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野地瓜(Ficus tikoua Bur.)果实的安全性及营养价值,为其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分析了野地瓜果实的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重金属等含量.结果表明,野地瓜矿物质除Na和Zn外,其余各元素的含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均高于参比水果(常见新鲜水果)的平均值,其蛋白质含量为1.63g/(100g)(鲜重),氨基酸种类齐全(1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2.49%;野地瓜果实中的Hg、Pb、As含量均未超过果品的卫生限量标准,属于可食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双季地瓜就是栽一次瓜秧,收获两次的地瓜栽培新方法。2004年阜新县城郊乡农民就利用这种栽培方法,种了4亩双季地瓜,取得了可观的收入。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观赏性地瓜树的基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瓜树的基质栽培技术,说明了用营养液培育观赏性地瓜树的方法,为地瓜树在各地观光农业园区的引进和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草莓享有"早春第一果"美誉,随着各地都市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早春草莓的采摘供不应求。传统的草莓栽培模式一般为地面起垄覆膜栽培,其果品损耗率达到10%以上,一方面是果实直接搭在栽培垄上易产生病害,另一方面是采摘人员踩踏造成耗损。同时,由于连作致使草莓土传性病害发生严重,果品质量变差,与需求市场形成巨大反差。针对草莓的生长特性,研究出草莓高效立体栽培模式,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生产上高损耗、土传性病害严重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潘永新 《北京农业》2002,(12):11-12
山东省聊城燎原农业国际化研究所采用枝条育芽新技术,冬季在大棚、温室、闲置民房等立体架式生产,每60米2栽培空间2个月可采摘椿芽150公斤,收入近万元.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余游  肖伟  谢阳东 《农学学报》2017,7(8):39-42
为了研究野地瓜促进富集植物黑麦草吸收重金属镉的可能性,笔者通过盆栽试验的方式对比了不同处理中黑麦草地上部分重金属镉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套种野地瓜处理的黑麦草地上部分总镉含量为每盆5.6439×10-3 mg,而单独种植黑麦草处理组的黑麦草地上部分总镉含量为4.6164×10-3 mg,相比之下,增加了1.0275×10-3 mg,增加率为22.26%。野地瓜套种黑麦草能有效的促进黑麦草对重金属镉的吸收。本研究为促进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明山 《新农业》2003,(7):16-16
地瓜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力强、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但受低温干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较低,品质较差,栽培面积较小.最近医学研究发现地瓜是第一抗癌食品,对人类健身大有裨益.因此,伴随着农业生产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地瓜栽培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永新 《河南农业》2002,(11):17-17
采用枝条育芽新技术,冬季大棚、温室、闲置民房等立体架式生产,每60平方米栽培空间2个月可采摘香椿芽150公斤,收入近万元。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9.
1技术简介 为了早采、多采高档绿茶芽叶,在江苏茶区,一种立体多点采摘树势培植技术正得到广泛推广.所谓"立体多点采摘树势"是针对传统修剪方式加以改造,培育而成平面或圆弧形树冠而言的.其改造的核心是由原先的平面采摘改为立体多点采摘;采摘的对象从一芽二、三叶为主改变为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早采、多采高档绿茶芽叶,在江苏茶区,一种立体多点采摘耐势培植技术正得到广泛推广。所谓“立体多点采摘树势”是针对传统修剪方式加以改造,培育而成平面或圆弧形树冠而言的。其改造的核心是由原先的平面采摘改为立体多点采摘;采摘的对象从一芽二、三叶为主改变为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