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覆盆子和牛乳为主要原料研制乳酸菌饮料。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原乳添加量为40%(v/v),乳酸菌混合菌剂接种量为4%(v/v)、42~44℃发酵14h,糖添加量为9%(w/v)、柠檬酸0.1%(w/v),复配稳定剂0.15%(w/v),产品符合相应国家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膨化甘薯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料水比、糖化酶用量、糖化时间、酵母接种量等几个主要因素对挤压膨化甘薯粉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甘薯粉生产燃料酒精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0∶2.0、糖化酶用量110 U/g、糖化时间30 min、酵母接种量0.10%。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4.92%(v/v),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外加氮源对发酵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膨化甘薯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料水比、糖化酶用量、糖化时间、酵母接种量等几个主要因素对挤压膨化甘薯粉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甘薯粉生产燃料酒精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0∶2.0、糖化酶用量110 U/g、糖化时间30 min、酵母接种量0.10%。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4.92%(v/v),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外加氮源对发酵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辣木果酒的工艺条件,为辣木资源开发提供新途径.[方法]以高活性干酵母安琪171#为固定酵母载体,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辣木液初始糖度、发酵温度、焦亚硫酸钠用量和发酵pH等因素对辣木果酒酒精度形成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木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辣木果酒发酵工艺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温度>初始糖度>发酵pH>焦亚硫酸钠用量,发酵温度对辣木果酒酒精度有显著影响(P<0.05).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辣木果酒的最佳工艺:初始糖度25%、发酵温度29℃、焦亚硫酸钠用量80 mg/L、发酵pH 4.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果酒酒精度达11.6%(v/v).[结论]利用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得的辣木果酒色泽淡黄、清澈稳定,具有淡雅的辣木清香,口感醇和,风味独特,研究工艺参数经济可行,可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开发新型的低醇甜型猕猴桃酒为目的,以猕猴桃为原料,摸索并优化了酿造低醇甜型猕猴桃酒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果浆的糖含量、pH值、酵母接种量及发酵温度对低醇甜型猕猴桃酒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果浆糖度15°Bx、pH值3.5、酵母菌接种量0.2 g/L、发酵温度20℃为发酵低醇(酒精度7%,v/v)甜型猕猴桃酒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获得酒精度为5%~6%(v/v)、浅黄绿色、酸甜适口、果香较突出、口感协调、酒体清爽柔和的低醇甜型猕猴桃酒。  相似文献   

6.
在87 个喀麦隆棕榈酒酵母分离物中, 和2 个分离物对乙醇(16% ~17% ,v/v)和糖类具有高的耐量,可生长于含有高达50% (w /v)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而且具有较高的蔗糖酶活性。在以糖蜜发酵乙醇的生产中具有潜在的价值。按形态学和生理特性推断,Ya2 属中间假丝酵母(Candida interm edia)而Yao4 为啤酒酵母(Saccharom yces cerevisia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葡萄酒相关酵母的发酵能力及产酯能力,筛选具有更高产酯能力的非酿酒酵母,为采用本土野生酵母混合发酵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西部地区分离到的分属6个属7个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flave-scens)、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星形假丝酵母(Candidastellata)、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orientalis)和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kluyveri)]的7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菌株为材料,以霞多丽葡萄汁为培养基质,采用单酵母菌种接种方式进行发酵,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期的酵母细胞数量及发酵液残糖量评价不同酵母菌种的发酵能力,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发酵产物中的4种酯类物质浓度.[结果]酿酒酵母的发酵能力显著高于6种非酿酒酵母(P<0.05,下同),20℃发酵10 d后,酿酒酵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为3 g/L,酵母细胞数107~108个/mL,酒精度可达11.6%(v/v),葡萄酒pH为3.33;而6株野生非酿酒酵母菌株酿制的葡萄酒在酒精度、酵母细胞数及总失重方面均低于酿酒酵母;不同酵母菌种的产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克鲁维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浓度为50.20μg/mL,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产4种酯的浓度均显著高于酿酒酵母,异常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及乙酸异戊酯浓度(162.00和0.732μg/mL)显著高于酿酒酵母(1.36和0.245μg/mL).[结论]克鲁维毕赤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可显著提高发酵终产物中某些酯类物质的浓度,因此可采用酿酒酵母与高产酯非酿酒酵母按不同接种量和接种时间混合发酵,使酯类物质浓度显著提高,赋予酿制葡萄酒特殊的水果香气及花香,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8.
预处理是利用木质纤维素转化生成乙醇的关键步骤。实验基于Box Behnken试验设计,应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玉米芯预处理条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以同步糖化发酵终点乙醇浓度为响应值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条件温度为88.6℃、时间为19.81 h、液固比为6.5、硫酸浓度为1.86%(v/v)。与未预处理的玉米芯相比,经预处理后的固体物料中半纤维素去除率达到77.58%,纤维素含量提高66.49%,利用自絮凝酵母SPSC01进行同步糖化发酵,终点乙醇浓度为12.4 g/L,接近预测值12.64 g/L。当加酶量为35 FPU/g时,发酵终点乙醇浓度可达20.54 g/L。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风味独特的红枣格瓦斯饮料.[方法]以红枣汁为主要原料,添加蜂蜜,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研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发酵温度,接种量对酒精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红枣格瓦斯发酵的最佳条件为: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3∶ 2(v/v))混合发酵接种量3;(v/v),30℃发酵18 h.[结论]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红枣格瓦斯酒精含量为0.51;(v/v),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总酸含量0.50; ~0.60;,澄清,透明,棕红色,具有明显的红枣风味,口感醇厚.  相似文献   

10.
鸡蛋酸奶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禽蛋的应用范围,以鸡蛋稀释液为主要原料,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混合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研制鸡蛋酸奶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琼脂0.1%、CMC 0.2%、明胶0.7%。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得出鸡蛋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蛋液代替度40%(v/v),蛋稀释倍数为5,复合增稠剂(0.1%琼脂+0.7%明胶+0.2%耐酸CMC)添加量0.3%,加糖量6%,接种量3%。  相似文献   

11.
以木薯作为柠檬酸发酵原料,考察了通风比、搅拌转速及罐压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在搅拌转速400 r/min,罐压0.10 MPa的条件下,分3个阶段控制通风比:0~12 h通风比1∶0.2(v/v);12~32 h通风比1∶0.3(v/v);32 h至发酵结束通风比1∶0.18(v/v)。在此条件下进行柠檬酸发酵,发酵周期52 h,产酸17.7%(m/v),转化率达到98.3%。  相似文献   

12.
以毕赤酵母重组菌(Pichia pastoris)GS115-Ch-Glu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亚麻子发酵脱毒工艺的研究,并对重组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毕赤酵母重组菌GS115-Ch-Glu发酵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碳源为2.5%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5.0%黄豆粕。优化后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为温度28℃、转速250 r/min、发酵时间33 h、初始p H 6.5、接菌量1.5%、装液量50 m L/250 m L。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菌体产量为9.0×1010个/m L。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冬瓜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以冬瓜为原料,研究了冬瓜酒的生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发酵后酒度和感官评定为综合评价指标,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量1.0%,pH 4.0,糖度22%,在26℃发酵8 d,可制得酒度为10%(v/v)淡黄色、澄清透明、有光泽和特有香气的冬瓜酒.其产品口感良好、颜色淡黄、澄清透明、性质稳定,具有冬瓜的清香和酒的醇香,符合国内外酒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19,(13):203-206
[目的]研究甘草发酵香料的制备及挥发性成分。[方法]以甘草为原料,基于烟草中分离获得3株菌株发酵制备烟用香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甘草发酵香料进行了提取分析。[结果]从V35(短小芽孢杆菌)、V3(枯草芽孢杆菌)、OF-08(长孢洛德酵母)甘草发酵香料中分别鉴定出32、35和36种化合物,不同菌株发酵甘草香料中成分含量以及种类有着明显差异。V35发酵香料中主要成分为己酸(89.16μg/g)、亚油酸(76.72μg/g)、2,3-二氢苯并呋喃(24.25μg/g)、吲哚(19.24μg/g)、苯乙醇(8.55μg/g)等;V3发酵香料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85.47μg/g)、己酸(71.07μg/g)、2,3-二氢苯并呋喃(22.04μg/g)、吲哚(15.13μg/g)、γ-壬内酯(11.33μg/g)等;OF-08发酵香料中主要成分为苯乙醇(490.12μg/g)、异戊醇(484.78μg/g)、2-甲基丁醇(318.81μg/g)、棕榈酸(225.80μg/g)、γ-壬内酯(72.88μg/g)等。卷烟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甘草发酵香料对卷烟感官品质提升效果不一样,但明显优于未发酵甘草香料。[结论]该研究为甘草发酵香料的综合利用甘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西瓜汁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西瓜汁保健果酒发酵工艺条件,以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西瓜汁保健果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总糖含量26.32%,p H3.54,接种量3.92%,发酵温度25.21℃。在此条件下,酒精度理论值为15.67%(v/v),验证值为15.58%(v/v),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以能源植物斑茅纤维为原料,探讨纤维素糖化液生产燃料酒精的发酵工艺研究,分析了时间、温度、pH、氮源种类、酵母膏用量与酵母用量等因素对斑茅纤维素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72~96h,温度35℃,pH4.8~5.2,酵母膏氮源用量0.8%~1.0%,酵母用量10%~15%时斑茅纤维糖化液的酒精发酵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时间84h、温度35℃、酵母膏用量1.2%、酵母用量20%,发酵验证酒精值达4.6%(V/V),酒精得率32.62%。  相似文献   

17.
核黄素产生菌阿舒假囊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和有机氮源(牛肉膏、酵母膏、玉米浆和蛋白胨)对阿舒假囊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膏最利于核黄素的合成。在此基础上,采用L9(43)正交设计对阿舒假囊酵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20g/L,玉米浆20g/L,KH2PO42.0g/L,MgSO41.0g/L,NaCl1.0g/L,此最佳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达1145.67(±82.08)mg/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提高了230.05%。最后,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控制在6.0时,所得到的核黄素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菠萝汁为原料进行菠萝果酒的酿造,研究了发酵初始糖度、pH、接种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主发酵初始糖度18°Bx,pH 4.0,酵母菌悬液(106个/mL)接种量8%(v/v),发酵温度24 ℃,主发酵时间4~5 d;后发酵、贮藏温度14 ℃,时间60 d.在此条件下酿造的菠萝果酒酒度8.5°,金黄色、澄清透亮、口感细腻,具有典型的果酒香味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对固定化酵母生产合水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果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以酒精度、感官评价、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初始糖度、二氧化硫添加量、固定化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对合水粉葛果酒生产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4%,二氧化硫添加量80 mg/L,固定化复合酵母以0.3%葡萄酒干酵母为主发酵菌种、配合0.04%生香干酵母和0.06%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此条件下,合水粉葛果酒的酒精度为13.3%,感官评分91分,总黄酮含量244.52 mg/L。  相似文献   

20.
以淀粉糖发酵生成的酒精值为指标,对木薯淀粉生产酒精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时间、温度、pH、氮源种类、硫酸铵用量和酵母用量等因素对木薯淀粉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在72~84h,温度在35~40℃,pH在4.5~5.0,硫酸铵用量1.0%~1.2%,酵母用量10%~15%时木薯淀粉的酒精发酵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时间84h、温度40℃、硫酸铵用量1.2%、酵母用量15%,发酵验证酒精值达11.16%(V/V),出酒率为52.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