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土地可持续发展演变规律,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土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黄河中下游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得分由0.371提升至0.735;2)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较快;3)土地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呈动态变化,地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是其主要障碍因素。因此,生态环境对土地可持续发展制约作用仍相对较高,未来应重点关注以实现黄河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王建革一、引言“刀耕火种”,是唐以前汉语言文化中出现的词汇,代表的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民族以本地区较为集约化农业和文化为出发点,对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农作法的称呼,其词汇本身体现了以北方汉文化为...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处于异常期,冷暖与干湿环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与变化,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当时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农业自然灾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旱作农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耕-耙-耱为中心的抗旱保墒技术。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期,与当时气候的异常变化有着密切地关系。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农业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先导性作用,在古代农业社会发展中居重要作用。隋唐时期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波动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的历史考察,归纳了其特征,并运用代用气候材料,初步分析气候变化对隋唐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旨在对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干旱化趋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变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人文2个因素具体分析了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变迁的成因,并指出了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来开发和利用黄河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齐民要术》中农作物的播种时间、生长天数及相应节气等物候信息,通过古今对比法和定量分析法,并与其他文献记录的霜雪等天气现象资料和自然科学证据资料相结合,探究了6世纪上半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表明:农作物播种时间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不能推测出黄河中下游地区6世纪上半叶的气候特点,而依据农作物的生长天数、节气和自然现象等相关物候指示信息能够推断出该时期该地区气候的冷暖特征。典型农作物的生长天数较现代延长,说明该时期该地区的温度较现代要低,气候较现代呈偏冷的特点。通过记载的初霜日出现的时间较现代提前10 d左右,推断出该时期该地区秋季温度较现代可能低0.6℃左右,以及该时期异常冷事件平均每2.38年发生一次,且每次发生持续时间达1个月左右。同时与现代对比部分陨霜事件的发生时间,推断出陨霜事件发生年的春季气温较现代至少可能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7.
基于《齐民要术》中农作物的播种时间、生长天数及相应节气等物候信息,通过古今对比法和定量分析法,并与其他文献记录的霜雪等天气现象资料和自然科学证据资料相结合,探究了6世纪上半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表明:农作物播种时间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不能推测出黄河中下游地区6世纪上半叶的气候特点,而依据农作物的生长天数、节气和自然现象等相关物候指示信息能够推断出该时期该地区气候的冷暖特征。典型农作物的生长天数较现代延长,说明该时期该地区的温度较现代要低,气候较现代呈偏冷的特点。通过记载的初霜日出现的时间较现代提前10 d左右,推断出该时期该地区秋季温度较现代可能低0.6℃左右,以及该时期异常冷事件平均每2.38年发生一次,且每次发生持续时间达1个月左右。同时与现代对比部分陨霜事件的发生时间,推断出陨霜事件发生年的春季气温较现代至少可能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对郑州黄河湿地鸟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看  张光宇  王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62-2963,2990
2004年12月~2009年9月,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36科115种;郑州黄河湿地鸟类不断丰富,鸟类多样性呈上升趋势;部分东洋种鸟类的分布区向北扩散到郑州黄河湿地;部分鸟类的居留型发生变化。文献记录到的变化时间主要集中在1990年以后,与郑州地区(黄河中下游)气温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与该地区气温上升,大气异常变暖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树轮代用指标记录,重建了1368—2005年黑河流域气候干湿指数变化序列。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多数时段处在气候湿润期,气候干旱时期比较短暂。流域气候干湿指数存在3~5年和22年准周期,主要受ENSO和太阳活动影响。对黑河流域绿洲演化机制分析得出,历史时期绿洲面积变化与气候干湿变化趋势以及人口数量增减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气候变干和人口数量减少是绿洲面积缩小的必要条件;气候变湿润时期和人口数量增加时期会限制绿洲面积减少。可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了流域绿洲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杨晓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69-14171
农业是早期人类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适当的农作物和特定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导致了文明的出现。位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粟黍的发源地,全新世大暖期适宜的气候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环境条件促成了这一区粟黍农业的形成,并在在中原地区孕育出中国最早的文明。  相似文献   

11.
《农业考古》2021,(3):31-37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延续了先秦秦汉的传统。水稻种植得到官府的重视,在黄河及其支流两岸,通过兴修水工程形成了种植水稻的便利条件,成为曹魏西晋时期农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标志。北魏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后,虽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魏晋时期的水平。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理论上对水稻种植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位于中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古有"中州""中原"之称。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河南大部分地区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由于受季风影响,河南省降雨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容易在鲁山和太行山、伏牛山东麓一带形成暴雨区,造成洪涝灾害,降雨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河南省气候兼有南北之长,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延绵起伏的山脉和河流的滋养,使中原大地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采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5日和20~22日黄河中下游地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寒潮天气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前者黄河中下游地区受蒙古热低压控制,寒潮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后者黄河中下游地区受河套倒槽控制,寒潮天气持续时间短、降温幅度大、雨雪区域大,具有更强的爆发性。亚洲高纬上空稳定维持一个强大的极涡时,有利于强冷空气南下,极易形成持续性低温,对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强寒潮天气过程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聚落形态的地貌分布,总体呈现出从山地向平原、由高海拔向低海拔的变迁特征,但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聚落形态的地貌分布呈现出"高地—低地"间反复迁移的过程。这种地貌特征的变迁,一方面与多变的气候环境相关,气候的冷暖干湿促使居址在"高地—低地"之间来回摆动;另一方面受农业耕作环境的影响,粟作农业和麦作农业在地貌上的位移带动聚落地貌选择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代田法是在汉匈战争的大背景下,由西汉政府主导的以西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以恢复、发展武备为重要前提,以保证边郡军民生活为重要目的,以巩固"大长安"经济体系为政治导向,继承发展先秦时期"畎亩法",综合利用关中及边郡的水利工程,在西北地区实施的特殊耕作方法。代田法虽继承了春秋战国畎亩制利用畎垄构造提高粮食产量的原理。但又根据时代特点及环境特点的变化,在耕作性质、适用地域、适用群体、畎垄结构、畎垄相对位置、下种位置、配套工具、机制原理等方面与畎亩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地区耕地轨迹演变规律,以河南省沿黄地区和非沿黄地区为例,运用变化轨迹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耕地轨迹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沿黄地区耕地扩张和缩减幅度高于非沿黄地区,扩张型耕地在沿黄地区主要沿黄河两岸分布,非沿黄地区分布均匀。非沿黄地区缩减型耕地向各行政区的中心集聚,沿黄地区缩减型耕地明显向郑州集聚。耕地是河南省优势景观类型,沿黄地区扩张型耕地和缩减型耕地聚集程度和连通性高于非沿黄地区,但连通聚集增长率低于非沿黄地区。Logistic分析表明,沿黄地区与非沿黄地区的耕地轨迹转化驱动因素略有差异,沿黄地区耕地的扩张对黄河水的依赖性强,非沿黄地区受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大。缩减型耕地在沿黄地区和非沿黄地区的驱动因子基本一致,区别主要在于贡献率的不同。研究结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齐民要术》中的胡食及其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张艳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86-2488
《齐民要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饮食及其制作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胡食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胡食,主要包括乳酪制品、饼食制品和菜肴制品等。《齐民要术》的这些内容,既反映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情况,又从一侧面展现了这一时期民族交流、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8.
孙仲毅  张睿光  靳冰凌  王敏  徐朝晖  黄真文  李忠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67-17170,1720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我国气象台站温度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天气动力学和热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上、中旬黄河中下游地区强降温和持续性低温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槽后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向南输送,东北亚稳定的冷涡中心起到了阻挡冷空气东移、促使冷空气堆积和加强的作用,西伯利亚深厚低槽压迫高压脊崩溃,强冷空气爆发南下。850hPa强盛的温度冷平流是造成气温骤降和持续性低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冷平流中心的演变与强冷空气移动路径相一致。黄河中下游地区从高空到低层均有负涡度平流,深厚的负涡度平流输送有利于高压系统的移动,其值越小冷空气越强,负涡度平流中心与强降温中心相对应。冷平流中心比强降温中心提前12~24h出现,"负涡度平流核"先于强降温天气出现,这些特征为预报强降温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进行了分析 ,筛选确定了该地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研究表明 ,5 0年代以前 ,该地区土地覆盖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风暴潮和黄河改道等自然因素驱动 ;5 0~ 70年代 ,人类的大量开荒、胜利油田的开发使耕地、建设用地等迅速增加 ,但同时导致对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较大破坏 ,使土地地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土地生态趋于脆弱 ;80年代以来 ,蒸降比大的气候条件和淡水资源缺乏的水文状况成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自然驱动因子 ,不合理用水 ,林草、荒地的大量开垦等人类农业开发利用活动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人文驱动因子 ,二者结合驱动该区土地利用的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甘肃地处江河上游,又是风沙发源区。甘肃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的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给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留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祸患。由于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使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导致下游干流河床逐年以10厘米升高成为地上悬河。位于长江上游的陇南地区,由于植被的破坏,地表石质化,成为长江发洪水的来源之一。给中下游地区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对千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