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首童谣让春节离我们更近了,家家户户团圆饭充满了温情。那么我们辛苦的农资人呢?人勤春来早,风正好扬帆。有的企业在表彰辛苦一年的员工,有的企业早早定了  相似文献   

2.
儿时的春节     
儿时的春节,虽说时光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仍然记忆犹新,往事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又出现在眼前……与其说“春节”,我更愿意叫“过年”。小孩都盼着过年,到了腊月,年在孩子心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忙年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在我家,最忙的就是母亲,她天天晚上都要忙到半夜。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80年代花200元过欢乐年,90年代花上千元迎新年,进入21世纪过年要花多少钱?每到春节前后,不少朋友晒出过年账,数字有高有低。下文给您盘点各时期过年的花费。80年代抠着过代表镜头:鸡鸭鱼肉除夕之夜端上桌;小孩穿上新衣盼过年拿红包。过年开支:过年零食大部分是自己制作的,主要买些鸡鸭鱼肉等年货,另外给孩子压岁钱,购买过年新衣。基本账单:1.新衣。有人在商店买、有人扯  相似文献   

4.
<正>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年俗,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过年习惯,有些人过年图个吃好喝好、热热闹闹;有些人会借过年的机会好好陪陪父母,尽尽孝道;也有些人会借过年时间走朋访友,推杯换盏,叙叙友情……但于我而言,除去这些,每年过年,我还会选择几本好书读读。一年当中,日日忙碌,有诸多好读、想读的书一直没时间去读,过年难得几日清闲,借机读几本想读的好书,对于生性爱书的我,实属一件难得的好事。所以,做企业管理工作的我,每年年前都会根据具体需求,去图书馆借一本管理方面的书、一本哲学方面的书和一  相似文献   

5.
过大年     
<正>在北方,到了腊月,特别是进入腊月二十三这天,几乎每天都是有讲究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全家开始为过大年做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全家总动员,进行年底大扫除。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墙面屋顶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扫,除去陈年的污垢,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更是异常的忙碌和热闹,因为过年期间,家里是不做馒头的,整个正月里的主食馒头都是要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年味     
<正>在我的老家豫北新乡,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二十三又被称为"祭灶关",按照习俗,这一天是要放鞭炮的,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年的序幕被正式拉开:此时,上学的孩子已经放假,大人们也都撂下各种活儿,开始一门心思准备过年、买鱼、杀鸡、煮肉……好吃的东西都要在除夕之前的几天里  相似文献   

7.
过年习俗     
《河北农业科技》2014,(1):74-75
<正>腊月二十三小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祭灶: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  相似文献   

8.
每逢新春将至,总有一种温柔与亲情,牵引着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然而年一过,又总有一种躁动布满全身,让我们断然离开家的羁绊,去追寻梦想的天堂。我领悟到了小时候妈妈过年讲的一句话“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插田”,这里的“插田”就是过年后只有赶快去播种、去耕耘,才会有秋天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正>我家乡的春节,大约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小年,其实是大年的彩排,人们都慌神似地抢购过年必备的物品,蒸饽饽、蒸年糕、做豆腐、包豆包、割肉、杀鸡、买鱼等等。准备这些食品都是有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回老家过年,拜访过半个村庄的人,略有心得,特记之。  相似文献   

11.
过年的讲究     
《农家顾问》2013,(2):56-56
<正>因为过年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讲究多,特别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至初三期间。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禁忌上的旧俗正日渐消失。大年三十晚上,家里所有的人都要回家,借出去的东西都要收回来,俗有"三十晚上算一账,人在本钱在","家里的东西,连根筷子也不能少"的说法。大年三十,忌打破器物,认为打碎东西不是好兆头,万一打碎了,赶紧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越打越发"等语,以求禳解。三十和初一,忌吵架、骂人,认为年尾岁头打  相似文献   

12.
正过年,大年夜包饺子,初一早晨吃饺子,。我们老家还有一个讲究,包饺子时要使劲捏饺子边,意为"捏小人嘴",说是可以规避周边谗言,趋利避害,来年顺利。过年,是华夏子孙认同的一种古老习俗,东西南北中,过年过的是一种情感,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春节放假,在家中过年。多少年来,最放松、最懒散、也最平静、最盼望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过好一个春节。早些年,过年回老家,一票  相似文献   

13.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祭灶的时候,往往在这一天前后,人们要把屋子里的东西都搬运出来,把屋子打扫干净,说是辞旧迎新最吉祥,其实也是打扫卫生,好干干净净地过年,打扫完屋子,人们就会张贴上买来的各种年画。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9,(7)
沿河湾三百人家,出名莫过王小二。灶台垒在茅屋外,高梁杆儿做锅盖,头上一顶济公帽,腰间草绳当裤带。那句歇后语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可能说的是别地或祖上的哪一位,但沿河湾大人小孩认定故事的主人就是他。如今歇后语故事新编,王小二时来运转,发啦!王小二是从开小商店起家的。先在茅屋土墙上破洞,继之在街角立售货亭,后又到招商场租一摊位,如今在农民街建了一幢两层小楼,上面三间住人,下面三间做店面,开  相似文献   

15.
又见希望     
眼看又过年了,心情依旧如往年般澎湃。今冬的雪,一场接一场,满眼银白的世界,记忆中这才是过年的味道。前些年暖冬时,枯草在北风中摇曳,就是山上也几无残雪,那年过得透着股"囧"。60年代以前生人,对年的留恋是深刻的——新衣服、包饺子、放鞭炮、串亲戚、压岁钱,等等,以至于整个童年的回忆都会笼罩在这些孩提时的希望之中。对农民而言,过年就是过"希望"。先是盘点即将  相似文献   

16.
幸福账单     
正对于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工薪族,春节似乎是老人和孩子的。啥叫过年啊?只要把老人和孩子安排的妥妥帖帖的,就是幸福的。临近年关,就把孝敬双方老人多少钱列入了计划。今年我们夫妇都涨了工资,给老人的红包自然要涨,从每年的1000元涨到2000元,这一项就是4000元。小孩盼望过年。妻早早就给女儿买了新衣新帽,里外三新的漂亮女儿,最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受到冲击,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平台。本文以胶东面塑为研究对象,概述胶东面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保护和传承胶东面塑艺术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回家     
快过年了。旺发在外打工六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开心过,老板不仅结清了工钱,还租一辆大巴车,送他们回家。这下好了,盖房子欠的钱终于  相似文献   

19.
过年尴尬事     
肖洪 《新农村》2007,(2):42-42
过年是个喜庆的日子,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记忆深刻、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往事。对于我来说,记忆最深的要算三次尴尬事。一是过错年。童年时家境非常窘迫,平时很难吃上肉,只有到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猪肉,尤其是过年吃到的猪肉最多,因此小时候非常盼望过年。有一年除夕的前几天,母亲拿出仅有的一点钱,走  相似文献   

20.
乡村的年味     
<正>一进腊月,年味就在乡村弥漫开来。和城市里过年时的冷清相比,乡村人是十分看重这过年的味道的。过年,是乡村人一年之中重要的休闲娱乐的节日,他们会用自己朴实的方式,把年装扮得异彩纷呈。年的味道,就在他们的一声声欢笑中,在买回的一担担年货中,在一盏盏灯笼中,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变得越来越浓。庭院里那一株株燃烧的红梅,是点燃乡村早春的鞭炮。盛装的姑娘,是新年的眉眼。而火红火红的春联,是新年最吉祥的祝福,化作了乡村丰年的音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